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怎么看出马谡不堪大用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死前,他把诸葛亮叫到身边,举国托付,甚至说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诸葛亮听后泪流满面,表示自己将竭尽全力,以死相报。
有人说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然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却不这么认为,他称“刘备托孤”为“古今之盛轨”。
君臣相知一场,刘备深知诸葛亮的缺点,所以再三嘱咐诸葛亮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马谡到底做错了什么,能让刘备觉得他不堪大用呢?
刘备曾对马谡寄予厚望
马谡,字幼常,出身荆州士族,兄弟五人,皆有才名。马家五兄弟,是按照伯、仲、叔、季、幼的顺序排列的。马谡排行最小,故称幼常,四位哥哥分别是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马季常。
由于某些原因,马谡的大哥二哥三哥都未能出仕,四哥马良(字季常)是诸葛亮的好友,经常称诸葛亮为“兄长”。民间谚语曰“马家五常,白眉最良”,很显然,马家虽然都才气过人,但最有才华的还是马良。
刘琦病死后,刘备自任荆州牧,并在诸葛亮的推荐下征召马良为从事。马良做事稳健可靠,外交能力出色,曾辅助关羽守卫荆州。刘备占领西川后,身边缺少人才,马良被从荆州调来担任左将军掾,成为刘备的实际助手。
夷陵之战时,马良被刘备派去招纳安抚五溪蛮各部,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五溪蛮首领接受了朝廷的封号,并出兵策应,然而刘备败得太快,根本没等到蛮兵的支援,马良也在混战中丧生,年仅36岁。
马谡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刘备入川,刘备为了历练他,曾让他担任绵竹令、成都令等职。
两兄弟都曾担任刘备的幕僚,刘备也都对2人予以重任。从这里我们看出,马谡还没表现出反常,或者说还没什么黑点让刘备说出“不堪大用”的话来。成都令相当于首都市长,更能说明刘备对马谡的重视程度。
所以说,刘备也曾对马谡寄予厚望。那为什么刘备后来对马谡的态度180度大转弯,反而说他不堪大用了呢?
刘备为何说马谡不堪大用
转折点在一件事儿上。
公元222年,刘备夷陵大败后,退到白帝城。得知刘备兵败病重的消息,曾经归顺的少数民族地区蠢蠢欲动,在这种危险的时候,马谡被任命为越嶲太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马谡其实并不笨,但关键是他的聪明总是用在小地方。成都令是个肥差,他不愿放弃,相对的,越嶲太守虽然职位上比较高,但却有很大的风险,毕竟属于偏远地区,还随时会面对蛮王的叛变。于是马谡磨磨唧唧不肯上任。
刘备虽然在病床上,但是心里并不糊涂。马谡你小子,平时说得很漂亮,国家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怂了。
和办事可靠的马良相比,马谡这个弟弟确实是有点不太靠谱。
刘备死后,越嶲果然发生了叛乱,越嶲的蛮王高定杀死了越嶲太守。诸葛亮在稳定了成都的局势后,出兵平叛南中,此时身为参军的马谡,因为“怂”,压根就没去。
资治通鉴: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
这就很尴尬了,马谡献了“攻心计”,但是人又没去,人虽然没去,但是至少送行了,说他没功也不行。
从这里,我们可以断定,马谡就是如刘备所说“言过其实”的人,嘴上说一套,但让他落实的时候,他却落实不了。漂亮话谁都会说,关键做起来难。“攻心计”是属于难度系数极高的计,恐怕也就诸葛亮这样的人能落实好了,换第二个人都难。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丑陋的嘴脸彻底暴露出来了。他上不听领导诸葛亮的部署,下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街亭丢失,如果诸葛亮撤退晚一点,蜀汉军队就可能全军覆没。
如马谡战死沙场,还有人敬他是条汉子,没丢马家人的脸,再不行他负荆请罪,诸葛亮念及旧情也未必杀他,关键是他丢了街亭还畏罪潜逃藏起来了,为此还连累了向朗。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三国志向朗传》
这种人,诸葛亮不杀他杀谁?
事实证明,刘备戎马半生,几经沉浮,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诸葛亮是一介书生,人生阅历远没有刘备那么丰富,接触的人也不够多,看人方面还是要稍逊一筹的。
马谡这种人,刘备早就定了调子,不可大用,但并不是说不可用,所以,最适合他的职位,就是当个幕僚,磨磨嘴皮子,诸葛亮让他领兵打仗,确实是用人失误。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