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明代都城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他们谁更有眼光?姜还是老的辣
中国上下历史5000年,历史悠远,朝代众多。这些不同的朝代就如同各自闪烁的明珠,点缀在历史的画卷之上为我国的历史添光加彩。在这些朝代之中,明代属于最特殊的那一个。他有着其他朝代不能相比的气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代的历史上有两位皇帝最为出名,第一位自然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而第二位则是朱棣。这两位皇帝一个是明代的开国皇帝,一个是明代最豪横的皇帝,他们同样卓越,但是定都的思维却不相同。朱元璋将都城定在南京,而朱棣则迁都北京,那么他们谁更有眼光呢?
01一声令下迁都北京
说起这个朱棣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儿肯定就是——他的这个皇位来的并不光彩。确实,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的把皇位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抢了过来。也正是因为这个皇位来的并不干净,这点不用旁人说朱棣自己就了解,同时这也是他迁都的原因之一。
南京是朱元璋定都的地方,明代那个时候才建立不久按道理是不能这么快就迁都的。然而这个南京朱棣是一刻都待不下去,自从他坐上皇位之后午夜梦回之中,他就常常能梦见朱元璋和朱标指着鼻子骂他狼心狗肺。所以朱棣急着迁都,他想尽快逃离这个满是回忆的都城。
迁都这件事已经决定好了,但是迁到哪里去却又成了问题。经过冥思苦想之后,朱棣决定把首都定为北京,要带着文武大臣们一起搬家。其实选北京为新都城是有原因的,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他所管辖的范围就是在北京城的那一块。
北京对于朱棣来说有着特别的情感,在北京朱棣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声望也远远要比在南京之内大。去了北京朱棣的根基会更稳固,而且由于朱棣皇位来的不正当,所以他急需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迁都为北京更容易让他向外扩张领土范围。
跟南京一样,北京也是我国的历史古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朱棣想要迁都的时候,明王朝也属于中兴时期不缺钱也不缺力很容易满足迁都所需要的物资。即便如此,朝中还是有大臣不想迁都,但是迫于朱棣给的压力也只能妥协接受,乖乖跟着前往北京。
朱棣迁都为北京还有一个原因,在他起兵谋反的时候,除了北京和南京以外的其他地区还有许多手中掌握着兵权的藩王和大官。这些大官在战争当中并没有选择支持任何一方势力,他们对于朱棣来说是种潜在的威胁,是必须要提防的对象。
相比于南方的文人墨客,北方的人对于武枪弄棒更为擅长。这点在朱棣起兵的时候就有认识,如此强大的兵力,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朱棣才可能安心。况且朱棣当时也做好了四处征战,为自己博取个好名堂的准备,综上所述,朱棣迁都北京这件事做的很对。
02朱元璋定都南京
从一个乞丐到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朱元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阶层跨越。这其中的艰辛是谁都想象不到的,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守江山难。头脑聪明明的朱元璋自然不会不了解这个道理,明明是北方人更擅长武力更容易守江山。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将都城定为南京呢?
其实朱元璋将首都定为南京的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因为在之前有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让南方经济十分繁荣,符合当做都城。第二点则是因为南方政治情况相对稳定,没有什么太大的敌人威胁,作为都城南京十分安全。有了这两个前提,南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首都。
虽然大明的江山已经掌握在了朱元璋手中,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人觊觎他的这个位置。北方的蛮夷众多,这些北方各族的势力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不小的威胁。那个时候明王朝才刚刚建立,朱元璋的龙椅都还没有坐热自然是要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定都为南京。
或许这个时候就有人要问了?既然那个时候是因为出于安全考虑才定都为南京的,那为什么在之后朱元璋势力稳定了,不选择迁都呢?其实朱元璋还真的想过要迁都,但是很不巧的是太子朱标就在那时去世了,这突然的丧子之痛打击的朱元璋再无心思筹备迁都之事。
03谁的眼光更长远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在各个方面都继承了朱元璋的优良传统。虽然他的皇位来的并不光彩,但是这不能否认朱棣对明王朝做出的贡献。若是没有朱棣,恐怕也不会有之后的大明盛世万国朝拜之状。但要是说谁的目光更长远,恐怕朱元璋要略胜他这个儿子一筹。
朱棣选择迁都北京是在明王朝局势已经稳固的情况下才做出的,那个时候的明王朝有声望,有势力,也有钱,有兵力不再惧怕北方的那些蛮夷骚扰。而且朱棣本身的势力范围也是在北京,对于北京朱棣是熟悉的,他也是有那个把握在北京能够立住脚跟不会被欺负的。
朱元璋却不同,他是新皇上位,为了江山稳固,他不得不考虑更多。朱元璋清楚自己刚刚建立起明王朝,他不敢保证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击溃那些北方前来骚扰边界的蛮夷。若是双方真的大动干戈,不仅对于整个明王朝不利,还有可能会把刚刚到手的江山丢失。
04总结
知晓了定都南京的用意之后,朱元璋的目光长远不得不让人佩服。在那个社会条件之下,他没有贸然的将都城定在一个自己不熟悉而且有潜在危险的地方。作为一个皇帝,他够谨慎心思也更重,这可能也是他为什么能从一个平民乞丐成为九五之尊的原因。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元璋,他们都为明王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个历史上最有气节的朝代之中,他们闪烁着自己的光辉。明王朝的起源是一个破碗,结束是一根麻绳。朱元璋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的子孙虽然没有守住江山,但却为了江山献命想必也很是欣慰吧!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