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
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以素少学问来弹劾包拯。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包拯“没有学问”甚至是“不学无术”,是被民间完全神话的人物,甚至还有人以此引申出包括欧阳修在内的当时的著名士大夫都看不起包拯等等。
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一个耕读之家。从族谱可知是楚国忠臣申包胥第三十五代孙。父亲包令仪是进士出身。官至虞部员外郎,晚年致仕移家合肥城内居住。包拯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因父母年迈,包拯不忍离父母太远,于是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直到他的父母相继过世,包拯守孝满后,直到景佑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当时,时任宰相的吕夷简听说了包拯的事迹,知道他舍仕途而行孝道,侍奉父母10年,直到父母相继过世后才重新出来做官,早就想见见这位大孝子了。刚好包拯进京接受任命,住的地方靠近吕夷简的官邸,他以为按照官场惯例,包拯应该会来拜见他以寻求他的认可和关照。谁知包拯过相府而不入,接过任命就直接上任去了。
包拯在地方任上,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更是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后入京任监察御史,更是立朝刚毅,不畏权贵,多次弹劾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最后弹劾都达到了目的。因为孤直的包拯不达目的不罢手,弹劾一个人可多达7次,直到皇帝将其人罢官为止。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宋史》
后来暂代理开封府时,包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大开正门,设鸣冤鼓。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于是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以前告状的人,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由于告状的人不能直接面见官员,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革除此弊,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更是将他奉为神明崇拜。
北宋仁宗朝(1022-10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期,其间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臣,而章得象作为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以“清忠无所附”的品格成为这...
赵祯下一任皇帝 欧阳修 2025-08-21 苏门四学士为何冠以“苏门”之名:文学传承与学派认同的双重密码北宋文坛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是继欧阳修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群体之一。这一称谓不仅是对四人文学成就的肯定,更蕴含着复杂的文化逻辑与历史...
欧阳修 2025-08-08 扬州人为何鲜知李庭芝:被遗忘的抗元名将与城市记忆的断裂在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史可法、欧阳修等历史人物几乎家喻户晓,但同为南宋末年坚守扬州的抗元名将,李庭芝的名字却显得格外陌生。这位曾以“奉诏守城,未闻以诏谕...
史可法 欧阳修 2025-07-25 欧阳询之子非欧阳修:跨越四百年的文化断层与家族脉络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欧阳询与欧阳修均以“欧阳”为姓,且同为文化巨擘,但二者实则相隔四百余年,分属不同家族支脉。本文将从家族世系、生平轨迹与历史贡献三个维度,还原...
欧阳修 2025-04-28 欧阳修年轻时期的奋斗与成长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生于公元1007年,是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一生充...
欧阳修 2025-02-20 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凭据探析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被后世铭记。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在中学课本上的名气不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响亮,但...
苏轼 欧阳修 2025-02-13 欧阳修绯闻风波:与吴春燕关系的真相探究在北宋文坛,欧阳修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政治地位著称,然而,他的私生活却多次被绯闻所困扰,其中最为轰动的莫过于与吴春燕的传闻。一、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与政治地位欧阳修...
欧阳修 春燕 2025-02-08 欧阳修对包拯的“低”评价:客观真实还是误解?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包拯以其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形象,成为了后世清官的楷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同为北宋名臣的欧阳修,在对包拯的评价上却似乎显得并不那么“高”。...
欧阳修 2025-02-05 韩琦之才:欧阳修亦自叹不如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韩琦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典范。连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都曾感叹道:“累百欧阳修,何敢望韩公。”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欧阳...
欧阳修 2025-02-03 欧阳修与艳词:一段文学史上的争议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诗文成就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关于他是否写过艳词这一问题,却在文学界引发了长期的争...
欧阳修 2025-01-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