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佛教在元朝的发展发展的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历史
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前,即邀请西藏地区的名僧帕思巴东来,即位后,奉为帝师,命掌理全国佛教,兼统领藏族地区的政教。帕思巴圆寂后,他这一系的僧人继续为元帝师的有亦怜真、答儿麻八剌乞列、亦摄思连真、乞剌斯八斡节儿、辇真监藏、都家班、相儿家思、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旺出儿监藏、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亦辇真吃剌失思等喇嘛(《新元史·释老传》)。
又终元之世,每帝必先就帝师受戒,然后登位。凡举行法会,修建佛寺,雕刻藏经等佛事费用,多由国库支出,并常给与寺庙大量田地以为供养。而喇嘛僧则享有一些政治经济特权。
护持
此外,汉族僧徒与河西回鹘僧,仍受到相当的待遇。元初佛教界一些著名人物,如耶律楚材、刘秉忠等,或为朝廷所尊信,或居政府的要职,对于当时佛教的护持,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且禅宗盛行江南,天台、白云、白莲等宗亦相当活跃。
但对佛教教义未有多大的发扬,仅寺院经济的发展与僧尼人数之增加,有甚于过去。而寺院大力经营工商业等,尤成为元代佛教的一特殊现象。
元代管理佛教的机构,最初设总制院,即以国师为领导。后又设功德使司(简称功德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称宣政院,扩大管理职权,且在各路设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务。僧官如僧录、僧正、僧纲等,也都由宣政院管辖。后来到至顺二年(1331)撤销行宣政院,另于全国设立广教总管府十六所,掌管各地僧尼事务。元统二年(1334),又罢广教总管府,复立行宣政院。
元代寺院和僧尼的人数,据宣政院至元二十八年(1291)统计:全国寺院凡二万四千三百一十八所,僧尼合计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若将私度僧尼糀E算在内,恐怕还不止此数。
元代皇室所建官寺很多。从至元七年(1270)到至正十四年(1354)在京城内外各地,建有大护国仁王寺、圣寿万安寺、殊祥寺、大龙翔集庆寺、大觉海寺、大寿元忠国寺等,这些土木费用都很浩繁。英宗至治元年(1321)所建的寿安山佛寺,铸一佛像曾冶铜五十万斤(即今北京西山卧佛寺的卧佛)。
寺院
随着寺院的兴造,又规定每寺住僧约三百人,于是朝廷将大量田地给与寺院。
例如,中统初(1260)给庆寿、海云二寺地五百顷。大德五年(1301)给兴教寺地一百二十顷,上都乾元寺地九十顷,万安寺地六百顷,南寺地百二十顷。皇庆初(1312)给大普庆寺田八万亩,崇福寺河南地百顷,上都开元寺江浙田二百顷,普庆寺山东益都田七十顷。至正十二年(1352),建清河大寿元忠国寺成,以江浙废寺之田归之。
据大略统糀E,自世祖中统二年(1261)到至正七年(1347),前后共给寺田三千二百八十六万一千亩(《续文献通考》卷六)。这些寺院土地的主管机构是太禧宗禋院。各寺都设有总管府、提举司或提领所来经管业务。其一寺的田地散在各路的,便就各地设立主管机构。如大护国仁王寺,有襄阳、江淮等处营田提举司、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
大承华普庆寺,有镇江、汴梁、平江等处稻田田赋提举司。大承天护圣寺,有平江善农提库司、荆襄等处济农香户提举司、龙庆州等处田赋提领所等(《元史·百官志》)。
元代寺院经济成了畸形的发展。因为寺院在拥有大量土地的同时,还大力从事商业和工业。当时各地解库(当铺)、酒店、碾硙、湖泊(养鱼场)、货仓、旅馆及邸店(商店)等,很多是寺庙所经营。如皇庆初(1312)给与大普庆寺腴田八万亩外,还有邸店四百间,即其一例(《陔馀丛考》卷十八)。其在工业方面,如开采煤炭和铁矿,也有寺僧参加。
成宗大德元年(1297)有禁权豪僧道擅据矿炭山的命令(《元史·成宗纪》)。仁宗延祐三年(1316)于山西五台山灵鹫寺置铁冶提举司(《元史·仁宗纪》二),这也是前代寺院所无的经济活动。还有银矿的开采虽非寺院直接经营,而其收入却归寺院所有。
如至顺元年(1330),闻蔚州广灵县地产银矿,文宗即令中书太禧院派人经营,而以其所得归大承天护圣寺(《元史?文宗纪》三)。寺院的工商业经营,当然和政府赋税收入有关。政府对于寺营的解库,有时禁止,有时命其纳税。而政府对于各处住持僧人将常住金谷掩为己有,修建退居私宅,开设解库,也有禁令(见《元典章》卷三十三)。
至元三十年(1293)曾命僧寺之邸店、商贾舍止(旅馆),其货物照章纳税(《元史》卷十七)。其后更时有明令,使僧道为工商者纳税。特别是诸河西路僧人有妻子者,当差发、税粮、铺马、次舍,与庶民同;以防止当时富户冒为僧道,规避差役(《元史?刑法志》卷一百零三)。
在蒙古帝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刘秉忠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他并非如问题所提及的帮助阿里不哥,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方,为忽必烈建立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刘...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4-23 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的开创者与伟大帝王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元世祖忽必烈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皇帝。他不仅是大蒙古国的第五位大汗,更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放的文化...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3-13 探究蒙古人憎恨忽必烈的历史根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忽必烈作为蒙古帝国的杰出领袖和元朝的奠基者,他的成就与争议并存。然而,在部分蒙古人,尤其是现代外蒙人的眼中,忽必烈却是一个备受憎恨的人物。这一现...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2-15 文天祥的投降之谜与悲壮结局文天祥,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以其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爱国情怀著称于世。然而,在他的生平中,有一段关于他是否愿意投降忽必烈的争议,以及他最终被杀的原...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2-12 忽必烈与文天祥:从招安到赐死的复杂纠葛在中国历史上,忽必烈与文天祥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建立者,以其雄才大略和宽广的胸怀著称;而文天祥,则是南宋末年的忠臣,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2-11 忽必烈灭南宋:智联海盗,开创海上粮食运输新篇章在元朝统一中国的壮阔历史中,忽必烈灭南宋之战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起元灭宋之战,到1279年南宋彻底覆灭,这场战争不仅标志着元朝的...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1-27 忽必烈:征伐与统治下的复杂历史形象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忽必烈,这位蒙古帝国的末代可汗及元朝的开国皇帝,以其广袤的征服和复杂的统治手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评价,尤其是“杀人狂魔忽必烈:...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1-26 元朝与清朝:统治时长差异揭秘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但它们在中原的统治时长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元朝自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被明朝...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1-25 忽必烈的失误与元朝草原治理之困在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策略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尽管元朝在初期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但在对...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0-23 元成祖忽必烈:一代天骄的传奇人生与离世之谜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成就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元成祖忽必烈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蒙古帝国的创立者之一,更是元朝的开国...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0-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