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和秦朝统一战争期间,秦国名将如云,招贤纳士,广招人才,秦国能够一步步实现统一,除了这些谋士与君王的决策还有这些出生入死的大将们~但在这些促成秦国统一全国的武将,到底谁更技高一筹呢?有好事者经过潜心研究,根据这些武将的能力和功绩,大致排列了一个次序,供读者参考,具体如下:
白起,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十六岁从军。
主要战绩: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封号:武安君。官职:国尉(国防部长)。外号:战神,杀人魔,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地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王翦,今陕西富平人;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役第一武将;主要战功有:公元前228年,率上地(今陕北)兵合击攻赵,使用反间计除掉赵国主将李牧,遂一举灭赵,俘赵王;公元前226年,率军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公元前224年,率60万军攻楚,第二年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楚灭;公元前222年,率军平定江南地,俘虏百越国君,置会稽郡;
在秦灭六国之战中,王翦作为统帅出征的有三次,灭三国,尤其是攻灭的赵、楚等国均为强国,武力之强无人出其右;同时王翦一生作战智勇兼备,善用计谋,极少败绩,而且具有极高的政治斗争经验,功高盖世却仍能在多疑的秦始皇手下全身而退,终老天年,和同时期名将如李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排名秦代武将第二名名副其实!
蒙恬,出身将门世家,是蒙骜之孙,蒙武之子,在统一六国之战中曾经跟随王翦之子王贲攻破齐都,完成统一战争最后一役,不过功绩并不十分显赫;蒙恬武力主要体现在对外族――匈奴的战争上;公元前215年,率30万军出击匈奴,连战连捷;公元前214年,彻底击溃匈奴主力,匈奴人北退700里,秦军一举收复河套等地区,自此后,有秦一世,匈奴再不敢南下犯边;和后来西汉以举国之力历20多年击败匈奴相比,蒙恬一战败匈奴更显出武力之出众。
唐太宗曾经认为自古武将之死最冤者乃蒙恬,以蒙恬之武力,统帅30万大军,却甘愿引颈受死,确实冤枉;蒙恬死后,其麾下30万军士以衣襟兜土为其筑墓,可见其治军有道;
王贲,是王翦之子,秦国名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将领,其主要战功有:公元前225年,率军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王降,魏灭;公元前222年,率军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燕国灭,接着又攻破代国(赵国残余势力所建),俘虏代国君;公元前221年,率军攻齐,俘虏齐王,齐灭,六国统一。
王贲以将门虎子身份作为秦灭天下的主要统帅之一,灭三国,统一之功仅次于其父王翦,同样极少败绩,武力智谋非常高,只是名气不及其父。
李信,秦国名将,陇西李氏,西汉名将李广的先祖;秦始皇灭六国的主要将领之一,由于当时年轻气盛,缺乏实战经验,因此早期曾遭受失败,但仍然立下诸多战功,主要有:公元前226年,随王翦攻燕,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协同太子丹逃往辽东,王翦随后归国,李信追击至辽东,迫燕王杀太子丹;同年,李信为主帅,率军20万攻楚,第二年被楚国名将项燕击败;公元前222年,随王贲攻燕残余势力,俘虏燕君,燕灭;同年灭代。
李信出身将门世家,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颇有功绩,但是作为统兵之将,智谋稍缺,故排名较后;
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 扁鹊三次劝医蔡桓公:一场跨越千年的健康警示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