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在我们的印象中,开国的皇帝大多都是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之辈,如刘邦,从山间地头的小混混,经过一番机缘巧合后,竟然能成为大汉的皇帝!朱元璋只是一个乞丐,结果英勇地加入起义军能成为一国之君。
他们大多都名声显贵,靠自己的双手打下天下,成为人们心中敬佩的对象。但是有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却被低估,他虽然是开国之君,可一说到这个朝代,人们率先想到的是他的儿子。这个人名为李渊,他是唐代的开国皇帝,一共有4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李世民最为出众,但其他的儿子也并不逊色,如果将这四个人的名字连接起来,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01李渊建立唐代
隋朝时期,隋炀帝荒淫无度导致国家财力透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且权力的滥用,导致经济的崩盘,社会生产水平的下降,这是国家灭亡的前兆。而此时的李渊抓住时机,打算揭竿而起,于是开始招兵买马,声势浩大后占领了长安城。
但此时的李渊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拥护杨家的子孙隋恭帝成为帝王,而自己则是那垂帘听政的丞相,可是后来隋恭帝认为,隋朝大势已去,于是在各方面的逼迫下,并没有将王位传给隋杨氏子孙,而是把皇上的位置直接给了李渊,从此天下君王为李姓,李渊则是唐代的开国皇帝。
然而这样的开国皇帝却并没有引起后人的重视,因为唐代时期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英明的皇帝。如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一代女帝武则天等。甚至李渊还没有自己的儿子名气大。所以说到唐代人们绝对不会想到的是李渊,而是想到他的那些后人。
但其实李渊的治国水平其实是被大家低估了,他作为唐代的第1位帝王,给江山打好基石。比如李渊结束了长期的混乱战争,要求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恢复生产,帮助农民种植,反对宫廷铺张浪费。
的确,他做到了,当时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改善了隋朝时期赋税严重的现象。整个国家经历了战争后,出现了新兴向荣之势,给国内的老百姓一丝喘息。如果没有先人打好基石,那么后世的开源盛世,贞观之治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不仅如此,从李渊给儿子的起名来看,足以显示出他的野心。
02李渊的四个儿子的名字奥秘
首先从他的长子说起,他的长子名为李建成。根据中国的传统继任方式,他名正言顺地被立为太子。我们仔细来分析他的名字:“建”和“成”,代表着建立成工业,而且一定要成功。这也表现出李渊在当时的心愿,他希望自己能创下一番的事业,建立更多的功勋,就从这两字中可以看出他一统天下的雄心。
如果真的能一统天下,那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肯定是让人民从战争的苦痛中走出来,不断的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于是他给二儿子起名为“世民”,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世民有济世安民的含义。
正所谓国家先有国,后有家。“建成”已经代表有了国,那么“世民”代表着安好家。所以这是李渊治理国家的第2个方针,那就是体恤民情,让老百姓生活幸福。那么老百姓生活幸福,生产水平提高,那么就会国富民强。李渊的野心是巨大的,他不甘心所建立的唐代在世界范围内只是一个小国,希望大唐成为霸主。于是给三儿子起名为李玄霸。
而后来唐代的确也做到了,在当时唐代生产水平全球第一,以至于出现万邦来贺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到唐代学习先进的技术,大唐的文化走遍世界。这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荣耀,直至今天我们仍然称自己为唐人,那是我们对过去强大的日子的怀念。而第4位儿子的名字为李元吉,本身为大吉大利之意。但是元字却代表着“第一”,无不彰显李渊的野心,也就是说他想要成为金字塔尖上人,也就是一国之君。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渊前两个儿子的名字代表着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而后两个名字只是想代表他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不仅如此,李渊不仅希望自己也能建功立业,也希望他的儿子也可以将他的目标一一实现,延续李氏家族的统治。
03李渊被低估的实力
你肯定有人会提出疑问,李渊他再有野心但是后来的大唐的成绩还不都是这些儿子做的?他本人却没有什么功勋啊!其实这种观点的流行主要取决于玄武门之变之后。
因为在当时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征战四方名声赫赫,李渊暗中对李世民许诺会将皇帝的位置让给他,结果却只是一个谎言,最后李渊还是把太子的位置让给了哥哥李建成。李世民对此非常的不满,于是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他的亲兄弟杀死,也逼着李渊退位,于是李渊年纪轻轻就正成为了太上皇,毫无权利而言。
而李世民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也为了给自己师兄逼父退位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于是就将李渊描述成一个能力不行的君主。
这样他为了天下太平才逼迫其退位的,但实际上如果李渊要是真的没有能力,怎么可能成为开国之君?如果真的是昏庸之辈,怎么可能又立下如此大业?其实这只不过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已,因为玄武门之变他失败了,所以遭到人的抹黑和低估。为此,作为现代人,我们更加客观的去分析相关的史料,不能根据一己之言,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中,一位名为"昭哀后"的女性以特殊身份被载入史册。她不仅是汉高祖刘邦的至亲,更成为西汉宗室谥号制度的...
刘邦 2025-08-20 从市井混混到千古一帝:解码刘邦的帝王级生存法则公元前202年,垓下战场硝烟未散,项羽的霸王戟折断在乌江畔。这个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横扫天下的西楚霸王,最终败给了一个出身市井、年逾五旬的“老混混”——刘邦。...
项羽 刘邦 2025-08-19 元贞皇后的子女考据:从历史缝隙中还原家族脉络在中国古代皇后群体中,元贞皇后独孤氏(独孤信第四女)因其特殊的家族背景与历史地位备受关注。作为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女、隋文帝独孤伽罗之姐、唐高祖李渊生母,她的子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独孤伽罗 2025-08-13 吴芮墓为何未留长沙:历史风云中的迁葬之谜在湖南长沙的史册中,吴芮是绕不开的名字。这位秦末汉初的诸侯王,以番阳县令起兵响应反秦大业,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后归汉受封长沙王,成为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中唯一得以善...
项羽 刘邦 2025-08-06 刘邦起义前斩白蛇:一场改写历史的神秘邂逅公元前209年,秦朝末年,暴政如阴云笼罩大地,百姓苦不堪言。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因押送囚徒失职,被迫逃亡至芒砀山。在这片充满未知的山泽间,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刘邦 2025-07-31 从草原霸主到未央宫舞者:颉利可汗的“跳舞”事件与唐朝的权力美学公元634年,长安未央宫的宴会上,一场载入史册的表演震撼了在场所有宾客: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这位曾让唐朝举国震动的草原霸主,竟在太上皇李渊的命令下,当众跳起了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7-18 宗政姓氏:跨越朝代的皇族印记与文化传承宗政,并非某一具体朝代,而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姓氏。其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时期,与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河间献王刘德密切相关。这一姓氏的演变,不仅见证了皇族荣耀的...
刘邦 2025-07-16 司马欣“死两次”之谜:乱世权谋下的历史符号秦末楚汉争霸的乱世中,司马欣的结局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案例之一——他不仅在战场上自刎身亡,死后更被刘邦下令枭首示众,其头颅被悬挂于故乡栎阳城楼长达四日。这...
刘邦 2025-07-16 汉高祖与汉武帝:创业与守成的双重变奏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刘邦与刘彻这对祖孙的功业对比始终充满张力。一位以布衣之身终结秦末乱世,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一位以雄主之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铸就“汉武盛世...
刘彻 刘邦 2025-07-15 血脉溯源:刘裕与刘邦的皇族羁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刘裕与刘邦作为南北朝与西汉的开国君主,虽相隔六个世纪,却因同姓“刘”引发后世对其宗族关系的持续探讨。通过正史记载、家谱考据与历史逻辑分析,可以...
刘邦 刘裕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