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南阳人,最初跟着袁绍打工,但在关键时刻捅了老板一把刀子,导致袁绍兵败,郁郁而终。立了这么大功,他本可以在曹操那里安享晚年,却因为一个显摆的毛病,招来杀身之祸。
1.许攸原本是个野心家
许攸本是有才华之人,孔融曾将他和田丰并列,认为这二人有智计。他原本家庭条件不错,和袁绍、曹操,都混的一个朋友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少年时代。
十来岁的年纪,大家都会向往未来的日子。曹操,为人豪迈,有侠客之风,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宦官,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父亲曹嵩,更是有兵权的太尉之职;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礼贤下士;许攸的父亲是谁,史书很少记载,但他能和上面这俩人玩的一块,自然也不是平头百姓出身。
许攸胆子很大,他曾经谋划一件大事,就是废了汉灵帝,再捧起来一个新皇帝,这样他就是一大功臣,飞上枝头当凤凰!为此,他曾做了一个严密的计划:趁着汉灵帝北巡的时候,由冀州刺史王芬,借口防止黑山贼,突然发难。这个计划成功率极大。
所以,许攸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可惜时也命也,该计划被汉灵帝提前得知,灵帝招他进宫面圣,许攸等人知道大事不好,连夜逃窜。
2.跟着老板袁绍打工
自从董卓进京城之后,许攸的好朋友袁绍,非常看不惯这厮的所作所为,甚至有那么一刻,他想过和董卓火拼。然而,火拼需要本钱,袁绍自认为无论单挑还是群殴,都不是董卓老贼的对手。
他逃跑了,跑到了冀州。很巧,许攸也在这里避难!难道冀州是个避难所吗?
是,也不是。冀州牧韩馥是个志大才疏又无强大背景的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待人宽厚,只奖不罚,但这也是他的缺点,因为这种做法只会导致治军不严,上令不能下达,在这乱世里面当这个烂好人,纯粹是给别人送人头。果然,当公孙瓒发兵要攻打冀州时,韩馥有点六神无主,他手里的兵更是慌乱!平时疏于练兵,真要拉开架势,冀州等于是在送死。
于是,韩馥的手下说,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冀州让给袁绍,他们家四世三公,有很强的号召力。这样能保住韩馥高高在上的地位,也成全了他让贤之雅明。
从此袁绍坐镇冀州,广招天下好汉,许攸作为袁绍少年时代的好友,见冀州落到了好朋友手里,自然欢快得紧。他开始跟着袁绍打工,成为袁绍的幕僚。十年时间,袁绍灭了公孙瓒,吞了幽州,占据了大片土地。袁绍的地盘,物产富饶,当地人也好战,袁绍在这里招了数十万兵马,完全有逐鹿天下的本钱。此时,他的谋主有田丰、荀谌、许攸;猛将有颜良文丑,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军事方面,也有审配、逢纪等人坐镇。
兵强马壮,兵锋正盛,袁绍,要与群雄逐鹿,和老朋友曹操一决雌雄。
3.跳槽到曹操阵营
都说袁绍无能,这一点我不认可。若真是没有能力之辈,能在乱世之中,闯下偌大家业吗?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袁绍自然也有。公元200年,东汉末年两大军团对垒,袁绍和曹操终于交上火了。
许攸确实有着一定才能,他看准曹操兵少,献出奇策,曰:“曹操四面受敌,兵将都在外面,许都一定空虚。若此时派一支锐旅轻装前进,用闪电战奔袭许都,定然能够打下来。占据许都后,借天子令,讨伐曹贼,我们两面夹击,让他首尾不能相顾,则曹操败矣”!
袁绍的眼光却有些局限,他认为,在这里打败曹操才是上策。其实,他还有一个顾虑,若真是接了天子这个烫手山芋,届时得了天下,谁是共主?听谁号令?
双方大战如火如荼,许攸家里有人在这个节骨点犯了法,审配铁面无私,留守京师的他,自然毫不容情。许攸暗中协调,但是审配高低是不卖这个人情。事实上,冀州有审配,是袁绍之福。若袁绍最终功成,审配当属一大功臣。
许攸这个人,这时候的表现让人很失望,他竟然因为这点小事,认为袁绍不给他许攸面子,他一怒之下,投了曹操。三国中说,许攸认为袁绍听不进他的计策,才投奔了曹操。无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这时候许攸捅了袁绍军团一个刀子,是确有其事。
4.乌巢之败
曹操得知许攸来投,来不及穿鞋,立即跑出来迎接。除了曹操一直重视人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曹操的粮草快见底了,若这个月还和袁绍对峙状态,或者不能速胜的话,他曹操将死无葬身之地。
无他,打仗期间,士兵吃不到饭,再精锐的部队,也将哗变!那不是十个八个人的事,而是数十万的部队哗变,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不等着袁绍军团来进攻,他们自己军队都能火拼个干净。
许攸深知曹操现状,多次询问后曹操说出来虚实,曹操问计时,许攸献出了他平生最不仗义的一计:火烧乌巢!乌巢,是袁绍屯粮的地方,许攸作为袁绍的谋主,自然这军事机密他也知晓。他和袁绍相交数十年,一起出生入死,今天,他居然将袁绍卖了个彻彻底底!
许攸把进攻袁绍粮仓的路线画的清清楚楚,建议曹操派轻骑兵火烧之,则此战必胜无疑。曹操听计后,亲自率军,领兵向乌巢出发。如果只是这样倒还罢了,许攸居然还把军团的接头暗号告知曹操,于是曹操军团换上袁绍军衣服,一路畅行无阻,直抵乌巢,瞬间袁绍军团粮草被烧了个干净,袁绍军团得知消息,军心涣散,大将张郃、高览无奈投降,袁绍逃走,曹操大获全胜。
5.不会做人的许攸
按照曹老板的性子,许攸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可以说后半辈子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但是,许攸偏偏来作死。这功劳让曹操心知肚明即可,但许攸偏偏动不动就要提上几句,说自己的厉害之处。
如果袁绍尚未被打垮,他这副尊荣,曹老板还能忍耐,但是他居然这个牛吹了很多年!直到204年,曹操军团攻占冀州全境后,许攸喊曹操几乎成了口头禅,别人称呼他明公等尊称,许攸却特立独行,喊着曹操的小名:“曹阿瞒,要是没有我,你能打过袁绍?恐怕早被袁绍弄死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不能表现出生气的模样,只得赔笑称是。他赔笑归他赔笑,但他的手下可不这么认为,有一句话叫做——主辱臣死!许攸最终被杀了!与其说是被曹操所杀,不如说他是自己作死!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