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炎为何不顾父母临终遗言,将亲弟害死?
话说司马昭的妻子是司徒王朗的孙女王元姬,夫妻俩的感情很好,先后生下五子一女。不过五个儿子中,有三个尚未成年就夭折了,只剩下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由于司马师一直没有儿子,所以由司马懿做主,将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子。按理说,司马炎、司马攸是亲兄弟,应该相亲相爱才对,为何会反目成仇呢?

事情还得从司马昭选择继承人说起,他最想立的不是长子司马炎,而是次子司马攸!首先,在司马昭看来,司马攸的能力、声望更胜一筹,“才望出武帝(司马炎)之右”;其次,司马昭更偏爱司马攸,“攸特为文帝所宠爱”;最后还有一点,司马昭接替的是兄长司马师的位置,按理说应该还给司马师的儿子,而司马师的嗣子正是司马攸。
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司马昭最终没有废长立幼,还是选择了司马炎为世子。不过,这场世子之争给司马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知弟弟的能力、威望在自己之上,威胁着自己的位置,“几为太子者数矣”。对于这些事情,司马昭、王元姬夫妇心知肚明,他们也担心自己死后,司马炎会对司马攸不利。

265年,司马昭病重,他流着泪给司马炎讲述淮南王刘长、陈思王曹植被兄长迫害的故事。临终前司马昭已经不能说话,但他依然攥着司马攸的手,并交给了司马炎,“执攸手以授帝”,他希望司马炎能够照顾司马攸,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同年,司马炎称帝,加封司马攸为齐王,还委以重任,“总统军事,抚宁内外,莫不景附焉”。
可是司马炎很快就与弟弟的关系疏远了,已经成为太后的王元姬了解兄弟两人之间疙瘩依然没有解开,为此很担心。268年,王元姬病重,临死前她担心司马炎不会放过弟弟,于是流着眼泪说道:“桃符(指司马攸)性急,而汝为兄不慈,我若遂不起,恐必不能相容。以是属汝,勿忘我言。”

最初的时候,司马炎确实没有除掉弟弟司马攸的想法,但他很快就感到了威胁!原来,司马炎所立的太子是司马衷,而司马衷生性愚钝,智商不高,将来很难执掌天下。再加上司马炎的身体情况不好,许多大臣居然想让齐王司马攸出面主持朝政,“帝疾笃,朝廷属意于攸”。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决定对兄弟下毒手!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让司马攸回到他的封国,也就是将其赶出京城。司马攸很生气,“愤怨发疾,乞守先后陵”,又遭到拒绝。就在这个时候,司马炎又派御医给司马攸看病,“诸医希旨,皆言无疾”。最后司马攸死在路上,“欧血而薨,时年三十六”。事后,司马炎表现得非常悲伤,下旨杀掉了那些看病的御医。
参考资料:1.《晋书》;2.《资治通鉴》
在三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曹髦宛如一颗流星,虽短暂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位年轻的曹魏皇帝,身处司马家族权势滔天的黑暗深渊,以非凡的勇气和决绝的姿态,向命运...
司马昭 2025-11-17 血色末路:曹髦为何无法逆转曹魏覆灭的命运?公元260年6月2日,洛阳街头,19岁的曹魏皇帝曹髦率数百宫人侍卫,高呼“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以血肉之躯冲向司马昭的铁甲禁军。这场悲壮的反抗最终以曹髦被太...
司马昭 2025-11-11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
司马昭 2025-10-29 权力的共生:司马师与司马昭为何绕过“皇位独占”陷阱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屡见不鲜。然而,三国末年的司马家族却呈现出罕见的“权力共生”现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与次子司马...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10-17 司马昭之女:权力漩涡中的命运浮沉司马昭(211年—265年)作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其家族在魏晋交替的权力场中占据核心地位。这位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闻名的政治家,一生共...
司马昭 2025-09-28 诸葛诞兵败司马昭:一场被战略失误与时代洪流裹挟的悲剧公元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城举起反旗,集结十余万大军对抗司马昭。这场被后世称为“寿春之变”的叛乱,是曹魏末年规模最大的军事对抗,却以诸葛诞兵败身死...
诸葛诞 司马昭 2025-09-25 司马昭真实死因考辨:正史记载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