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巾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巾起义”最后到底便宜了谁?你看曹操和刘备都得到了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公元184年3月5日,张角依托天平道发动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这在封建社会是第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前面两次分别是秦末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义,另一次就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期发生的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的相比较前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有预谋和组织的,唯一的缺憾就是被叛徒出卖导致起义提前发动,各地起义军串联并不顺畅,加上农民起义军的历史局限性,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黄巾起义爆发之初迅速席卷全国,占领州郡杀害太守,一时间地方和京师都震动不以。黄巾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给东汉朝廷造成了巨大伤害,东汉灵帝为了维持统治,不得不要求各州郡自己招募民兵镇守,这使得各州郡不再听命于朝廷,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于是本该是一场农民起义,最后的受益者却是那些地主士大夫阶级,乱世之中的地主士大夫不断的击杀黄巾军升级,取得功名和利禄,同时用超远见的思想建立自己的大军,日后独霸一方,建立赫赫功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乱世出英雄,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派兵镇压,除却领兵作战的老将,更有一些青年才俊,这些都是未来搅动风云的人物。吴郡富春的少年孙坚受朱儁奏请,担任佐军司马,他在淮泗一带招募兵马,加上自己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总共有精兵一千多人,从此江东开启了孙家的天下。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曹嵩征讨黄巾军不利被免职,他的儿子曹操却在黄巾起义这场战斗中收获颇丰,曹操是汉灵帝典军八校尉之一,他在黄巾战场上显现出自己出色的才华,左右冲杀经常打胜仗,注定未来是他的。公孙瓒北方强悍的白马义从,他弓马娴熟勇猛非常,黄巾起义军张纯被他斩杀,北方游牧民族更是惧怕他的白马大军,不过跟随他征讨黄巾军的小弟刘备,日后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他。
黄巾起义是个时间点,它结束后朝廷的各地军事出现了大洗牌,董卓、马腾、韩遂霸占西凉,日后董卓进京霸占朝廷;袁术袁绍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逐渐崭露头角;孙坚虽然背景稍差,但凭借出色发挥获得了长沙太守;公孙瓒由涿县县令升级为北方大诸侯,他的小弟刘备也成功的上位平原令;曹操骑都尉身份出战,斩杀了万余黄巾军升级为济南相;五斗米教的张鲁偷偷的占领巴郡。
那么黄巾起义最后结束后,谁获得的利益更大呢?黄巾起义虽然爆发的非常迅速和猛烈,但在朝廷大军和地方大军的镇压下失败了,虽然后期也有个反复,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改写历史的走向。这场起义的受益者是谁呢?如果结果论来说的话,受益的肯定是魏蜀吴三国。吴国的江东父子系列,孙坚就是凭借黄巾起义这一波动乱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本来是吴郡富春人,家庭背景相当一般,可是就是这场起义,让他招募到了一千多的兵士,这些兵将就是日后孙家在江东起家的家底,孙坚在黄巾起义后封为长沙太守,也让自己的人生履历变成了士大夫,这在汉末三国时期非常重要。
刘备在黄巾起义的战斗中跟随的是自己的老大哥公孙瓒,两人是同学又是兄弟,公孙瓒大放光彩,刘备也跟着沾光。黄巾起义还没爆发的时候,刘备就在涿县招募私人武装,关羽张飞就是那个时候跟着他的,等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有大军在手才能够建功立业,刘备在公孙瓒的举荐下成为了平原令,改变了自己织席贩履的身份,重新让汉末的江湖认识到他那早已经暗淡的皇族后裔,甚至在后来也能够成为汉献帝的皇叔,这一切都是从这场黄巾起义开始的,如果没有这场变故,刘备当时的江湖地位估计很难熬出头,这就是乱世出英雄。
曹操有着非常高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是太尉曹嵩,可是曹操却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痛楚,那就是带给他们家这么大荣耀的是他的爷爷大太监曹腾,那个时候东汉正被太监搞得黑天暗地,大家都比较痛恨太监。曹操以骑都尉身份参加歼灭黄巾军的战斗,杀敌上万,获得了济南相的职位,这对曹操来说也是改变身份的一战,他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不是靠关系上位的,他的官位是通过努力获取的。曹操黄巾起义的受益点不单单是获得了一个济南相官职,公元192年青州的黄巾军死灰复燃,曹操因为东郡太守的身份被推荐为兖州牧,开始成为大诸侯的第一个地盘。曹操镇压青州黄巾军,获得降兵三十多万,人口超百万,这可是一大笔财富。
东汉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了6000多万,到三国时期人口最低的时候才三四百万,人口才是乱世最大的财富。曹操一下子收服了这么多人,他挑选其中精锐组成了赫赫有名的青州兵,同时曹操还开启了屯田政策,战时为兵耕时为民,这一举措让曹操迅速强大起来,不但拥有了强兵还拥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青州兵在整个汉末三国的历史上只听从曹操的命令。
历史总是被后人说评论,纵观结局黄巾起义受益最大的人应该就是大枭雄曹操,大家觉得黄巾起义受益最大的人是曹操吗?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