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是一个由草根阶层建立的王朝,这位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执行了一套完全遵循古代宗法制度的传位方式,立长不立贤,在太子朱标先他而去后,他没有再立儿子为储君,而是选择了长孙作为皇位继承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此之前,他分封了他的儿子们去外地就任藩王,诛杀了大量的开国功勋文武来给孙子开路,奈何还是没能阻止“靖难之役”的发生。这也使得大明王朝来了一次新的“开国”,也造就了第二次大封公、侯。那么这第二次的大封功臣, 谁是位居第一的?他的结局如何?
一、燕王藩邸之臣,靖难死忠
丘福,1343年出生在安徽凤阳,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乡。1368年,明朝建立,此时的丘福只有25岁,仅仅在明军中担任百夫长的职务。后来,明朝逐渐完成天下的统一,朱元璋也开始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出去帮助明朝守御四方。也就是在此时丘福被分配到了燕王朱棣的麾下,协助燕王镇守藩地北京。
在北京,丘福受到了朱棣的重用,很快便被提拔为了千户,这也是从下级军官到高级将领升迁的重要一步,从此丘福成为了朱棣的嫡系。1399年,建文帝采取激进的方式削藩,严重影响了朱棣等藩王的利益。于是朱棣决定起兵反抗,发动了影响大明朝数百年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刚开始,丘福就是坚定的执行者,他先是和朱能、张玉两人一起控制住北平城的主要城门,帮助靖难军清理掉大本营的建文势力,接着就追随朱棣南下,参加了后面一系列的大战,并且每每身先士卒,担任先锋,且勇武过人,帮助朱棣取得了很多次战役的胜利。
1402年,建文帝手下的将领盛庸率军扼守黄河,阻止靖难军南下,一度让朱棣陷入苦战,很长时间都突破不了防线进行渡河,如果不先解决掉盛庸的船队,一旦被他击之于半渡,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当危急之时,丘福挺身而出率领敢死队百余人狂奔数十里跑到建文军的上游偷渡过河,然后再从对岸也就是建文军的背面突然杀出,打了盛庸一个措手不及,朱棣借此机会一举消灭盛庸军渡过淮河,也就更加逼近了南京,这一战丘福当属首功。
二、靖难首功、获封靖难第一公爵
靖难成功后,朱棣登上皇位,参与靖难的文臣武将们都开始在朱棣面前表功,以争取到更多的封赏,唯有丘福站在一干文武的最后,既不邀功,也不请赏,他相信朱棣会给他应得的。
果然,不久朱棣就将丘福封为了“淇国公”,位列靖难功臣之首,与他同样是公爵的人仅还有三人,后来丘福还担任了太子太师,位极人臣。这也是丘福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但人生往往是有起有落,丘福也不例外。
三、轻敌被俘惨遭杀害
1409年,身居高位的丘福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征虏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征讨蒙古残余分裂出来的鞑靼部。临行前,朱棣深知丘福勇武有佳,但过于喜欢冒险轻敌,于是再三叮嘱他要小心谨慎,即使遭遇小败,也还有大胜的机会,宁可徐图,也不可轻敌冒进。
谁知到了关外的丘福完全没有把朱棣的话当回事,一意孤行,不等10万大军齐头并进而是率领数千精锐猛打猛冲,起先因为不算太深入敌阵还有些斩获,后来离大军越来越远,又中了鞑靼俘虏的计策,区区几千人很快被鞑靼大军包围,手下将领拼死护他突围,都没有成功。
最终丘福与手下大将王忠、火真尽皆被俘虏,鞑靼见他们被俘虏后没有投降的可能就将他们全部杀害。
得知战况的朱棣异常气愤,既恨自己用人不当,又恨丘福半生戎马却不能听取建议,把打仗当展现个人勇武的儿戏,致使明军遭此败绩,损失了多位良将。为此朱棣迁怒于丘福的家人,将他们全部流放了。
纵观丘福的一生,成于敢于带领尖兵攻敌的勇气,同样也是败于轻敌统领少数部队冒进的失误。他擅长当先锋,却并不擅长当统帅,他的悲剧结局除了是他自己性格和用兵方式的短板造成之外,朱棣的用人不量其才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再则,丘福之过,他的家人因此获罪流放也是有些过分的,即使丘福有错,他的家人也最多是不该享受他的封赏,而不是遭受罪罚。
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姚广孝的三大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权谋与天命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 朱棣为何“杀”张玉?一场权谋与忠诚的双重变奏公元1401年冬,山东东昌城外尸横遍野。燕王朱棣被南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之际,58岁的老将张玉率亲兵撕开血路,救出主帅后却陷入敌阵,力竭而亡。这场惨烈的东昌之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