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191)袁术使孙坚进击刘表,征伐荆州。不知道没关系,历史资料小编告诉你。
桓阶(?—221年),字伯绪(《孙夫人碑》作伯序),荆州长沙郡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人。在东汉末年,桓阶先为郡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孙坚战死,桓阶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曹操平定荆州,感念桓阶曾游说长沙太守张羡投曹,任命他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曹操建立魏国后,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曹丕继位,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
黄初二年(221年),桓阶得病,进爵安乐乡侯,改任太常,同年去世,谥号贞侯。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桓阶这位曹魏大臣。
一
首先,中平四年(187年),东汉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郡的太守。与此相对应的是,作为长沙郡人士的桓阶,在孙坚麾下担任功曹这一官职。鉴于桓阶的才能,太守孙坚就向东汉朝廷推荐他为孝廉,在孙坚的推荐下,桓阶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不过,公元191年,桓阶因父亲去世返乡奔丧,正赶上孙坚在攻打刘表时战死。得知这一消息后,桓阶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刘表被他的义气所感动,就把孙坚的尸首、灵柩让他带走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桓阶的表现,显然可以用知恩图报来评价了。当初,孙坚曾经向朝廷举荐了自己。现在,孙坚因为攻打荆州,被刘表的部下击杀,桓阶冒险为其收尸,无疑是报了孙坚当年的恩情。在帮孙坚收尸之后,桓阶继续留在了长沙郡,也即处在刘表的地盘内。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刘表带领荆州的人马全力接应袁绍。在曹操和袁绍之间,荆州牧刘表选择和袁绍结盟。因此,一旦刘表派遣大军偷袭曹操的后方,势必会让曹操腹背受敌。在这个时候,桓阶就劝说长沙郡太守张羡道:“不论做什么事情,采取什么行动,只要不是以礼义为根本,就没有不失败的。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春秋时期,齐桓公就率领诸侯尊崇周天子,晋文公就追杀太叔又收留周襄王,并帮助周襄王复了位。如今袁绍违背了这个道理,而刘表又紧随其后,他们走的都是自取灭亡的路啊。您一定要深明大义,明辨是非,保全福运,远离灾祸,决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
对于桓阶来说,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劝说长沙郡太守张羡支持曹操,而不是跟随荆州牧刘表。在桓阶的劝说下,张羡长沙郡及其周边的人马都调动起来,以此对抗刘表,又派出使者前去谒见曹操,曹操十分高兴。
二
在张羡起兵造反之后,荆州牧刘表的当务之急是平定叛乱,而不是偷袭曹操的后方。毕竟,一旦叛乱扩大的话,刘表的荆州牧也就坐不稳了。在刘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过了很久,刘表又征召他做从事祭酒,还打算把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他,这体现出刘表对于桓阶的器重。但是,桓阶推说自己已经有了妻子,拒不接受,接着又称病辞官告退了。虽然刘表礼贤下士,不计前嫌,但是,桓阶却不愿意为刘表效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牧刘表病逝。同年,曹操平定荆州之后,听说桓阶曾经为张羡出谋划策,认定他是个奇才,就征聘他做丞相掾主簿,在丞相府典领文书,后来又调任为赵郡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桓阶在荆州后方制造叛乱,无疑是间接帮了曹操一把。现在,曹操投桃报李,重用桓阶这位谋士,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曹操在东汉朝廷之下建立魏国后,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当时,曹操尚未确定太子的人选,而临菑侯侯曹植很受曹操的宠爱。不过,桓阶却没有站到曹植这一边,而是坚定支持曹操册立曹丕为魏国太子。
三
在桓阶看来,曹丕品德优良,成熟稳重,要比曹植更加适合当魏国太子。不论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在单独召见的时候,桓阶都是这样劝说曹操的。桓阶以后又升任尚书,协助曹操处理魏国的事务,还主管着魏国选拔人才的工作,这无疑是受到了曹操的重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北伐曹魏,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了于禁,斩杀了庞德,还将曹仁围困起来了。因此,曹操自然是十分重视,立即派遣徐晃前去援救,起初徐晃兵力不足,未能顺利解围。曹操打算亲自领兵南征,以救援曹仁,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大臣们讲了,问这样办行不行。对此,虽然其他大臣都表达了赞同的意见,但是,桓阶却反对曹操亲自征讨关羽。
在桓阶看来,曹仁现在镇守襄樊,已经抱有宁死不降的决心了。至于徐晃这位将领,更是没有丝毫后退的余地。所以,曹操如果这个时候前往支援的话,反而不利于发挥曹仁和徐晃的潜能。对此,曹操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没有亲自赶往襄樊。结果,没过多久,孙权派遣吕蒙偷袭了荆州,在吕蒙和徐晃的夹击之下,关羽最终败北,不仅丢掉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将士斩杀。
四
最后,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在曹丕登基称帝后,桓阶升任尚书令,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并且,桓阶还被魏文帝曹丕封高乡亭侯,加侍中。对此,在笔者看来,当初曹操册立太子的时候,桓阶坚定地站到了曹丕这一边,这自然让曹丕感激不已,所以将尚书令这样的重要官职交给了桓阶。换而言之,从当时的官职上来看,桓阶甚至要在司马懿等曹丕的心腹之上。
到了黄初二年(221年),桓阶得病,曹丕亲自去看望,这自然是厚待了。并且,魏文帝曹丕又晋封桓阶为安乐乡侯,食邑六百户,还把他的三个儿子都赐封为关内侯。因为桓祐是桓阶的嗣子,所以没有封侯,但是当桓祐病故之后,曹丕也追赠他为关内侯。
不久之后,桓阶病势严重,曹丕又派使者传诏拜他为太常。同年,桓阶病逝。在桓阶去世后,曹丕伤心得直流眼泪,谥封他为贞侯。桓阶的儿子桓嘉继承了他的爵位,桓阶的弟弟桓纂被任命为散骑侍郎,也被赐封为关内侯。凡此种种,都凸显出桓阶在曹丕心目中的分量。到了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桓阶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东汉末年,东吴宫廷的权力斗争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权臣孙綝的刀锋指向少帝孙亮时,一位远离权力中心的宗室子弟——孙休,意外被推上了历史舞台。这位自幼饱读诗书、...
2025-10-21 沙场智谋:檀道济“唱筹量沙”如何改写南北朝战局?在南北朝的烽火岁月中,一场看似普通的“量米”行动,却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南朝宋将檀道济以沙充粮、高声唱筹的计谋,不仅让数万魏军止步不前,更将“唱筹量沙”这一成语...
2025-10-21 羊献容:五废六立间书写传奇,两朝皇后中见证乱世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皇后之位象征着母仪天下的至高荣耀,却也暗藏权力倾轧的致命漩涡。西晋至前赵时期,一位出身泰山名门的女子羊献容,以十九年间五次被废、六次...
2025-10-21 霸州美人的浮沉录:王满堂的“皇后”梦与现实困境在明代正德年间的风云中,河北霸州美人王满堂的一生如同一出荒诞与悲情交织的戏剧。她以“浣衣皇后”之名被载入史册,却从未真正戴上过凤冠;她两度与“皇后”之位擦肩而过...
2025-10-21 明末困局中的“抚寇”悲歌:杨鹤与流寇的生死博弈在明末动荡的历史画卷中,“流寇”一词成为贯穿西北至中原的暴动群体的代名词。这一群体既包含因天灾人祸被迫揭竿而起的饥民,也涵盖职业化武装土匪,其核心特征是“无固定...
2025-10-21 西汉贤相于定国:从“天下无冤”到引咎辞官的仕途终章西汉中后期,一位以司法公正著称的丞相在朝堂风云中黯然谢幕。于定国,这位出身东海郡郯县的法家名臣,历经昭、宣、元三朝,从基层狱吏升至丞相之位,却在仕途巅峰期主动请...
2025-10-21 张至发:从县令到首辅的明朝官场浮沉录在明朝末年内忧外患的动荡岁月中,一位出身山东淄川的官员张至发,以“外僚入阁”的罕见轨迹登上内阁首辅之位。他的一生跨越万历至崇祯四朝,从地方知县到帝国核心,既见证...
2025-10-21 新蔡公主刘英媚:一场被皇权吞噬的伦理悲剧在南北朝的动荡岁月中,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以荒淫残暴闻名史册,而他的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的命运,则成为这场权力狂欢中最惨烈的注脚。这位出身皇室的公主,因侄子的扭曲...
2025-10-21 贞观权争:刘洎之死与褚遂良的“政治诬告”贞观十九年(645年)冬,唐朝定州城内,一场由谗言引发的政治风暴悄然酝酿。时任侍中(宰相)的刘洎,因一句“大臣有罪则立诛之”的直谏,被卷入与褚遂良的权力角逐,最...
2025-10-21 从主仆到夫妻:卫青与平阳公主跨越阶层的深情羁绊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婚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与浪漫色彩的话题。一个是出身卑微、从骑奴崛起为大将军的军事天才,一个是历经两段失败婚姻、身份尊贵的...
2025-10-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