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颜,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
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之后的事迹不在正史中出现。
严颜初为益州牧刘璋巴郡太守,镇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璋慑于北方曹操和汉中张鲁的威胁,遣法正于荆州(今湖北)迎刘备入益州(今四川),严颜拊心叹息说:“这是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深山里,放出老虎来护卫自己。”
结果确如严颜所料,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兵入川增援。大军到达江州,江州守将严颜据守不降,张飞将其攻破,占领江州,并生擒严颜,张飞对严颜大喝到:“大军到来,你怎么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
严颜回到:“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令牵下去斩首,严颜面不改色大声说道:“斩首就斩首,你发的什么怒!”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张飞将其释放,并将其引为上宾。
苏轼: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碪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
苏辙:古碑残缺不可读,远人爱惜未忍磨。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讹。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军中生死何足怪,乘胜使气可若何。斫头徐死子无怒,我岂畏死如儿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临危闲暇有如此,览碑慷慨思横戈。
文天祥:为严将军头(指严颜),为嵇侍中血(指嵇绍)。
李贽:豪杰遇豪杰,可为至仇,亦可为至亲。盖两家气味原是一家,故分则他人,合则自己也.此翼德所以释严颜,而严颜并不惧翼德也。不比小人相与,外为至亲,内为至仇,合时原分,而分时何得再合也。此君子小人之辨,无不如此,亦不独张飞、严颜两人已也。
罗贯中: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日,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王夫之:黄权、王累、严颜、刘巴之欲拒先主也,智在一曲而不可谓智,忠在一曲而不可谓忠。
严颜死后葬于何处,三国历史文献无载。但至迟到宋朝,巴蜀地区先后出现了三座严颜坟墓:一在忠州(今重庆忠县),一在巴州(今四川巴中市),一在蓬州(今四川蓬安县或仪陇县)。
考“一人三墓”之历史文化成因,一是历史地名的混淆,二是地方主义的体现,三是表彰忠义的需要和推助。但三墓孰真孰伪,则无由考定。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严颜在刘备攻取成都,径取汉川中登场。擅使硬弓和大刀,有万夫莫敌之勇。据守巴郡,与张飞交战,后为张飞用计俘虏。张飞质问:“大将在这里,为什么投降,而敢率军拒敌?”颜宁死不屈,张飞壮而释之,引为上宾,严颜感概张飞的恩义而归降。
张飞问严颜入川的计策,严颜无以为报,但说出不需要任何刀弓就能夺取。因为雒城的所有关隘都是严颜所管,严颜为前军,张飞领军在后,每到一处都呼出投降,一路顺利无阻。
雒城之战时,黄忠与魏延正和吴兰与雷铜交战而不能分身,刘备惧怕,此时张飞与严颜赶制与张任交锋。张任不敌而退守城中。刘备疑惑为什么张飞能在崎岖的路上这么快来到,张飞导出老将军严颜,刘备感谢他而赠送他身上的黄金锁子甲。
接着几番周折把吴兰和雷铜在黄忠和魏延的反攻之下投降,吴懿也在赵云的生擒下在阵前投降。刘备领益州牧后,封严颜为前将军。严颜后随刘备攻打汉中,屡立战功。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由王文有、林中华分别饰演严颜;
2010年电视剧《三国》:李旭饰演严颜。
东汉末年,益州别驾张松以“过目不忘”的才智与“奇谋暗藏”的胆识,成为刘备夺取益州的关键推手。然而,这位本可改写三国格局的谋士,却因行事不密被兄长告发,最终命丧刘...
刘备 2025-09-26 刘禅称帝后,诸葛亮为何仍不还政:权力背后的责任与理想建兴元年(223年),刘备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17岁的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此时,蜀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南中叛乱四起,曹魏虎视眈眈,东吴联盟破裂。然而,作为托孤...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6 诸葛亮:刘备麾下的战略支柱与政权奠基者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刘备以“帝室之胄”自居,却长期辗转流亡,直至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真正开启从流亡军阀到一方霸主的蜕变。作为刘备集团的核心军师,诸葛亮不仅以《...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6 隆中十载:刘备三顾茅庐前,诸葛亮如何以隐士之身谋天下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第三次踏入隆中草庐时,诸葛亮正于案前整理《梁父吟》手稿。这位自号“卧龙”的隐士,在等待明主的前十年间,并未如传统隐士般闭门谢客,而是...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6 荀彧匡扶汉室却辅佐曹操:为何不选择刘备的深层逻辑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并起。荀彧作为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以“王佐之才”闻名天下,却最终选择辅佐曹操而非刘备。这一选择看似矛盾,实则蕴含着对时局、实力与理想的精...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6 长坂遗恨:刘备两女的悲剧命运与历史隐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中极具戏剧性的转折点。刘备为护十余万百姓南撤,被曹操五千虎豹骑追击得溃不成军。这场战役不仅让刘备“抛妻弃子”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6 借荆州:孙权的战略棋局与利益权衡三国鼎立前夕,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成为曹、孙、刘三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刘备以“借荆州”为名实际控制南郡、武陵、零陵等地,而孙权虽表面“出借”,实则...
孙权 刘备 2025-09-25 刘备前期的“困局”:并非昏招频出,而是时势与格局的双重桎梏在三国历史的叙事中,刘备的形象常被简化为“三顾茅庐”前的落魄诸侯与得诸葛亮后的雄主。这种对比虽凸显了诸葛亮的战略价值,却也掩盖了刘备早期创业的真实困境——他并非...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历史回响: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年龄背后的时代抉择公元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在27岁的诸葛亮与47岁的刘备之间展开。这场被后世称为“三顾茅庐”的相遇,不仅奠定了蜀汉政权三十八年的基业,更成为...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三国时期刘备早期为何会被各诸侯接纳?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的崛起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他出身寒微,早期仅以数千兵力辷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却屡屡获得礼遇,甚至被袁绍“出邺城二百里相迎”,刘表“...
袁绍 刘备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