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难贵族到大唐宰相,长孙无忌经历了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长孙无忌,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得力能臣,在他的辅佐之下,李世民克服了一切险阻,终于登上了帝位。在李世民论功行赏的时候,还将他封为赵国公,并且位居凌烟阁功臣第一。
李世民也十分的信任他,并且给予了他十分高的评价:“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
谁又知道,在这一切的背后,长孙无忌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妹妹也就是长孙皇后也因此被赶出了家门,所以他从小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或许是从小便寄人篱下,所以他十分的聪明伶俐。
在那个时候,唐高祖李渊还没有率领军队公开反对隋朝的统治,但是那时候长孙无忌就已经与唐太宗认识了,并且形成了十分好的友谊。后来
李渊正式揭竿而起,反对隋朝的统治的时候,长孙无忌就投靠了唐太宗,和他一起征战四方,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谋臣。在夺嫡之战中,他也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使唐太宗李世民能得以顺利登基。
自小坎坷经历,与李世民结识
根据历史记载,长孙无忌是鲜卑族人。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推行汉化,改汉性,于是便被赐姓长孙。所以他的家族原本就是贵族世家,无奈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留下柔弱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与他一起生活。
在被赶出了家门之后,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在舅舅的影响之下,长孙无忌从小喜欢学习,并且常常沉迷于史书典籍之中不能自拔,并且他从小便行事谨慎,做事有勇有谋。或许就是他的这种性格特征让当时的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十分的欣赏他,并且也与他形成了十分好的友谊。除此之外,在舅舅的推动之下,他的妹妹还嫁给了李世民为妻,他们之间本来就密切的关系,也因此更加的牢固。
隋朝末年,不堪受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终于带领军队正式的反抗隋朝的统治,而不甘于平庸的长孙无忌也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为他出谋划策,成为了他的心腹。
辅佐太宗登位,被封赵国公
在唐朝建立之后,长孙无忌就正式的辅佐秦王李世民,成为了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在唐朝统一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严重的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引起了李建成的不安,而李建成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就与齐王李元吉结成了联盟关系,多次加害李世民。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的幕僚们都十分愤怒,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便主张发动政变,一举结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生命。在长孙无忌看来,在夺嫡之战中,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而要想取得胜利就只能先发制人。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劝说之下,李世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地登上了帝位。在成为皇帝之后,他便开始论功行赏。作为辅佐李世民登基的重要人物,他也因此被封为赵国公。
稳定局面,辅佐李治
作为一名文武兼备的皇帝,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便想要扩大唐朝的疆域。而在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突厥与唐朝结盟之后,政局十分混乱,因此极大的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威胁。面对这种现象,唐朝的许多官员都建议皇帝向突厥用兵来恢复局面。长孙无忌却与他们的意见不相一致,而是建议皇帝,现在国家本来就应该实行修养政策,再加上突厥本来就没有主动侵犯唐朝的领土,如果现在攻打突厥并没有完全能够打胜的把握,就应该按兵不动,坚守与突厥之间的契约。在他的劝说之下,李世民最后放弃了攻打突厥。
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唐太宗也十分的犹豫,他曾经向长孙无忌询问他觉得哪个皇子能够担当重任,继承并发展唐朝。虽然皇帝十分的信任他,但是长孙无忌却认为这件事应该由皇帝自己决定,不然就是结党营私。最终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为皇太子。
但是李治生性懦弱,做事犹豫缺乏果断,面对这种情况,他就将长孙无忌接入宫中与他商讨,并且让掌声无忌成为了皇太子李治的老师。这样一来,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李治才能在长孙无忌的辅佐之下顺利的登机为帝。作为一位帝王,唐高宗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想要发扬唐朝,例如他曾经广开言路,希望从中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但是虽然有许多臣子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能够重用的。
面对这种情况,长孙无忌耐心的开导皇帝,给他讲明人才需要慢慢发现,而不能一蹴而就,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之下,李治很快也收获了一大批真正有才能的大臣。
结语
作为一名臣子,长孙无忌先是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夺得了皇位,后来又继续兢兢业业的培养生性懦弱的唐高宗李治,所以对于唐朝的发展,长孙无忌功不可没。难怪在唐太宗建立凌烟阁之后,他能在众多的功臣之中位于第一。
许敬宗说:无忌与先朝谋取天下,众人服其智,作宰相三十年,百姓畏其威,可谓威能服物,智能动众。
从中可以看出,在长孙无忌担任宰相期间,他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为皇帝服务,受到了大家的尊重。除了在政治方面他有所贡献,
在法律方面他曾经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奠定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由于这个法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也促进了唐朝各方面的发展,也对后世的立法起了十分大的作用。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