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后主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当上安乐公后活了多少年?那些年生活怎样,结局又如何?
诸葛亮病逝之后,蜀国就成了魏国眼中的一块肥肉,虽然有姜维、诸葛瞻等人为蜀国鞠躬尽瘁,但已经不能让魏国忌惮了。
在263年,魏国便让邓艾率领大军进攻蜀国,刘禅在有军事实力防御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不战而降,那么他投降后,生活过得好吗?
刘禅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刘禅印象深刻,因为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里,刘禅显得格格不入,曹操的儿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但作为白手起家的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资质平平,只会吃喝玩乐。
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刘禅继位,但他却不问政事,沉迷酒色,贪图享乐,诸葛亮在进攻魏国之前,还不忘写下《出师表》,劝解刘禅努力向上,勤勉政事。
诸葛亮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刘禅被奸臣蒙蔽,还特意叮嘱刘禅哪个人可以信任,哪个人擅长处理内政等,放眼中国历代帝王,能有这种待遇的也就刘禅了,难怪他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或许这也是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原因,如果刘禅年龄小,那让诸葛亮辅佐政务并不奇怪,但刘禅在那个时候已经成年了,刘备都不放心让儿子处理政务,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刘禅有多么平庸无能。
诸葛亮病逝后,魏国大举进攻蜀国,诸葛瞻抵挡不住魏国的军队,刘禅这才感到慌乱,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当时朝中出现了两个声音,以刘谌为首的主战派认为蜀国尚有一战之力,可以形成有效的军事防御,安南将军霍戈也表示支持,自己可以率领华南军队前来勤王。
而以光禄大夫谯周为首的主和派则不看好蜀国的军事力量,主张刘禅投降,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刘禅向来胆小怕事,最后还是选择向邓艾投降。
投降之后
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大将姜维并不甘心,暗中劝说魏军大将钟会背叛魏国,自立为王,但这件事情很快泄露出去,钟会、张毅、姜维等人被杀,至此,蜀国再无反抗势力。
刘禅很快就被送到了魏国都城洛阳,司马昭为了安抚蜀国旧臣,于是设宴款待刘禅,装作一副很友好的样子。期间司马昭问道:“你怀念蜀国吗?”
刘禅再蠢也知道这是一道送命题,于是说道:“我在这里很快乐,并不怀念曾经在蜀国的生活。”
这也正是成语乐不思蜀的来历。刘禅的这句话让司马昭父子放声大笑,不知道是在笑刘禅贪生怕死,还是在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安抚下蜀国降将旧臣。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司马昭为了彰显自己仁慈,授予刘禅安乐公的称号,并给刘禅分配了一个大院子,有100多仆役伺候,此外还有上万条丝绸等物品。
对于曾经当过皇帝的刘禅来说,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高,但作为亡国之君来看,这些待遇已经算好的了。
因此刘禅越加的没心没肺,时间久了,那些想要说服刘禅自立的臣子也丧失了斗志,开始为魏国效力,比如当初主张与魏国拼死一站的霍戈,就率领军队投降魏国,被司马昭任命为南中都督,后来为魏国平定了交趾、日南等地的叛乱。
享乐八年
刘禅投降后,一直在洛阳过着平安、稳定的生活,他的许多子孙也被司马昭任命为官员,其中50多人被封为侯爵,这种待遇不可谓不丰厚,八年后,刘禅病死,享年六十四岁。
刘禅死后,司马炎便给了他一个“思公”的谥号,与“安乐公”一样,这其实是对刘禅的嘲讽,但已经没有人为刘禅出头鸣不平了。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蜀国曾经的将领、文臣都放弃了刘禅,选择向魏国效忠,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有人说刘禅有大智慧,正是因为他老实本分,乐不思蜀,因此蜀国旧臣将领才能得到厚待,被魏国重用,如果刘禅表现出反抗迹象,只怕迎接他们这些人的只有死亡了。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刘禅未战先投降,对得起诸葛亮、姜维等人吗?如果诸葛亮等人早先投降,那么刘禅、谯周这些人还能享受现在这等待遇吗?只怕会被最先投降的人当作通往光明前途的垫脚石。
也就是说,刘禅、谯周等人投降后的美好生活建立在诸葛瞻、张毅、姜维等人的牺牲上,如果不是这些人极大威慑了司马昭父子,那么司马昭可能并不会采用安抚的办法来对待谯周等降臣降将。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陈仓烽火:诸葛亮与郝昭的攻防博弈与历史回响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数万大军再出祁山,目标直指曹魏西北重镇陈仓。这场看似兵力悬殊的战役,却因曹魏将领郝昭的坚守,成为三国史上以少胜多的经...
诸葛亮 2025-08-27 东方朔:智慧与文化的多重发明者在华夏文明的星空中,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2年)以其独特的智慧与幽默诙谐的形象流传千古。这位西汉时期的太中大夫,不仅以“智圣”之名与诸葛亮并列,更在文化、科...
诸葛亮 2025-08-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