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朝臣都倒向了李世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皇帝即位都是嫡长子,可是在唐朝建立第二个皇帝却不是的,李世民通过宣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逼父亲将皇位让给他。那为什么当时所有的朝臣一面偏倒李世民,而不是当今皇帝李渊了呢?
对于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就知道,李世民虽然杀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他的父亲李渊依然在皇位之上,如果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只需要一道圣旨。要知道李渊能够击败隋朝的杨广本身实力就不可小觑,在加上身边有诸多的谋士处置一个李世民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是为何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在整个大唐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呢?
经过对一些史料的分析,大概有一下三点原因:
我们都只知道当初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犹豫不决,要不是李世民最后给他下定决心,估计唐朝都不可能建立起来。后来唐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是李世民多次带兵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塔等人,这才保证了大唐江山的长治久安。在这两个条件的作用下,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连李渊都不可代替,所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并没有将领愿意出兵相助他。
在古代这个年纪大约也就过几年就该死了。能够占据朝廷高位的人哪一个不是老奸巨猾的,一颗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颗是垂死挣扎的老人,只要是一个聪明人无疑都会选择前者。况且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去世之后,李渊的儿子就只有李世民自己了,那么皇位不传给他传给谁呢?这个时候如果不站在李世民这一方,那么以后的日子估计就不好过了。
皇宫是一个国家的中枢机构,谁能够掌控这个地方,那么谁就可以号令天下,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派兵封锁了皇宫,换句话说任何人已经和李渊接触不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心人想要帮助他也是无从下手的,此时最能帮助他的刘文静也被他杀了。况且李世民在当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天策府,也就是说手里面是有军权的,在这个敏感时刻谁要是敢露出一点敌意无疑就是死路一条。
话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何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没有人帮助李渊了,不是不想帮忙而是李世民的权利太大了。由此也可以推断,李建成在玄武门设计想要杀死李世民的事情估计也是李世民自己给编写的,因为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即使李建成什么都不做,皇帝之位也必然是他的,为何又要犯傻去杀死李世民呢?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李渊年事已高,必须要立储君。剩下的孩子中,李世民是最合适的,年纪正好,能力也出色。况且李世民既然有胆子发动玄武门之变,说明他在朝野中的势力不小,杀不得。兄弟李世民都下得去手,父亲又怎么样。诸多考虑过后,为了江山,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李渊决定还是让位于李世民。李渊让位之后,李世民还算知道适可而止,给李渊面子。他在东宫批阅奏折面见朝臣,李渊还在太极宫住着。
几年之后,李渊搬到了大安宫,一般不出来见人,什么也不管,就只是偶尔参加参加李世民举办的宴会啥的。地理位置的因素使得大安宫的夏天十分炎热,李世民去避暑李渊也不去。直到“定襄会战”那一次,李靖洗刷了大唐的耻辱,举国上下都十分开心。李世民在宫中设庆功宴,这次李渊出席了,他可能是看到了儿子的励精图治,看到了大唐的贞观盛世,他想感受一下普天同庆。于是在宴会上,李渊不顾自己的身份,也不管丢人不丢人,拿起了琵琶亲自为众人弹奏,开心的手舞足蹈。李世民应该很久没见父亲这么开心了,他也激动地站起来献上舞蹈。
贞观八年,李世民开始为李渊修建避暑之地——大明宫。可惜大明宫还没建完,李渊就在次年因病去世了。李渊临终前留下遗诏,吩咐自己的后事一切从简就好。没想到李世民真的简简单单地就把李渊给葬了。修建李渊的陵寝用时前后不到四个月,而且是以土为陵。别的皇帝的陵寝少说都修几年,用的材料一般都是木头、石头、砖。李渊的相比较而言真的是很简单了。
我想“玄武门之变”对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来说,心里都不好受。李渊失去的是至亲骨肉和皇位,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互相残杀,做父亲的心一定很痛吧。李世民得到了皇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他手刃自己的亲兄弟,因此与父亲之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隔阂。
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一次夺权的政变,因为李世民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因此谁也帮不了李渊,更帮不了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为何朝廷重臣不支持李渊,原因李世民太强大,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徐慧历史原型:唐太宗贤妃徐惠的传奇人生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徐慧这一角色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这一角色并非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9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玄武门余烬:李建成血脉的存续与湮灭之谜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的箭矢穿透太子李建成的胸膛,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不仅终结了兄弟情谊,更将李建成一脉推向灭顶之灾。然而,关于这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09 封德彝结局:从权谋巅峰到历史审判的跌宕人生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唐朝尚书右仆射封德彝突发恶疾。唐太宗李世民亲命御辇将其送归府邸,并罢朝三日以示哀悼。这位以“官场不倒翁”著称的权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7 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案:一场改变唐代政局的冤案长孙无忌,唐太宗李世民的股肱之臣、唐高宗李治的舅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却在唐高宗显庆年间因“带刀入宫”的罪名被诬陷谋反,最终自缢而亡。这一案件不仅是唐代宫廷...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