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蜀汉和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63年,魏国见姜维屯兵沓中,料蜀汉君臣离心,于是分兵三路,攻打蜀汉。其中两路大军被姜维阻挡于剑阁之外,而邓艾这一路却翻过大山,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及!最终蜀军抵挡不住,刘禅宣布投降,蜀汉灭亡!看到这里,大家都很好奇,为啥蜀汉灭亡之际,没怎么看到救援军队呢?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啥也不来救援呢?
其实说到蜀汉的援兵没有及时赶来,主要还是刘禅的责任!成都城高粮足,刘禅根本就没做抵抗就选择了投降,根本没有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而说到孟获,他不来救援的原因则有三个了,分别是不能救、不愿救、不敢救!
不能救
说孟获不能救蜀汉,主要是年龄原因!
公元225年,孟获起兵反对蜀汉,而根据记载,此时的孟获在南中地区名望很高,深得人心。所以说,此时的孟获肯定不会是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哪有这种资历?此时的孟获至少也是三十来岁了,而蜀汉灭亡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63年了,中间相隔了38年,这么一算,到蜀汉灭亡时,孟获都已经是70岁左右了。按照当时的科学条件,孟获这个年纪,大概率已经死了,当时医疗条件差,大多数人能活到五六十岁就不错了!
而且据《汉晋春秋》记载,孟获当年被诸葛亮击败后,是随诸葛亮回到了成都的,并且在蜀汉当了御史中丞。所以说,孟获离开了南中,兵权肯定是交给了其他人,等到孟获从蜀汉退休,他能不能拿回兵权还不一定呢?哪里还能够出兵帮助蜀汉呢?
不愿救
孟获当年起兵反抗蜀汉,本身其实就对蜀汉不满,而南中的少数各族,蜀汉其实一直没有彻底压服。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其实一直没有派兵驻守,他对南中采用的是羁糜统治。这种方法虽然减轻了蜀汉的派兵压力,但同时也使得南中地区一直没有完全臣服,时不时就有少数势力作乱。
由于蜀汉和南中地区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当蜀汉面对危险时,孟获其实并不愿相救!蜀汉衰败,对南中影响降低,其实更加符合孟获等人的利益,一个衰败的蜀汉肯定是比一个强大的蜀汉更加让人放心!
不敢救
即便孟获还没有死,仍然掌握兵权,且感念诸葛亮的恩德,他仍然是不敢出兵救援蜀汉!这里面也有两个原因。
一、孟获怕刘禅砍了他
在魏国发兵攻打蜀汉时,其实很多人都没想到,蜀汉会不堪一击,被魏军一战灭亡,只有少数将领看到了此战中的巨大危机!当时霍弋曾向刘禅请示,带兵前往成都协助,但被刘禅果断拒绝,也许刘禅是怕外兵入京,重蹈汉献帝的覆辙吧!反正可以明确一点,在邓艾进入蜀汉腹地前,刘禅是绝不允许其他人带兵到成都来的。
《汉晋春秋》: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
霍弋和刘禅一同长大,被刘禅视为心腹,连他都不允许去协防成都,孟获又怎么敢去自讨没趣呢?孟获要是真的带兵去成都,刘禅肯定会砍了他!在刘禅看来,孟获这就是反叛行为!
二、孟获怕得罪魏国
在战争之前,刘禅不允许其他将领带兵来救,而当邓艾突然杀到时,刘禅却无人可用了。唯一一支可以作战的御林军,最终还在绵竹一战中伤亡殆尽。此时的刘禅,窝囊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他完全没有看清形势,在蜀汉大军尚存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蜀汉快速灭亡!说到这里,其实也就不用再为刘禅做解释了,他确实是一个平庸之人,丝毫没有刘备的血性,正是因为他的瞎操作,使得蜀汉快速灭亡,伤了蜀汉众人的心!
刘禅都宣布投降亡国了,孟获还能怎么办?继续出兵攻打魏军,不怕魏军报复?算了,虽然他受了诸葛亮的大恩惠,但此战完全不能怪他孟获!是刘禅自己不要他的国家,自己选择的放弃皇位,连刘禅都做不到君王死社稷,其他人干嘛要为蜀汉守节?孟获为了自身利益,此时应该交好魏军,这才是正确做法,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结语
蜀汉的快速灭亡,最终责任人是刘禅,正是因为他看不清形势,贪生怕死,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戏剧性的结局。至于孟获,他其实影响不了大局,救与不救,结局都是一样的。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这位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其成长历程犹如一部充满挑战与探索的史诗,深刻影响了他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一、家庭熏陶与童年困境:...
2025-05-13 卑弥呼:历史迷雾中的“善恶”之辨在公元3世纪的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宛如一颗神秘星辰,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独特光芒。然而,当我们试图以“好人”或“坏人”这般简单的二元标准去评判她时,却...
2025-05-13 宇文泰眼中的高欢:宿敌亦是值得敬重的对手在南北朝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宇文泰与高欢宛如两颗最为耀眼的星辰,各自引领一方势力,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宇文泰作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对高欢有着深...
2025-05-13 琅琊王氏的叔侄传奇:王导与王羲之的血脉与文化纽带在东晋的历史长河中,琅琊王氏作为顶级门阀世家,其家族成员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贯穿整个时代。王导与王羲之,作为这一家族的杰出代表,以叔侄关系为纽带,共同书写了...
2025-05-13 爱德华八世退位真相:爱情与政治的双重博弈1936年12月11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宣布退位,这一决定震惊了世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爱德华八世是为了迎娶美国社交名媛沃利斯·辛普森夫人而放弃王位,演绎...
2025-05-13 元稹名句:穿越千年的深情与哲思在唐代诗坛上,元稹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蕴含了他对人生、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一...
2025-05-13 南朝齐与梁同姓之谜:兰陵萧氏的家族传奇在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迭。其中,齐和梁两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姓萧,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渊源和历史背景呢?一、兰陵萧氏...
2025-05-13 血染昱岭关:水浒传中李忠的悲壮终章在《水浒传》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中,李忠作为八十七位地煞星中的"地僻星",其人生轨迹从市井卖艺人到梁山步军头领,最终以血洒疆场...
2025-05-13 汉武帝盐铁官营:帝国兴衰背后的经济博弈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盐铁官营政策,堪称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政策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格局,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财政增收、...
2025-05-13 佛图澄:历史迷雾中的神僧传奇与现实映照在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岁月里,一位西域高僧佛图澄以神通广大的形象载入史册。他的事迹在《高僧传》《晋书》等典籍中多有记载,却因充满奇幻色彩而引发后世对真实性的质疑。这...
2025-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