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驱逐蒙元,且开创出洪武盛世,可谓文治武功,称雄一时。清圣祖康熙帝游明孝陵,不由心悦诚服,称赞说:“洪武大帝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甚至,还亲笔写下“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命人立碑于陵墓的享殿正中,以昭后世。
朱元璋虽然功业如此显赫,但其杀戮功臣之举,却深为世人所诟病。清代史学家赵翼就愤然痛骂说:“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
的确,大明开国34个功高爵显的元勋宿将中,除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人因病亡故外,其余绝大部分惨遭朱元璋毒手。这些不幸惨死的功臣中,最让人怅然嗟叹的是“明朝萧何”、“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之际,朱元璋授其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徐达、常遇春子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善长六人。而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高居百官之首,竟然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特别要说明的是,该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
有一个被称为“最牛历史老师”的人写了一本非常搞的“历史故事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段落:“后来这马皇后就说,你看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啊,这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逢年过节还给送送礼什么的,知道师恩深重。你说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朱元璋说你甭管,李善长谋反呢。马皇后听了直乐,说他七十多岁他谋什么反,他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他谋反能当几年皇上?他这是不可能的事么。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部杀掉,开国的文臣都杀光了。”
必须指出,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马氏薨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李善长“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替李善长求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但是,这里提到的“他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他谋反能当几年皇上”,却是颇能让人思考的。人们也很容易得出结论:七十七岁的老人,一只脚都快要踏入棺材了,还造哪门子反?!诬陷,百分百的诬陷!
必须指出的是,“最牛历史老师”提出的质疑并不新奇,解缙代郎中王国用起草的《虞部郎中王国用论韩国公冤事状》还有提到:李善长人臣之分已到顶点,天下之富贵无以复加,要说他谋反还有可能,协助胡惟庸谋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让我们来看看李善长其人其事。先把目光投回到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当时,朱元璋是这样评价李善长的:“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应该说,朱元璋这一评价是非常客观的。
李善长虽然“少读书”,但不过是个乡野间的小知识分子,跟刘伯温、宋濂这些参加元朝科考早早就获得功名的人根本没法比。而且,投奔朱元璋后,在攻取谋略之上一无所长,甚至还在龙凤六年(1366年)刘伯温向朱元璋进献康茂才诈降诱敌之计时闹过笑话。他所依仗的,是从龙时间早,对朱元璋“从一而终”,在朱元璋外出攻掠时,在后方兢兢业业地打理后勤事务。
所以,朱元璋才会有“无汗马劳”、“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的说法。朱元璋也因此把李善长列为文臣第一。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极其狭隘、苛刻,其大权独揽后,便以乡土、宗族关系拉帮结派,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准西集团,并将准西集团的利益凌驾于王朝利益之上。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因为分了李善长的一些权柄,李善长二话不说,立刻论将之罪奏黜。
同是安徽定远人的胡惟庸起初只是一个宁国知具,贿赂了李善长三百两黄金,立刻飞黄腾达,升太常少卿,成为了准西集团的重要人物。胡惟庸也是非常有手腕的权奸人物,与李善长沆瀣一气,大力排挤、打击非准西籍大臣。山西阳曲人杨宪有相才,胡、李两人认为:“杨宪为相,我等准人不得为大官矣。”两人合谋,竟将杨宪倾陷致死。其余刘伯温等非准西籍大臣也纷纷被逐出了朝廷。
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 康熙大婚:12岁少年的帝王婚典与权力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帝的婚姻堪称特殊——他以12岁之龄举行大婚,不仅创下清代帝王最早结婚纪录,更以57年半的婚姻生活成为清帝中婚龄最长者。这场看似“早婚”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4 朱国治:历史褶皱中的善恶双面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官场中臭名昭著的酷吏,又在三藩之乱中以死殉国,被康熙帝追封为忠臣。这种矛盾的评价,让朱国治成为解读清代政治...
康熙的儿子们 朱国治 2025-08-01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胤祕读音考据:从康熙皇子到汉字本义的深度解析在清宫剧与历史读物中,"胤祕"这一名字常引发读者对读音的困惑。作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的姓名承载着清代皇室命名传统与汉字文...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祕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