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突击炮与四号歼击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装甲车中出现的非常频繁的一款装甲车,都是以四号坦克的底盘为基础,安装一门前向火炮制成,两者形制和性能都差不多,为何德军要不嫌麻烦的安装这两款装备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号突击炮研制工作始于1943年下半年,当时库尔斯克大会战中的报告显示,三号突击炮的作战效率高于四号坦克,为此元首决定将中型坦克的重担交给五号黑豹中型坦克,而现有的四号坦克生产线则改成四号突击炮,用以弥补三号突击炮数量上的不足。
四号突击炮的生产工作从1943年12月开始,到德军投降前总共生产了1139辆,其中有少部分是回收坦克底盘改装的。该车重25.9吨,取消了炮塔结构,车体上部分采用三号突击炮的结构,因此看起来两者相似度很高。主武器为一门75毫米StuK 40 L/48火炮,另有一挺7.92毫米辅助机枪,车组成员4人。
四号坦克歼击车于1943年12月定型,次年1月开始量产。基本结构和四号突击炮一样,不过车体正面采用大倾斜角的80毫米厚装甲板,防御力大大增强。早期预生产型安装一门75毫米PaK 39 L/43火炮,之后换成75毫米PaK 39 L/48火炮,产量约780辆;产量最大的是安装75毫米PaK 39 L/70火炮,总产量约940辆,也是威力最大的一型。
无论是四号突击炮还是坦克歼击车,它们两者的基本性能差不多,都是安装一门长身管75毫米炮,在使用中两者功能也基本互通。
其实这两款装备的出现,反映出了德军当时所面对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兵种之间的争夺,其次是武器装备的匮乏。
兵种之间关于资源的争夺在许多国家内都有,德军当时也不例外。当元首决定将四号坦克底盘用于突击炮生产的时候,这个决定让古德里安这样的装甲指挥官很不高兴,因为突击炮隶属于炮兵部队,是和步兵师一起行动,并不归装甲师管辖;而计划用来替代四号中型坦克的黑豹坦克,虽然性能全面碾压四号,但是它的产量实在是太低,在1943年时,它还有故障率高的缺点。
站在装甲指挥官的角度来看,它们既想要性能可靠的黑豹中型坦克,也想要任劳任怨的四号中型坦克,一旦将四号坦克从装甲部队中剔除,无疑会极大的削弱装甲部队的作战力量,这对后期的作战行动很不利,古德里安等人当然不能接受。
奈何古德里安等人也不敢直接顶撞元首,没人敢当面说服元首打消他的想法,为了委曲求全,古德里安等人才搞了四号坦克歼击车方案,旨在夺回一些装甲资源。
话再说回装甲匮乏,这是二战德国一直没能解决的痛楚,哪怕是二战初期的法兰西战役,德军的装甲数量与英法联军相比也不占优势,只不过是使用了更为合适的战术而已。
在1943年时,德国国内工业已经开始承受无止境的轰炸,前线作战又不顺利,这一年德国的各项装备和物资产值虽然达到了高峰,但是损失也不小,仅仅库尔斯克大会战就损失50余万人,以及1500辆坦克;这样的损失让装甲部队元气大伤,各部急需四号坦克这样性能均衡且产量有保障的坦克充实实力,自然就要和四号突击炮争夺资源。
以德军当时的情况来看,分开制造四号突击炮和四号坦克歼击车并不明智,或许专一生产装甲防护更强的四号歼击车可能更适合前线需求。至于古德里安等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我们也只能通过史料进行一些分析,对他们来说或许当初的决定才最符合现实情况吧。
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 黄泉之下,血浓于水:郑庄公与武姜的母子情仇与和解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堪称一部充满权力斗争与亲情纠葛的史诗。武姜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而心生厌恶,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甚至暗中策划叛乱助其夺位...
郑国 2025-07-10 酒奠梁上:韩信传说中暗藏人性深渊的致命抉择在淮安市淮阴区的民间传说体系中,韩信的故事早已超越历史记载的框架,演化成承载道德训诫的文化符号。其中“酒奠梁传说”以最尖锐的笔触,揭开了这位军事天才在权力漩涡中...
韩信 2025-07-10 杨继盛就义诗:铁窗血墨写就的士人气节“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代忠臣杨继盛在狱中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慨赴死。这首五言绝句,字字如刀,不仅刻录着一位谏臣的生命绝唱,更成为...
太虚 杨继盛 2025-07-02 武姜国籍考:从姜姓诸侯国看春秋贵族的联姻密码在春秋时期的权力棋局中,武姜的身影如一枚关键的棋子,穿梭于郑国初年的宫廷斗争。这位郑庄公之母、郑武公之妻的神秘身份,背后暗藏着周代贵族联姻的深层逻辑。要解开武姜...
郑国 2025-06-05 烛之武:春秋乱世中的智勇义士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考城人,以“智退秦师”的壮举闻名于世。他出身平凡,官至圉正(养马官),却以卓越的口才与深邃的谋略,在郑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郑国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