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备三顾茅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什么两次都不在家?
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求贤若渴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为自己效力,曾亲自到诸葛亮隐居的住所拜访。
在前两次拜访时,诸葛亮都不在家,已经扑空两次的刘备并没有放弃,硬是放下身段誓要让诸葛亮感受到自己的诚意,终于在第三次造访茅庐时终于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诸葛先生。
而诸葛亮也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最后与刘备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三次外出确为巧合,并非考验主公
对于刘备前去茅庐拜访的前两次诸葛亮均不在家的原因,人们一直是众说纷纭。
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诸葛亮是故意出门,或者是根本就在家谎称自己不在,为的就是考验这位主公的诚意和耐心。在刘备亲自拜访自己三次以后,诸葛亮终于被打动,认为这是位可靠的君主,值得自己追随,于是才决定见刘备。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怎么可信。首先诸葛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旷世奇才,眼界和格局不可能这么小,再者诸葛亮如果只是想要考验刘备的耐心,大可以直接与其交流或是打听知道其过往作风,没有必要用这种冒着惹怒主公的风险的方式来试探。
乱世中图一片安宁,心怀抱负充实自己
很多人其实对诸葛亮都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其隐居就是为了避世。但实际上,诸葛亮虽然隐在茅庐,却从未真正想过要避世。
首先,诸葛亮在跟随刘备之后献计无数,大局观、谋略一样不差,可见他对在隐居的时候对外界依旧是非常关注的,并没有跟其他隐士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否则仅凭封闭自己,死磕书中那些固有知识的话,诸葛亮是不可能成为人们心中那个“料事如神”的军师的。
由此可见,诸葛亮住在茅庐的时候,应该是经常外出访友游学的。而诸葛亮的朋友有哪些呢?“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他的老师(也是他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凤雏”庞统是他的同学,名士刘表是他妻子的姨父……
有这样的关系网诸葛亮当然不会白费,一有机会就去找人切磋交流很正常,所以会经常出去走动也不奇怪。此外,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隆中定居,除了因为隆中僻静,是个可以安心学习的好去处之外,也有隆中临近襄阳,方便他可以随时到襄阳求学的原因。
生逢乱世让诸葛亮渴望安宁,但是内心的抱负也让诸葛亮不甘于平庸。寻找一个安静之所容身是为了更好地静心学习,可他从没有想过就这样静下去。诸葛亮的这种学习方式也可以供我们参考一番,想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不被时间抛下,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并努力跟紧时代,知道时事,而且只单单从书中知道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与他人交流、理论实践相结合。
“臣本布衣”的误导,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真正的布衣
看到前面,可能有部分人会疑惑,诸葛亮不是在出师表中自称“布衣”吗,怎么会有这样强大的关系网?实际上“布衣”只是诸葛亮自谦的说法,就家世来说诸葛亮也算是出身士族,与布衣绝对沾不到什么关系。
他的父亲名为诸葛圭,曾任泰山都丞,不过诸葛圭早逝,实际上带大诸葛亮的应该是他的叔父诸葛玄,而诸葛玄也曾为豫章太守,还与刘表是旧友。不过,此时的诸葛家相较从前已经算是败落了。
但后来,诸葛亮又娶了荆州望族黄家的女儿黄硕,不过据说黄硕相貌有些粗鄙,一直嫁不出去,所以有人认为诸葛亮是看中了人家的家世才娶的黄硕。但婚后二人的确是琴瑟和鸣,黄硕也不失为一个贤妻良母,为诸葛亮提供了不少助力。
另外,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到了,一个嫁到了庞家,这两家也都是荆州本地的世家大族。跻身荆州上流社会的诸葛亮后来还与其他几个大家族有所联系,这样一个朋友圈庞大且强势的诸葛亮,可不是什么布衣。
所以有说法称,刘备会那么执着于将诸葛亮招到自己麾下不仅仅是看中了他的才华,更多的是想要借助其在荆州的强大关系网。而刘备再三请诸葛亮的时候,看似是一个主公为招贤纳士而选择了放下身段,但实际上只是为了拉拢一个隐形权贵为自己增添助力而已。
出身不差,上进求学
总结来讲,首先,诸葛亮地位并不低,至少相比此时来拜访他的刘备来说,是不低多少的,所以刘备的态度如此温和耐心,除了本身的脾性,还有顾及诸葛亮关系网的原因。
其次,诸葛亮虽然生逢乱世并且身世几经波折,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他天分也肯努力,为自己找了一个僻静之所后就不断通过读书、交友、实践来充实自己,最终成为了蜀国丞相,留名千古。
就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两次不在家这件事,其实就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一个人想要变得有价值就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当自己有了价值以后,不必迁就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