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不是慈禧一死清朝就立马亡了,而是慈禧一死就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慈禧虽一介女流,但是在清末的政坛上绝对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从1861年到1908年,是整个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统治的时间只少于康乾两帝,是实实在在的无冕女王。
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她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所以她并没有篡夺皇位自己做皇帝,并且在一些礼数上也遵循皇帝为尊,她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挑战皇权,只是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候,必须要经由她的同意和批准才能经办,所以说,她是清王朝末期的实际掌权者,但是这一切都是她利用皇帝年幼才促成自己掌权,而随着时间的沉淀,当皇帝年纪大了,慈禧的根系已经很深,所以就造成了慈禧独大的局面。
所以,有人认为慈禧可以和武则天相比,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慈禧和武则天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慈禧跟汉高祖刘邦的吕后都无法媲美,姑且可以称慈禧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女主”吧。
慈禧掌权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剧情,如果将其拍成电视剧,想必一定能吸粉无数。
咸丰临死之前做了三件事:
1.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1.2、任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也就是顾命大臣,我们可以理解为等同当清朝顺治任命“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辅政康熙一样。
1.3、授予慈安“御赏”印章一枚,授予载淳“同道堂”印章一枚,但是载淳年幼,印章由慈禧代管,这两枚印章有什么用呢?就是相互制约,当顾命八大臣拟旨后,必须要有两宫太后分别加盖两大印章方可生效。
本来,咸丰的安排是很妥当的,让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从而精诚合作,但是慈禧并不愿意这样,一个有着政治野心的女人怎么可能听命于“八大臣”呢?于是在同治继位后,她要求“垂帘听政”,可这遭到了八大臣的强烈反对,于是慈禧就鼓动慈安联合恭亲王奕䜣扳倒八大臣。
于是在咸丰皇帝灵柩从热河移驾回京的时候,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同治提前四天到了紫禁城,并且马上召见恭亲王,组织政变,并事先安排醇郡王奕譞在承德先将谕旨起草好,然后通过手段给奕譞安排了一个正黄旗汉军都统,并任京城步军统领,这下奕譞就掌握了京城的卫戍大权,在发动政变时候有了军事依靠。
这道谕旨列举了八大臣的罪过,慈禧等人将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百姓受扰,皇上北巡以及圆明园被毁等事全都扣在了这八人头上,由于慈禧牢固掌握着京城的兵权,这八大臣只得束手就擒,此次政变慈禧成功夺权,进入了满清的统治核心,史称“辛酉政变”。从此她和慈安两人开始了“垂帘听政”。
这个奕譞还得再介绍一下,他是慈禧的亲妹夫,自同治之后清朝的后两位皇帝,全出自奕譞家族,光绪帝是奕譞的二子同慈禧妹妹所生,而宣统帝溥仪则是奕譞的第五子侧福晋刘佳氏所生载沣之子。
处理完了八大臣,慈禧和慈安掌握了大权,但是此时慈禧依然不是一家独大,因为恭亲王奕䜣和慈安联合在了一起制约着慈禧,而他们联合诛杀慈禧的宠监安德海就是最好的证明。
慈禧这一阶段就是要铲除自己执政的最大障碍,恭亲王和慈安,但是这事操作起来不容易,因为按照传统的嫡庶之分,慈禧的名分别看也是太后,但是排名要在慈安之后,并且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曾经留给慈安一份单独的密诏,这个密诏内容就是如果慈禧胆敢僭越皇权,就要慈安拿出密诏来以祖宗之法来惩罚慈禧。
这份密诏,慈安曾经给慈禧看过,所以慈禧非常忌惮,恨不得赶紧拔掉慈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可是慈安有奕䜣的辅助,慈禧想动手也并非易事,所以,慈禧便动了脑筋,既然慈安动不了,那就先将其左膀右臂的恭亲王奕䜣拿下,终于,机会来了,中法战争爆发,慈禧假公事以泄私愤以奕䜣办事不利的理由将其罢免,并且将军机处重构。
再拿下了奕䜣不久后,慈安太后突然暴毙(野史传闻是慈禧给慈安的汤里下了剧毒),这下慈禧最后的障碍终于扫清了,她可以高枕无忧的坐享大清王朝的江山了。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清政府对地方是有绝对控制权的,但是随着战事的爆发,原有的绿营兵和八旗将士都已经无法勘当大任,等同于虚设,为了镇压起义,清政府只得听任各地督抚就地筹饷,以私募乡勇作为主要军事力量,而在此时,很多地主阶级的武装开始发展起来,并自成一派,比如淮军、湘军等,这些武装只听任自己的上级,而不知朝廷,当起义镇压之后,这种格局也没有改变,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后来清政府又开始编练新军,而这些新军也是只听从自己的长官之命,而眼中没有朝廷,举个简单的事例,庚子年“八国联军”后,慈禧西逃,在外边避祸一年回到了京城,沿途的官员都跪地迎接,而袁世凯也派出了自己的新军去迎接太后,可是却在当时出了个乱子,这支新军的长官是段祺瑞,他见到慈禧的銮驾之后,没有行跪拜礼,而是以军礼相对,这就令当时的满清权贵极为不满,他们认为段祺瑞是大逆不道,要枭首示众,但是即便如此,段祺瑞依然没有行跪拜礼,并且为此和慈禧的随行大臣争得面红耳赤,丝毫不让,而慈禧却并没有发怒,反而说道:“八旗和绿营确实很能跪,可打仗行吗?不跪就不跪,能打仗就行。”
可见,慈禧在经历了“庚子一难”之后,深深地知道了组建新军的重要性,并且她也明白了此时的清朝廷已经对地方势力没有了绝对的控制权,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她还是选择了和他们相安无事吧。
其实清朝的颓势早在中法联军破北京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当年咸丰连发诏书给曾国藩,让其率军勤王,可曾国藩最终也没去,这事要放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国藩这项上人头恐怕就保不住了。
而慈禧在位之时,各督抚对其还能有三分薄面,但当她死后,这最后的面子也都不复存在了,而载沣等新贵上台后,依然加强中央的集权,这就触犯了早已自成一派的地方势力不满,最终当武昌起义爆发后,很多省份都宣布独立,而并没有出现勤王等事情的发生,就更加证明,清朝地方和皇家的离心离德。
当然,对地方政府的失控是清亡的主要原因,但是也并不是唯一原因,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向末路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慈禧作为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尤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的存在和一些错误的执政方针以及奢靡腐化的生活的确为清王朝的灭亡提供了加速器。
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干预政治的行为几乎伴随了她大半生的时间,她曾经短暂的归政给自己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谁知同治命短,慈禧不得不再度走上前台,虽然光绪皇帝在位30多年,但是实际上他只是慈禧的一个政治傀儡而已。
而慈禧最擅长的就是驭人之术,她掌权时期,无论满汉大臣皆对她俯首帖耳,无论是曾国藩亦或是后来的袁世凯,不得不说虽然她治国没啥本事,但是玩权术却是一流的。
慈禧最关心的不是国家的发展,而是皇位的统治,所以这在本质上与历史的发展是倒行逆施的,也正因此清末的改革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清王室唯一的一位有才能的亲王奕䜣还被她拿下了,所以在他死后,清王室更不会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出现,所以清朝走向了灭亡这就是大势所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