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孙殿英挖了清东陵之后,溥仪在天津张园为乾隆和慈禧摆设了灵堂,每天进行三次祭拜。溥仪当时便在心中暗暗发誓:“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溥仪又想起溥伟到天津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有溥伟在,大清就一定不会亡!”于是,溥仪又发了另一个誓言:“有我在,大清就不会亡!”
溥仪在1912年逊位的时候,只是一个6岁稚童,当然不知道逊位对于他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溥仪从1908年即位为帝到1912年逊位,才当了3年的皇帝,那时候的他根本体会不到当皇帝的滋味。
可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帝王教育”之后,经过了1917年的复辟和1924年的被驱逐之后,他也懂了。他原本是坐拥江山的皇帝,可到头来却成为了随便一个军阀就能揉捏的逊帝,这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尤其是在1924年被赶出皇宫之后,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别说宰执天下了,哪怕是他自己的命运,他也无法掌控。是生是死,全看他人脸色。
溥仪在1924年被赶出皇宫之后,先是在醇亲王府北府躲了一阵,后来还是觉得不够安全,于是又躲进了日本公使馆。即便如此,溥仪还是心有不安。于是到了1925年2月的时候,溥仪再一次拖家带口逃出了京城,一路飞奔到了天津。还未被赶出皇宫之前,那些遗老遗少们就不停地在给他灌输复辟的思想。
1924年被赶出了皇宫之后,溥仪的心中难免就会生出愤恨之意,这时候他想要复辟的想法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到了1928年发生了孙殿英挖陵事件之后,他发现自己除了愤怒之外,根本无济于事,此时的他更是对复辟产生了执念。没有权力,他的愤怒在别人看来就只是笑话。没有权力,他的生死也会永远掌控在别人手上。所以,他对于复辟之事也更加坚定。
溥仪晚年回忆此事的时候,也毫不掩饰地坦诚:“我的复辟、复仇的思想,这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既然想要复辟,那就必须得有力量。然而,此时的溥仪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可言。
曾经被遗老遗少视为对清朝最有感情和最忠心,又手握兵权的张勋在1917年弄了一出闹剧之后,在1923年病逝了。曾经被视为除了张勋之外,对清朝最有感情,也最有权力的张作霖在1928年的时候也意外身亡了。实际上,溥仪在1925年到了天津之后,最想拉拢的就是张作霖。
尤其是张作霖亲自派人去邀请溥仪出租界一见之后,溥仪曾经一度将复辟的希望都压在了张作霖身上。只可惜,张作霖从未有过和张勋一样的想法。但不论怎样,张作霖在世的时候,溥仪仍然将不少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可是张作霖在1928年意外身亡之后,溥仪的这个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张作霖是最后一个拥有权力并且对清朝拥有一定感情的人,他一死,溥仪还能指望得了谁?这么说吧,当时根本就不可能会有军阀主动支持溥仪复辟。然而,溥仪复辟之心却愈加炽烈。
溥仪为了达到复辟的目的,既然不可能再继续指望国内军阀了,那他就只能指望外部势力。至于究竟选择哪个外部势力作为自己的靠山,其实并不取决于溥仪自己,而是取决于当时的局势。或者说,溥仪并没有选择外部势力的权力,而是外部势力在选择他。哪个外部势力最强,又有通过溥仪控制一方的想法,那么这个外部势力就会选择借用他的旗号。
时间到了1931年之后,日本悍然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而侵占了我东三省近80万平方公里膏腴之地。日本乃是侵略者,他们若是直接侵占的话,必然会引起我东三省数千万百姓的仇恨和反对。于是,日本选择了借用溥仪的旗号。
东三省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打着溥仪的旗号在东三省之地进行统治,可以大大降低日本的阻力。而溥仪呢?溥仪此时正在为无法复辟而苦闷发愁,这时候日本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自然也是甘之如饴。于是,日本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投靠日本。
溥仪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天真,那就是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达到他复辟的目的。他肯定也知道这是在与虎谋皮,但他当时除了这个机会之外,根本不可能再有别的机会了。所以,即便明知是与虎谋皮,他也愿意一试。只可惜,日本从来就只是想要借助他的旗号而已,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给他真正的权力。
溥仪想要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也同样遭到了日本人的警告和瓦解。他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的小动作,根本就逃不过日本人的眼睛。溥仪从答应去东三省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注定了只能成为别人手里的傀儡。他想要废了婉容?日本不答应,他就只能作罢。他想要再纳一个妃子?那也只能由日本人帮他选。溥仪几乎没有一点权力,只是一个可怜又可悲的提线木偶而已,始终只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在清代“刘罗锅”刘墉的家族传说中,其父刘统勋“为正国法而杀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位乾隆朝首席军机大臣,在正史中以“清介持躬,精明果决”著称,却在民间叙事里被赋...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6-27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最后的汗王与成吉思汗的黄金血脉在18世纪中叶的伏尔加河畔,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震撼了世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十七万部众,用血肉之躯突破沙俄围追堵截,最终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乾隆传位嘉庆:权力平稳过渡与王朝延续的考量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禅位于他,改元嘉庆。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乾隆在综合考量个人健康、政治稳定以及王朝未来...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6-25 平定准噶尔:一场持续七十年的血色征服与人口灭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平定准噶尔之战堪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边疆战争之一。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的炮火轰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4 乾隆不立永璇:皇八子失宠背后的立储密码乾隆三十八年冬,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储,将颙琰之名写入传位诏书。这场关乎大清国运的抉择中,皇八子永璇彻底失去继位可能。作为乾隆早期成年的皇子,永璇为何在储位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24 永璂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帝第十二子,生母为继后那拉氏,其人生轨迹与皇位继承的擦肩而过,是清朝皇室权力博弈、个人资质、家族变故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嫡子身份的虚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6 乾隆南巡:六次下江南的时间密码与帝国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乾隆皇帝的南巡堪称一场持续三十年的行为艺术。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四十九年(1784年),这位六旬老人六次巡幸江南,每次历时均在四至五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3 乾隆与叶卡捷琳娜:18世纪东西方帝王的时空错位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两位同时代的帝王——清朝乾隆帝与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各自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他们的在位时间高度重合(乾隆1735-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清朝甘肃冒赈案:百余官员血染刑场,乾隆朝最大贪腐案的震慑与反思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一场以赈灾之名、行贪腐之实的惊天大案震惊朝野。甘肃冒赈案不仅创下乾隆一朝单案诛杀官员最多的纪录,更暴露出清朝官僚体系系统性腐败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史迹消亡之谜在清朝后妃群体中,乾隆帝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电视剧《如懿传》原型)的命运堪称最离奇的存在。她生前贵为中宫之主,死后却遭遇史籍删削、画像销毁、神牌不设的极端待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