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驸马”一词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就设有驸马都尉,历史上比较出名的驸马都尉有曹操养子何宴、常山公主丈夫王济等。驸马的含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在古代是专指帝王的女婿。能成为驸马,就等于和皇帝成了亲戚关系,多数人会把这当成是一种荣誉,不过驸马的地位实际上要比公主低不少。今天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驸马”的起源,还有历史上同驸马有关的故事,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
据野史载,驸马一词是从秦始皇那时起“孕育”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经常出巡,队伍前呼后拥,声势浩大。有一次车队经过博浪沙(今河南原阳),被一个远远飞来的大铁锥袭击,幸好只是击中随行那辆副车,但也把秦始皇大大地吓了一跳。
吃一堑长一智哦,在以后的出巡中,秦始皇就经常变换车辆,并且还安排一些副车随行,设一个替身来掩人耳目。前行后效嘛,历代皇帝出巡时,都仿效秦始皇的做法。秦始皇是否安排自己的女婿作为替身无从考证,但后来历代皇帝大都选择自己的女婿来充当这角色。
究其原因,一是不会损害皇帝的威仪和尊严,毕竟是皇族里的人嘛。二是万一发生意外,女婿毕竟是外姓,不会在政权中引起大的风波。倘若是一个皇子、特别是太子出现了意外,那后果是难以估量的。皇帝的女婿担任替身坐在副车上,跟随皇帝出巡各地,老百姓就称皇帝的女婿为驸马,这种称谓历代沿袭下来。
驸马虽然攀上了皇亲,但无法摆脱“替身”的命运,其地位比自己的公主老婆要矮一大截。公主下嫁时,皇帝老爸要为公主女儿建一套新宅第(或者拆建女婿家旧住宅),陪嫁大量的财物,还要拨不少仆人随行。这些一律属于公主所有,听从公主安排。
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脾性好的真格是寥若晨星,一般来说都是颐指气使的主!驸马“只有席坐没有话说”,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说多窝囊就有多窝囊。在外面呢?驸马也不能大展拳脚,历史上担任过重要官职的驸马屈指可数,在仕途上也并不顺利,因为按照惯例,驸马一般只能担任虚职。明代以前,有名望的文臣武将及他们的儿子打心眼里是不愿意主动去攀这门皇亲的。当然被皇上钦点了,也只有照办的份儿。
笔者以前写过一篇有关郭子仪的拙文。郭子仪是古代中国最有出息的武状元,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忌,与唐代宗是儿女亲家。
郭子仪那年七十大寿,八个女儿及女婿、七个儿子及媳妇齐来拜寿。本来该有三十个男女,可临上场前一点数,发现差了老六郭暧的媳妇升平公主。升平公主是金枝玉叶,平时娇横惯了,没把这拜寿当作一件事,还在屋里睡懒觉哩。派人催来后,升平公主不下跪行礼。郭暧感到很扫面子,当场斥责她。升平公主可不吃这套,立马耍起横来,说自己的爹是皇帝,没叫你们拜我算客气的啦。郭暧冒火说道:你爹是个皇帝,我爹是懒得当皇帝。说完就顺手给了她一巴掌。
驸马硬是不好当哟!升平公主哭着回去给皇帝老爸告御状。郭子仪一家老小全部吓坏了。郭暧的言行是大逆不道啊,按当时的法律要株连九族,满门抄斩!郭子仪急忙把郭暧五花大绑押进皇宫请罪。唐代宗可没当回事,笑着说:亲家公不必如此。不哑不聋,不做家公。小儿女扯皮撩筋,不要当真。唐代宗接着叫升平公主快把驸马爷扶起来......
通过这事,读者就可知驸马的地位如何了。如果不是遇到开明的唐代宗,郭子仪有着对国家的卓越贡献,郭暧一家那能这么轻易过关?
明代皇室有个奇怪的规矩,选择驸马要优秀的青年男子不说,一定要从民间选,而不能从文武大臣家中选,其原因据说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形成“强强联合”后,外戚集团很容易使江山易主。由于能攀龙附凤,尽管驸马地位低下,但民间不少人还是愿意去当的。
朱元璋定的规矩虽好,但皇室远离民间,具体操作起来困难不小。宦官是皇室最熟悉的人,因此约定俗成由宦官来负责这事。遇到办事认真、心地善良的宦官,自然会替公主挑选一个称心如意的驸马爷,若遇到一个唯利是图办事马虎的宦官,那就麻烦了。
明弘治八年(1495年),有个叫袁相的民间富人想成为皇亲国戚,便买通了当时负责公主婚嫁的太监李广。收了不少钱财的李广在弘治皇帝面前大说袁相的好话,弘治皇帝把李广的话听进去了,同意招袁相为女婿,将德清公主嫁给他。
但过了不多久,弘治皇帝就接到民间的举报,说袁相是贿赂了李广后入选的,此人实际上并不优秀。弘治皇帝派人一调查,果真那袁相没有李广说的那样好。弘治皇帝大怒,从重惩罚了这两个欺骗他的家伙。由于婚期已对外公布,即便公主不嫁给袁相,也要在婚期内快马加鞭另择人选哦。
这次选驸马被骗案及时告破,算有惊无险,以后嘉靖皇帝的公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嘉靖六年(1527年),永淳公主到了出阁年龄,经过办事太监团队的挑选,皇室同意将一个名叫陈钊的民间男子招为驸马。就在永淳公主即将“下嫁”的前几天,嘉靖皇帝得到一个消息,陈钊的母亲是二婚,而且还是别人的小妾。
让堂堂的大明公主嫁给一个小妾的儿子,实在是有失皇室的脸面,于是嘉靖皇帝果断地悔掉了这门亲事,但公主的婚期已经昭告全国,如要推迟婚期必须详细讲明原因。能说皇室被骗了的事吗?为了挽回皇室的尊严,嘉靖皇帝下诏即刻在全国进行海选。经过千挑万选,终于挑中了一个叫谢昭的青年男子。嘉靖皇帝从速接见他。哎哟,谢昭是个秃顶的丑八怪,气得嘉靖皇帝差点儿吐血。这家伙不知贿赂了多少太监,才被推荐而来!
婚期不等人啊,再到民间去海选驸马来不及了,迫于无奈的嘉靖皇帝只得将公主嫁给了这个秃顶谢昭。
这桩婚事当时轰动了全国,老百姓编了一曲民谣,专门列举了当时世上十件令人好笑的事情,最后一件就是嘲讽皇室招驸马之事:十好笑,驸马换个现世报。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以非凡的胆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西域的广阔舞台上书写了属于...
班超 2025-09-16 董奉:三国医道双修的杏林始祖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动荡岁月,不仅催生了英雄辈出的政治格局,更孕育了中华医学史上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华佗、张仲景与董奉。其中,董奉的生平轨迹与三国吴国政权存在...
华佗 2025-09-16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蔡伦革新造纸术:从竹帛之困到纸写文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汉和帝刘肇收到一份特殊的奏章——尚方令蔡伦呈上了一批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制成的纸张。这些纸张质地轻薄、表面平滑,成本仅为传统...
刘肇 2025-09-15 刘恭之后:西汉皇权的短暂更迭与吕氏阴影下的权力博弈公元前184年,西汉第三位皇帝刘恭在永巷的幽禁中悄然离世。这位年仅七岁的幼帝,因一句“壮即为变”的怨言触怒吕后,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死亡不仅终结了西汉...
刘恭 2025-09-15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赵婕妤怎么读?从历史称谓到现代认知的音韵解析"赵婕妤"这一名称因西汉历史人物钩弋夫人与影视剧改编而广受关注,但"婕妤"二字的读音常引...
钩弋夫人 2025-09-12 刘秀与刘发:跨越时空的宗室血脉与正统重构在东汉王朝的恢弘叙事中,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不仅重塑了汉室江山,更以一场精妙的宗法重构,将庶出支脉的身份升华为正统象征。而这场历史剧变的核心纽带,正是其与西汉长沙定...
刘秀 2025-09-12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西汉末年,朝堂暗流涌动,外戚专权与皇权衰微的矛盾达到顶点。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被推上皇位,成为权臣王莽手中的提线木偶。这对翁婿的复杂关系,既是...
刘衎 王莽 2025-09-11 刘武:文景盛世中的皇室贵胄与权力漩涡中的悲情人物在中国西汉王朝的皇室谱系中,刘武的名字始终与“文景之治”的辉煌和宫廷权谋的暗涌紧密相连。作为汉文帝刘恒与窦太后窦漪房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胞弟,他既是盛世中...
刘启 刘恒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