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马上要拜年了嘛,而且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家里面的小孩拜年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习俗和礼仪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1、春节拜年礼仪有哪些
1.1、拜亲朋也讲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1.2、首先拜家里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1.3、礼节性的拜年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1.4、感谢性的拜年
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2、小朋友春节拜年礼仪
一岁:一岁以下的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语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可以说“恭喜发财”、“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发音未必完全正确,或未必能完整地说出这四个字,这点父母要体谅。
2.1、学会称呼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爸爸妈妈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们的称呼是要比爸爸妈妈低一辈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称为“舅太公”……
2.2 、如何收红包
二岁以下:二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当别人给他时,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让他知道步骤就成,之前可多练习这些步骤。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开始知道红包内是钱,是属于自己的,可以买东西。二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忍耐力,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拆红包,做到便有奖励,否则便会惩罚,并给他们预备一个袋子去拜年,用来放置红包。
2.3 、不做餐桌小霸王
餐桌礼仪其实最考验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情况,因此,春节前,父母就得对孩子稍做“规矩”,免得到时尴尬。
当有人来拜访或者去别人家做客时,父母可以提醒自己的孩子:
a、应该等待所有的人到齐,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会开始后方可用餐。
b 、要好好地坐下来吃,不能跑来跑去,不能爬到桌子上,不能边玩边吃。
c、在餐桌上不要舞动筷子、勺子或刀叉。
d、落座后,取菜时,不要翻来覆去地挑拣,更要小心夹菜,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
需要强调的是,当孩子说他吃饱了,爸妈就不要再劝他吃,也要帮助他拒绝其他亲友的劝吃,这是对孩子自己感觉的尊重。
2.4 、如何接受糖果
三岁以下:亲戚朋友总爱请小孩子吃糖果,不给他们会于心不忍。可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并不一定明白吃太多糖果的害处,所以只要大人自己控制好就行了。
三岁以上:事前定下规矩,每次外出做客时,可以拿多少粒糖果,做到就有奖励,否则就要承担后果,要剥夺他一些喜欢做的事或东西,不过事前也要说清楚为什么,孩子才会服气。
2.5、 如何不害怕出门做客
虽然这年纪的孩子渴望家庭以外的世界,但毕竟有些胆怯,出门在外需要一点熟悉的东西来支持。所以出门时,别忘了带上一些孩子习惯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门前如果想带上一二件心爱的玩具,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3、拜年的四种形式
3.1、是走亲戚
其中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3.2、是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 ,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3、是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 之机,表示谢意。
3.4、是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在隋唐之际的草原与中原政治版图中,东突厥汗国的兴衰史堪称一部充满权谋、战争与背叛的史诗。作为东突厥最后两位核心统治者,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的叔侄之争,不仅决定了突...
2025-09-22 梁鸿与孟光:隐逸高士的终章与精神永续东汉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的故事,以“举案齐眉”的典故成为后世夫妻相敬如宾的典范。然而,这段传奇的结局并非止步于吴郡的廊下舂米,而是以梁鸿的离世与孟光的归隐为句点,...
2025-09-22 孙思邈的年龄之谜:101岁还是142岁?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审视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寿命问题,堪称中国医学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从《旧唐书》到民间传说,从学者考据到网络热议,关于其生卒年的争议持续千年。一、历史文献的矛盾:...
2025-09-22 罗隐最著名的诗:穿透时代的锋芒与哲思晚唐五代诗坛群星璀璨,罗隐以“愤世嫉俗”的笔锋独树一帜。这位历经二十余次科举落第的诗人,将仕途失意化作笔下雷霆,其诗作或针砭时弊如利刃出鞘,或咏史抒怀似黄钟大吕...
2025-09-22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殷开山的真实地位:历史误读与真相还原在大众对唐朝历史的认知中,常出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无殷开山”的误解,这一说法既不符合史实,也忽视了贞观年间政治表彰体系的复杂性。作为唐初开国功臣,殷开山不仅位列...
2025-09-22 谢翱为何落籍揭阳:抗元遗志与家族迁徙的历史交织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宋室危亡之际,一位布衣诗人以家国大义为笔,在潮汕大地上书写了气节与血脉的传奇。他就是被誉为“宋末诗坛之冠”的谢翱(1249-1295)。...
2025-09-22 杨素是忠臣吗:历史褶皱中的忠奸之辨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朝权臣杨素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朝开国的军事支柱,也是后世史书中“奸臣”的典型代表。这种矛盾的评价,源于他复杂的人生轨迹与时代...
2025-09-22 张耒: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时代精神的映照者在北宋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张耒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与人格力量,成为一颗不可忽视的璀璨星辰。他不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更是一位历经宦海沉浮却始终坚守文学理想与人文关...
2025-09-22 解放黑奴的领袖:亚伯拉罕·林肯——以法律与战争终结奴隶制的美国总统在人类文明史上,解放黑奴的壮举不仅改变了数百万人的命运,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而在美国,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核心推动者,正是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他...
2025-09-22 宇文恺有后代么:历史脉络中的家族存续探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宇文恺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规划与设计才能,缔造了隋唐两代的都城典范——大兴城(唐长安城)与洛阳城。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他的辉...
2025-09-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