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白门楼上陈宫慷慨赴死,如果他不背叛曹操,将会是曹营第一大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陈宫原本是曹操的将领,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他却背叛了曹操,加入到吕布的阵营。吕布兵败被擒后,他也成为曹操的阶下囚。在白门楼上,他拒绝曹操的劝降,慷慨赴死。如果他不背叛曹操,在曹营中会享有怎样的地位?
一、陈宫与曹操的恩怨。
在《三国演义》中,把陈宫写成了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后,立刻逃往家乡。在中牟县,曹操被守关军士抓获。幸亏县令陈宫被曹操的忠义感动,放出曹操,丢弃官职与他一起逃亡。谁知道因为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让陈宫认为曹操不仁,丢下他独自离去。
陈宫离开曹操后,辗转投入吕布阵营,为吕布出谋划策,在战场上多次击败曹操,险些杀死曹操。终因吕布不听陈宫良谋,遭到最终的失败。陈宫也在被俘后,不接受曹操的劝降而被杀。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这段记载。这个情节应该是作者的杜撰,为的是显示曹操的不仁不义,衬托陈宫的高大形象。
在历史记载中,陈宫在加入吕布阵营之前,一直就是曹操的将领。在曹操因为父亲在徐州被害,出兵攻打徐州时,陈宫与一批对曹操不满的人员,引吕布袭取兖州。在里应外合之下,除了三座城池,兖州剩下的土地全部被吕布夺取。这一次叛乱,险些让曹操无家可归,陷入灭顶之灾。
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主要原因是对曹操的统治政策不满。曹操在夺取兖州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当地的势力进行分化打压。曹操本身就是一个残暴无情的人,他诛杀异己毫不留情。名士边让因为说了曹操的坏话,就被曹操灭族。
袁忠、桓邵都与曹操有嫌隙,害怕曹操报复被迫逃往交州。但是曹操并不放过他们,派使者去交州让当地太守士燮把他们灭族。桓邵主动向曹操自首,并且在庭院中向曹操跪拜认罪,曹操回答他说,你下跪就能逃脱一死吗,还是下令杀了他。
由于曹操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兖州士人的仇怨。陈宫与张邈的弟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就是这个谋反集团的首脑。陈宫为他们出谋划策,迎接吕布来占据兖州。在陈宫的策划、运作下,吕布顺利占据了大部分兖州。
在吕布与曹操作战失败,离开兖州时,陈宫等人也追随吕布而去。从此之后,他们作为曹操的死敌,为吕布效力。在曹操最后一次攻打吕布的时候,吕布想要投降曹操。但是陈宫等人知道与曹操积怨很深,怕曹操的报复,因此坚决不主张投降。吕布因此别无选择,只得与曹操作战到底。
在白门楼上,曹操对陈宫却非常优待。他主动劝降陈宫,希望陈宫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麾下。这一段情节,历史记载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大致相同。曹操对陈宫软硬兼施,甚至不惜以陈宫的家人来打动陈宫,都遭到了陈宫的拒绝。
曹操想收降陈宫,无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爱惜陈宫的才华,想让他为其所用。第二个是感到对陈宫有愧,自己在对待兖州士人的政策上过于严厉,想要得到陈宫的谅解。最后一个则是想改变自己的政治形象,让自己得到宽容仁慈的名声。
但是陈宫根本就不给曹操任何机会,他在反叛曹操的时候,就与曹操一刀两断。他知道自己与曹操积怨已深,双方的仇怨已经无法调和。陈宫死后,直到贾诩劝说张绣归降曹操,才使得曹操得到了不计旧怨的名声。为此,曹操还对贾诩感激不尽。
二、如果陈宫留在曹营。
如果陈宫不是意气用事,依然留在曹操手下为他效力,所受的待遇肯定比在吕布手下要好得多。在吕布手下,他得不到吕布的信任,很多正确的建议不被吕布采纳。虽然他有能力,可只能眼睁睁看着吕布走向灭亡。
陈宫得不到吕布的信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对陈宫十分信任,而陈宫却背叛了他,让大家觉得陈宫此人十分不可靠。在徐州之战中,陈宫向吕布建议,自己守城,吕布率军屯在城外,形成掎角之势。无论曹操攻打哪一方,另外的一方就从背后夹击敌人。这样相持日久,曹操粮尽必然失败。
本来吕布赞同了这个建议,可是还没有实施,就遭到了他妻子的反对。他的妻子说昔日曹操对待陈宫如同赤子,他依然背叛了曹操。你对待陈宫不如曹操,却要舍弃妻子出城迎敌,一旦发生变故,我们就不会重聚了。吕布听了妻子的话,就没有继续行动下去。
我们看吕布的妻子对陈宫与曹操关系的评价,那就是曹操对待陈宫如同赤子一般。在曹操阵营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得到如此评价的。由此可见,曹操对陈宫的信任和重用。而且陈宫在现实中,也不是谋士的身份,而是一员有着兵权的将领。
在兖州之变中,吕布之所以能够席卷兖州,最重用的原因就是曹操后方的留守兵力,主要掌握在陈宫的手中。陈宫当时率领军队屯扎在东郡,其他郡县都是兵力单薄。在陈宫迎接吕布到来后,除了鄄城、东阿、范这三座城池外,其他城池都投降了吕布。
从这次叛乱中陈宫起到的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陈宫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他是曹操最信任的将领,并被曹操委以重任。除了陈宫,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任何异姓将领,能够像陈宫那样能够独当一面,掌控那么大的实力。连曹操手下夏侯惇、荀彧等人,都没有可以与陈宫匹敌的实力,在陈宫发动叛乱时只能困守孤城。
吕布军原本是流浪的孤军,被各方势力四处驱逐,没有落脚之地。在陈宫加入后,吕布军便脱胎换骨,成为一支劲旅,吕布也因之成为一方诸侯。原本对曹操毫无威胁的吕布,成为了曹操必须要首先消灭的敌人。这都是因为吕布军有了陈宫的加入,陈宫的能力在战争中表现得璀璨夺目。
如果陈宫不背叛曹操,我们可以预见他将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有曹操的信任重用,有着过人的才华,有着让部下听从自己的能力,陈宫必然会在各个战场上大显身手。在兖州之变中,他的地位就已经超越了夏侯惇、荀彧这两位曹操日后最为倚重的人,可想而知,如果再有卓越的军功,陈宫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结语:
陈宫在吕布阵营不被信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曹操阵营时,是曹操最信任重用的将领,但是陈宫还是背叛了曹操。即便如此,陈宫还是在兖州之变和后续的战争中,给了曹操沉重的打击,差点消灭了曹操。
我们可以历史记载中,看到曹操对陈宫的信任和重用,看到陈宫自身拥有的能力,看到陈宫对部下的影响力。曹操对他的信任和重用甚至超过了夏侯惇和荀彧。我们可以预见,如果陈宫不背叛曹操,他在取得卓越的军功后,一定会成为曹营第一大将。但是为了自己的信念,陈宫毅然舍弃了这一切,走上了与曹操为敌的道路。#三国风云录#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