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肃宗、代宗时大将。初以武举出身,玄宗天宝十三载,郭子仪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领大军东讨。从此,郭子仪成为肃、代两朝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

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叛将蔡希德攻破常山郡,擒杀常山太守颜杲卿。二月,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夺回常山郡,又南攻赵郡,取胜后回师。叛将史思明率几万人紧追,唐军走叛军也走,唐军停叛军也停,如影随形,伺机决战。唐军退到恒阳,郭子仪“坚壁自固,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贼人不及息。”《郭子仪传》)
几天后,他与李光弼商议说:“敌人已经懈怠,可以决战。”六月,郭子仪、李光弼率领仆固怀恩等大将在嘉山布阵,史思明率军来攻,被唐军打败。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下令郭子仪班师回灵武,图谋收复两京。
至德二载(757)九月,郭子仪率领蕃汉兵15万进取长安,当时唐朝请来4000回纥骑兵来助战,郭子仪慷慨有气度,与回纥主将叶护太子搞好关系,双方相得甚欢。到十月,两京收复。郭子仪入朝,肃宗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乾元元年(758)九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的安庆绪,肃宗认为郭、李两人都是元勋,不便互相统属,所以不设元帅,只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以监军。最后由于军无统帅,号令不一,各军都逗留不进,只郭子仪有所斩获。乾元二年(759)二月,史思明率军从魏州来援安庆绪,准备与唐军大战,“未及合战,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我师溃而南,贼军溃而北,委弃兵仗辎重,累积于路。诸军各还本镇。”(《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宦官鱼朝恩妒忌郭子仪有大功,趁机在肃宗面前说郭子仪的坏话,肃宗便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罢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回长安闲住。
上元二年(761)二月,李光弼兵败邙山,河阳失守。三年(762)二月,河中镇士兵哗变,杀主帅李国贞。形势对于最终平定叛乱很不利,朝廷无奈,又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节度使兼兴平定国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郭子仪到任后,恩威并施,很快安定了局势。这年四月,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得宠,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又向代宗进谗言,罢了郭子仪的副元帅,充任巡视肃宗丧葬事宜的肃宗山陵使。这样,郭子仪上任不到两个月,又失去了兵权。
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陷泾州,又深入京畿,劫掠奉天、武功两县,接着渡过渭水南进,直逼京师。危急时刻,代宗又起用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郭子仪自从邺城之败被罢免兵权以后,身边已没有军队,现在仓促出征,只有20名骑兵跟随,显然无法作战。等到了咸阳,吐蕃军队已经渡过渭水,代宗闻讯,东逃陕州,长安失陷。郭子仪也只得从京城南下,沿路收集散兵,来到商州。“招辑亡逸,其军渐振”。
郭子仪派将军张知节、长孙全绪等率兵万人北上,扎营于韩公堆,长孙全绪又派王甫潜入长安城,联络少年豪侠作为内应,一天,“齐击鼓于朱雀街,蕃军惶骇而去。”(《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郭子仪率大军随后赶到,终于收复了长安。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
李亨 唐肃 2025-09-15 白虎星三世轮回:罗成转世背后的隋唐英雄宿命论在隋唐演义的民间叙事中,白虎星转世的故事如同一根贯穿时空的银线,将罗成、薛仁贵、郭子仪三位名将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传说不仅承载着古代民众对英雄轮回的浪漫想象,更...
郭子仪 2025-09-05 李嗣业与郭子仪:盛唐双璧的军事传奇与历史定位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李嗣业与郭子仪两位名将如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陌刀阵破敌的勇猛闻名,后者以统筹全局的智略著称。若以军事才能为标尺,二人恰似利刃与权杖的完美互补...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拜寿:忠孝两全与家族兴衰的千年叙事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汾阳王府内张灯结彩,七子八婿身着绯紫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齐聚中堂为郭子仪祝寿。这场盛况被《旧唐书》记载为“笏床重叠”的奇观,后演变为...
郭子仪 2025-08-19 刘穆之:未入武庙的南朝“萧何”,何以成为历史坐标中的关键支点?在中国古代军事荣誉体系中,武庙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确立以来,始终是历代名将的最高精神殿堂。从最初的姜太公居中、张良配享,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形...
唐肃 萧何 2025-08-07 郭子仪八子结局考:盛世功臣家族的兴衰镜像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智慧,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再造大唐。其家族因军功显赫,形成“八子八女皆显贵”的盛况。然而,随着时代...
郭子仪 2025-08-05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