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汉献帝和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怎么样?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后,曹操为什么不废了汉献帝称帝?
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曹操权力这么大,为什么不废了汉献帝?即便是前期群雄割据的时候他要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他一统北方之后,魏国压着吴蜀两国打,还不敢废了汉献帝吗?
其实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都恨不得宰了对方,但又要依靠对方。于是双方只能不断地进行有限度的互相伤害。
汉献帝刘协虽然是一个傀儡,但本身不是一个昏庸的人,在他备受压迫和约束的一生中,时不时地还会闪烁出掩藏不住的智慧火花。
就连魏国的君臣也对刘协的聪慧颇为赞同,根据《谥法》,聪明睿智曰献,刘协的谥号“汉献帝”就是魏国君臣对其的中肯评价。
十常侍之乱,刘协当时还不是皇帝,他和少帝刘辩被宦官挟持出宫,正遇上董卓率3000铁骑迎面杀来,少帝刘辩瑟瑟发抖,太监大臣们也是噤若寒战,害怕一口气喘得不对丢了小命。此时刘协站了出来,大声喝问:“董卓,你是来救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董卓的目光还在大臣那边扫视,结果这边一个孩子跑出来喊话,不由得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才道:“自然是来救驾的!”
刘协声音更加洪亮:“既来救驾,天子在此,为何不跪?”随后让出少帝刘辩,“这就是陛下驾前!”
虽然后面天子和一众大臣都被董卓所掳,但年仅9岁的刘协能临危不乱,还是给董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少帝刘辩死后,董卓第一时间想到了刘协,并扶立为帝。
兴平元年,关中大旱,长安城中谷一斛竟值30万钱,百姓食不果腹,人相食。汉献帝下旨开仓放粮,可是情况没有丝毫好转,饿死者依旧。献帝亲自检验,用五升米和豆在大殿上熬粥,最后得到了两大盆,和侍御史侯汶所述完全不同,于是当场将侯汶打了50大板,重新委派官员赈济灾民,活人无数。
建安元年,刘协从长安逃到洛阳,这里虽然是一片废墟,生活艰苦,但他感觉终于能自己做主了,于是改年号为“建安”,对未来充满期待。不久,曹操来到洛阳“迎奉”天子,将朝廷迁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个“挟”字,道尽了刘协后半生的苦楚。
刚出狼窝,又进虎口,但刘协并没有放弃反抗,他很聪明,没有直接和曹操撕破脸皮,一直给自己留有退路。
建安4年,刘协18岁,他先是不动声色地将国丈董承封为车骑将军,让保皇派取得了一些兵权。然后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让其联络忠心于汉室的大臣,诛杀国贼曹操。
当时官渡之战还没有爆发,曹操的北方面临着袁绍的威胁。于是董承联络了左将军刘备、西凉马腾,并率自己的部队在许昌起事。惋惜曹操老谋深算,未必就没有让董承联络出所有保皇派,然后一网打尽的意图。
诛“曹贼”的行动还没开始,董承、种辑、吴子兰就被灭了三族。曹操剿灭了董承部下,又平定了刘备在徐州的叛乱,遣人出使西北,稳定韩遂、马腾等人。一波操作下来清除了曹魏集团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反而更加强大。
这一次刘协的反抗也让他付出了代价,不但岳父一家惨死,心爱的董贵妃和腹中皇室血脉也被诛杀。后来更是连累了伏皇后和两个皇子也一同丧命。
刘协能不恨吗?他的朝廷完全靠着曹操来维持,他没有兵权,也没有大臣敢站出来为他说话,他只能忍了。若是他本身是个怂人,这样做也没什么。但他是一个心怀天下,有理想有抱负,并且聪慧过人的人,这样的所以他没有爆发,没有和曹操拼个鱼死网破,而是隐忍了下来。
有人说刘协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凭什么和曹操拼个鱼死网破?不,他能,他能让大汉丞相曹操变成弑君者曹操,变成国贼曹操,这也是曹操最为忌惮的。
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曾经这样评价汉献帝:他并不昏庸,汉朝亡在他手里,因为汉朝只是一个空架子了!
曹操利用刘协的正统名义,不断地东征西讨,击败了袁绍、袁术、吕布、韩遂、马腾、张绣、公孙度等势力,并且威压北方的乌桓和匈奴,使其向中原称臣。
曹操对此也是颇为满意,他曾说:“天下若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事实也是如此,汉室倾颓,若没有曹操东征西讨,何来北方的稳定。连曹操都没有称王称帝,其他人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有了曹操的“辅佐”,汉献帝似乎是中兴了汉朝,在许昌的日子也是汉献帝一生中最安逸的日子,但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他了解随着曹家威望不断高涨,汉室的朝堂上站满了曹魏的臣子,这个皇位早晚要坐不稳。曹操也不着急,只是春风化雨一般地化家为国,逐渐消除汉室江山几百年的影响力,他不是不想废了汉献帝,而是觉得时机没到,并且汉献帝后来也表现得非常配合,让他找不到借口。
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失去了所有底牌的汉献帝就只能蜷着缩着,最后无可奈何地将皇位禅让给了曹丕。不过他活得比曹丕久,直到魏明帝青龙二年才寿终正寝。在这种乱世,身份如此敏感,能活着也是一种本事啊!
(全文完)
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 崔琰之死:东汉末年权力漩涡中的名士悲剧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以“腹诽心谤”的罪名将冀州名士崔琰下狱,先施髡刑贬为官奴,后因崔琰“接待宾客时吹胡子瞪眼”的姿态,最终赐其自尽。这起看...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8-15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郭嘉与杨修:同为谋士,命运殊途的东汉末年双生花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麾下谋士如云,郭嘉与杨修作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虽同为智囊,却因性格、立场与政治选择的不同,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他们的人生轨迹,...
曹操怎么死的 郭嘉 2025-08-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