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难贵族到大唐宰相,长孙无忌经历了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长孙无忌,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得力能臣,在他的辅佐之下,李世民克服了一切险阻,终于登上了帝位。在李世民论功行赏的时候,还将他封为赵国公,并且位居凌烟阁功臣第一。

李世民也十分的信任他,并且给予了他十分高的评价:“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
谁又知道,在这一切的背后,长孙无忌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妹妹也就是长孙皇后也因此被赶出了家门,所以他从小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或许是从小便寄人篱下,所以他十分的聪明伶俐。
在那个时候,唐高祖李渊还没有率领军队公开反对隋朝的统治,但是那时候长孙无忌就已经与唐太宗认识了,并且形成了十分好的友谊。后来
李渊正式揭竿而起,反对隋朝的统治的时候,长孙无忌就投靠了唐太宗,和他一起征战四方,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谋臣。在夺嫡之战中,他也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使唐太宗李世民能得以顺利登基。
自小坎坷经历,与李世民结识
根据历史记载,长孙无忌是鲜卑族人。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推行汉化,改汉性,于是便被赐姓长孙。所以他的家族原本就是贵族世家,无奈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留下柔弱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与他一起生活。
在被赶出了家门之后,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在舅舅的影响之下,长孙无忌从小喜欢学习,并且常常沉迷于史书典籍之中不能自拔,并且他从小便行事谨慎,做事有勇有谋。或许就是他的这种性格特征让当时的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十分的欣赏他,并且也与他形成了十分好的友谊。除此之外,在舅舅的推动之下,他的妹妹还嫁给了李世民为妻,他们之间本来就密切的关系,也因此更加的牢固。
隋朝末年,不堪受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终于带领军队正式的反抗隋朝的统治,而不甘于平庸的长孙无忌也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为他出谋划策,成为了他的心腹。
辅佐太宗登位,被封赵国公
在唐朝建立之后,长孙无忌就正式的辅佐秦王李世民,成为了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在唐朝统一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严重的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引起了李建成的不安,而李建成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就与齐王李元吉结成了联盟关系,多次加害李世民。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的幕僚们都十分愤怒,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便主张发动政变,一举结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生命。在长孙无忌看来,在夺嫡之战中,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而要想取得胜利就只能先发制人。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劝说之下,李世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地登上了帝位。在成为皇帝之后,他便开始论功行赏。作为辅佐李世民登基的重要人物,他也因此被封为赵国公。
稳定局面,辅佐李治
作为一名文武兼备的皇帝,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便想要扩大唐朝的疆域。而在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突厥与唐朝结盟之后,政局十分混乱,因此极大的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威胁。面对这种现象,唐朝的许多官员都建议皇帝向突厥用兵来恢复局面。长孙无忌却与他们的意见不相一致,而是建议皇帝,现在国家本来就应该实行修养政策,再加上突厥本来就没有主动侵犯唐朝的领土,如果现在攻打突厥并没有完全能够打胜的把握,就应该按兵不动,坚守与突厥之间的契约。在他的劝说之下,李世民最后放弃了攻打突厥。
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唐太宗也十分的犹豫,他曾经向长孙无忌询问他觉得哪个皇子能够担当重任,继承并发展唐朝。虽然皇帝十分的信任他,但是长孙无忌却认为这件事应该由皇帝自己决定,不然就是结党营私。最终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为皇太子。
但是李治生性懦弱,做事犹豫缺乏果断,面对这种情况,他就将长孙无忌接入宫中与他商讨,并且让掌声无忌成为了皇太子李治的老师。这样一来,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李治才能在长孙无忌的辅佐之下顺利的登机为帝。作为一位帝王,唐高宗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想要发扬唐朝,例如他曾经广开言路,希望从中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但是虽然有许多臣子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能够重用的。
面对这种情况,长孙无忌耐心的开导皇帝,给他讲明人才需要慢慢发现,而不能一蹴而就,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之下,李治很快也收获了一大批真正有才能的大臣。
结语
作为一名臣子,长孙无忌先是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夺得了皇位,后来又继续兢兢业业的培养生性懦弱的唐高宗李治,所以对于唐朝的发展,长孙无忌功不可没。难怪在唐太宗建立凌烟阁之后,他能在众多的功臣之中位于第一。
许敬宗说:无忌与先朝谋取天下,众人服其智,作宰相三十年,百姓畏其威,可谓威能服物,智能动众。
从中可以看出,在长孙无忌担任宰相期间,他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为皇帝服务,受到了大家的尊重。除了在政治方面他有所贡献,
在法律方面他曾经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奠定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由于这个法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也促进了唐朝各方面的发展,也对后世的立法起了十分大的作用。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