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自身能力的强弱,而是人格魅力是否够足,这样才能得到拥簇,让大家信服你。那刘邦的人格魅力是有多大呢?我们从以下两件事中就能看出。刘邦击败强大的项羽可不是凭借运气好,他的确有比项羽更出色的地方,这也是刘邦最大的武器。
公元前204年夏,刘邦在荥阳“与项羽相距岁余”间,因粮食补给线屡遭项羽切断,致使荥阳城内“汉军乏食”,自己深陷重围,朝不保夕。刘邦无奈“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羽在范增提醒下,一口回绝。刘邦最终“乃用陈平之计”,忍痛拿出“金四万斤”专款,交予陈平用于施展离间计,成功除去项羽的智囊范增。
汉军被楚军包围得水泄不通,城内弹尽粮绝,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纪信献计:“大王,全军覆没,危在眼前。臣斗胆请求假扮大王开东门出降,以分散楚军注意力。大王趁乱迅速从侧门撤离荥阳!”
刘邦深知,纪信自愿走上一条不归路,只能含泪应承。项羽收到汉军的降书信以为真,答应接受汉王投降。
汉军半夜打开东门,派出两千女子身披铠甲假扮士卒出城诱敌。楚军果然中计,“四面击之。”纪信趁机“乃乘王驾,诈为汉王”,一路高喊:“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听说刘邦出降,兴高采烈“皆呼万岁!”围困南北西城门的楚军闻讯,全部跑到东城看热闹。刘邦趁此良机,率陈平等“数十骑从城西门出”,终于逃出虎口。
项王近距离认出纪信是假刘邦后,强按怒火问:“汉王安在?”纪信哈哈一笑,视死如归:“汉王已出矣!”项王恼羞成怒,“烧杀纪信。”
纪信“身焚孤城之下,功济庙堂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邦建汉后,特建“忠佑庙”祭祀纪信,高度评价他:“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韩信出身贫寒,既无能入官府为吏,更无法经商自足。经历胯下之辱后,更是臭名远扬。他先投奔项梁,毫无建树,后被项羽任命为贴身侍卫。他多次披肝沥胆为项羽献奇计,均被刚愎自用的项羽置若罔闻。鸿门宴上,在军帐外执勤的韩信折服于刘邦潜龙隐忍的特质,于是毅然“亡楚归汉”。
经夏侯婴和萧何力谏,刘邦终于下决心拜韩信为将,并郑重其事地“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以隆重仪式任命韩信为统领全军的大将。韩信终于等到人生的高光时刻,肩负起兴汉灭楚重任,吹响与项羽逐鹿天下的进军号。
韩信率部平定三秦后,审时度势,大胆提出对楚军实施战略包围的构想:“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刘邦对拨出三万精兵归属韩信东进,开辟敌后新战场。
在刘邦无条件信任和强有力支持下,韩信如鱼得水畅游于战争海洋中,“涉西河,虏魏王,禽(擒)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凭借盖世奇功,终于登上封王的人生高峰。
韩信被封齐王后,已经具备“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的影响力。武涉奉项羽令游说韩信,建议他在“反汉与楚连和”与“参分天下王之”之间做出选择。
韩信断然回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是汉王使我获得尊重,提供了人生大舞台,才有了我的今天!我纵容是死也不会改变主意!”
谋士蒯通以韩信已经走到功高震主的悬崖边为由,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劝谏韩信,必须充分利用“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条件,“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韩信的回答如出一辙:“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向)利倍(背)义乎!”
蒯通继续历数前朝忠臣良将被兔死狗烹的悲惨命运,力证“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的真理,警告韩信:“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您)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虽听出一身冷汗,但依然“犹豫不忍倍(背)汉”。
其后,韩信忠心耿耿追随刘邦设下十面埋伏消灭项羽。“项羽已破”,韩信就被刘邦迫不及待褫夺兵权,并被徙为楚王,继而又以谋反嫌疑被捕,降为淮阴侯,最终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害于长乐宫钟室。
纪信甘赴死,韩信拒三分。刘邦的人格魅力究竟有多大,能使他们死心塌地至死效忠?
刘邦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永远只爱自己。他竟然为逃命几次将亲生儿女踹下马车,更无视妻子与老父沦为项羽人质;作为汉王,他“慢而侮人,骂詈诸侯髃(yú)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他还特别讨厌儒生,“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他曾先后以极不礼貌的“倨床使两女子洗足”和“踞床洗”方式接见儒士郦食其与淮南王英布,痛骂“时时前说称诗书”的陆贾……简言之,刘邦在创业过程中,可谓声名狼藉、劣迹斑斑。
可是,这些槽点并不妨碍刘邦“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遂成帝业。”
刘邦成功的秘诀,在于“仁而爱人”。
他先采纳韩信建议,采取与项羽针锋相对的封赏方针:放手使用天下武勇之士,“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开国功臣高起与王陵当面赞刘邦虽“慢而侮人”,但“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刘邦同意这一说法,但自我总结成功原因更在于从谏如流和善于驾驭使用“汉初三杰”等人才。
但是,刘邦舍得封赏、从谏如流、驾驭人才,尚不足以诠释纪信和韩信为何对他忠诚如此。
我认为:刘邦发自内心尊重人才,才是使他俩死心塌地效忠的心理动因。
纪信是在跑步护送刘邦从鸿门宴脱险的四名部将中,唯一名不见经传者(一说其先为秦县令,后追随刘邦)。樊哙与夏侯婴是刘邦的老部下兼心腹,靳强是率千余骑兵归顺沛公的楚国贵族后裔,都有特殊贡献及独特价值。而纪信既无显赫战功,更缺文韬武略,唯一优势就是与“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的刘邦外形极似。这个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正是纪信的雄厚资本:关键时刻可以李代桃僵做替身!
因此,鸿门宴和荥阳这两个决定刘邦生死之地,都出现纪信的身影,绝非偶然。刘邦不会言明请纪信做替身,纪信更不可能主动申请,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秘密。纪信认识刘邦之日起,就已经注定只能落得类似荥阳城外的结局。所以,纪信献计,自分必死,不图封赏,只为感恩图报:以生命为代价,回报刘邦对其人格与价值一如既往的尊重。
韩信何尝不懂“项羽今天灭亡,自己明天就得中枪”的唇亡齿寒之理,更深谙“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兔死狗烹”等历史教训。但是,项羽死盯他的屈辱史,视其为草芥。刘邦看中他出类拔萃的帅才,视之为拱璧。韩信从落荒而逃的逃兵变身兴汉灭楚的大将军,再到放开手脚为刘邦打江山,都源自刘邦对其人格与能力的最大尊重。
管理者和领导者,唯有学习刘邦发自肺腑地尊重和使用人才,使人才切实感受到尊重与支持,方能上下一心,推动事业和单位蒸蒸日上。否则,想要同舟共济,无异痴人说梦!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