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开始只是个一穷二白之人,陶谦却十分重视他,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长期处于三国混战的阶段。如果对历史稍稍有一点了解,都会知道东汉末年分为魏、蜀、吴这三国。在那个烽火连天、征战不休的年月里,几方势力不断地在彼此争夺、消耗。
虽然刘备常常自诩为“中山靖王”之后,但是他揭竿而起之前只是一个编草鞋的。虽然和关羽、张飞二人一路征战,声名在外,但是仍旧可谓是一穷二白。直到刘备遇到了陶谦,被其重视,甚至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
至于陶谦为什么肯把徐州,交给当时没什么兵马的刘备呢?虽然刘关张三人声名在外,尤其是刘备队伍里的关羽其人,更是义薄云天的代表。刘备还曾经在曹操率军攻打陶谦的时候,前去解救。难道就因为看重刘备的“仁义之名”,陶谦就将徐州交付给了刘备么?
一、一路摸爬滚打
刘备,刘玄德,从小家境贫寒。刘备十五岁的时候,受母亲的命令和公孙瓒等人一起外出求学。公元一百八十四年,黄巾起义爆发了。朝廷组织兵马镇压黄巾起义,此时的刘备选择参军入伍。入伍后为了表彰其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有功,朝廷给刘备在军中封了个小官职。
因为加入了朝廷的镇压队伍,刘备得以结识了关羽、张飞二人。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位兄弟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当得知朝廷有意要对自己削功罢职时,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位兄弟离开了当时的队伍,前往投靠公孙瓒。
之后,刘备在率兵攻打袁绍时,结识了田楷。当时的刘备已经官拜平原国相,因为刘备其人攘外安内极好,在当时名声大噪。之后刘备又派兵跟随太史慈,解救被困的孔融,以致仁义之名更为远播。
虽然一路摸爬滚打,其中的辛苦自然是不言而喻。可是好在刘备、关羽、张飞一行人总算是凭借多次征战打出了一点名头。不再是当初籍籍无名的小喽啰了。
二、陶谦交付徐州
公元194年,曹操率军攻打徐州。当时的徐州主要领导人陶谦不足以抵抗曹操兵马的攻击,于是向田楷发出了请求支援的消息。田楷收到以后,和刘备一起率军支援陶谦。当时的曹操根据地受到攻击,不得已要离开徐州,于是陶谦暂时得救了。
作为徐州的主要负责人,陶谦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的好。经此一役,陶谦的身子骨,更是日渐衰败起来。更何况,即使自己身子骨硬朗,恐怕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陶谦心知肚明,曹操之所以攻打徐州,实乃是因为陶谦与曹操父亲的死多少有点关系。可以想象,曹操的根据地危机一旦得以解除,一定会率兵再次前来攻打徐州,打着为其父亲报仇雪恨的名义。
陶谦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走了以后,徐州不日就将面临失守的局面,成为既定的事实。每每想到此处,陶谦都觉得愧对徐州百姓。于是陶谦决定在临死之前,把徐州交付到可靠的人手里,用来确保徐州的安全,只要是确保自己儿子们的安全。
按照古代的制度,大多是父死子继。可是想到对徐州虎视眈眈的曹操,陶谦知道一旦把徐州交付给自己的儿子,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曹操屠城以待。况且自己的两个儿子性情软弱,难堪大任。
每念及此,陶谦就不由得为两个儿子和徐州的百姓们谋划起来。虽然陶谦当时有很多可以用来托付的人选,可是若论起忠心来,就实在是剩不下几个了。
如果把徐州交给袁术,野心勃勃的袁术一定会四处征战,那么徐州极有可能会被吞噬掉。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们和满城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好下场呢。
除了袁术以外,还有公孙瓒可以依托。可惜公孙瓒曾经杀害过刘氏宗亲,实在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上次支援之后,刘备已经归属到了陶谦的队伍里。此时来看,可以将徐州交付给刘备。
如果是刘备接管了徐州,当曹操带兵来攻打徐州的时候,哪怕最终刘备不敌曹操,失去了徐州的统治权,也不至于让曹操因为对自己的仇恨屠城以待。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也可以留存性命。更何况,刘备此人即使守城徐州战败,他日也是能够东山再起的。
刘备懂得适时的进退,不会向公孙瓒一样穷兵黩武。刘备心中虽然也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内心仁厚。想来是断断不会像袁术一样,为了一己私欲,将自己儿子的性命视之于无物。这样说来,刘备接管徐州,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惜,陶谦像刘备表明想要将徐州托付给他时,刘备却选择了拒绝。刘备表示说“无功不受禄”。陶谦于是说之所以将徐州交付给刘备,是因为刘备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领兵前来支援,陶谦心中感念其仁义。刘备推脱不过接管了徐州。不久陶谦病逝。
三、徐州失守败走
让陶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将徐州交付给了刘备之后,还没有等到曹操的二次率军攻打,就抢先迎来了袁术的率军进攻。袁术率军攻打,想要从刘备手中抢夺徐州。
袁术率军攻打徐州的同时,吕布还派人攻打了下邳。致使当时的刘备,在袁术和吕布的两家进攻之下,失守徐州,败走海西。当时的刘备困顿至极,在和吕布讲和之后,接回了被吕布俘虏的家人,回到了小沛,修养生息,以图他日。
不久之后,刘备和吕布在小沛又一次开战了。吕布带兵攻打刘备,因为实力实在是相差悬殊,这一次刘备彻底被吕布所打败。最后刘备无奈选择了前往许都投奔曹操。
至于陶谦的两个儿子,在陶谦死后,就选择了隐名埋名,离开了徐州。所以也就并没有经历,这后续的一系列战乱纷争。也算是让陶谦当初托付徐州给刘备的一番谋划没有作废。
总结:
虽然陶谦向刘备交付徐州,有着一番自己的谋划。但是刘备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陶谦的视线范围之内,也和刘备自身的“仁义之名”息息相关。否则一穷二白的刘备,是不可能有机会从陶谦手里接过徐州的。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