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奠定汉王朝强盛的局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不幸逝世,年仅十六岁的刘彻继承帝位,成为了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刘彻继位之前,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各项措施已经实施了多年,百姓生活安康、贤良之臣数不胜数、朝廷清明、社会安定,这些都为刘彻登基以后的一展宏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汉武帝继位以后,一改前人们的“无为而治”的做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将诸侯国的领土越分越小,有效的控制了诸侯国的势力;在经济上,进行币制改革,并且决定将盐铁这种利润高,容易引起变动的行业控制权集中在政府手中,就这样,使得汉朝的经济在国家的掌控之下平稳发展;在军事方面,由于经济的支持,使得汉朝兵强马壮,汉武帝决定直接与匈奴开战,打服了匈奴人,并且直接远征朝鲜,将朝鲜纳入了汉朝的领域范围。但是除了这些举措以外,刘彻还做了更加有名的两件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张骞出使西域”。
一、从此儒家成为了唯一正统学说
在汉武帝继位以前,汉朝主要是采纳以老子为主的道家思想,主要强调“无为而治”,而在汉武帝即位以后,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开始了以儒家为尊的历史。采取儒家思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家学说已经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西汉建立初期经济需要恢复,而道家能够满足恢复的要求,因此成为了主流学说。但是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这种思想已经落后了,而儒家主要宣扬的三纲五常正好能够满足皇帝的需求,自然占据了主流地位。当然,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
在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之中,更加强调神化皇权,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将皇帝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百姓要遵守礼法,崇拜皇帝,因为皇帝就相当于替天说话。同时,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将君权和神权相提并论,致使皇帝的威严越来越高。就这样,儒学经过一系列的创新,成功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唯一的正统学说,儒学独树一帜的局面正式形成。
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与西域的大月氏联手,一起打败匈奴,派遣使臣张骞前往西域与大月氏国王商议此事。张骞信心满满地带着部队从长安出发,但是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张骞就被匈奴人发现并阻拦了下来,抓捕回了匈奴人的地盘。匈奴人了解了张骞的任务后,试图威逼利诱他放弃此任务,留在匈奴。但是张骞誓死不从,就这样张骞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生活了十多年。艰难的环境并没有打消张骞要完成的任务的心,在一次精心谋划之下,张骞终于逃了出来,但是在他被关押的这段时间,大月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骞只能无功而返。
《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脩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后来,为了加强同西域各国的交流,增进对其的了解,于是汉武帝命令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行,张骞去了很多的国家,与各国开展了友好交流,并且对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开通了从中原前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此外他还将西域地区的动植物、布料、乐器等许多物品带回了中国,为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语
其实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命令张骞出使西域,这些行为的决策者都是汉武帝,正是因为汉武帝有着治世之才,又能够知人善任,才能有如此成就。汉武帝有着雄才大略,数次击退匈奴的侵略,不断地扩张版图,使汉朝的疆域扩张许多,汉朝的影响力也不断地增加,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英明之主。
而对儒学的尊重则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的儒学独尊场面,使得我们现代人也深受影响。我们流传在血肉里的修养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总而言之,汉武帝也许做过一些错事,但是在其执政期间的时代昌盛足以证明他没有辜负皇帝这个称号,足以担得其“盛世明君”四个字。
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以二婚之身入宫并诞下汉武帝刘彻的传奇经历广为人知。然而,她与汉景帝所生的三位公主——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其命运轨迹同样折射出...
王娡 刘彻 2025-09-10 薄皇后与汉景帝:一场被权力裹挟的婚姻悲剧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景帝刘启与薄皇后的婚姻堪称一场充满无奈与悲剧色彩的政治联姻。这段关系不仅折射出皇室婚姻背后的权力博弈,更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
刘启 启 2025-09-03 汉武帝刘彻6子命运沉浮录汉武帝刘彻,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雄主,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开拓了汉朝的广阔疆域,奠定了汉武盛世的辉煌基础。然而,他的6个儿子却各自有着截...
刘彻 2025-08-26 文景之治:治世之光与盛世之辨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窦太后为何不喜欢刘启:权力、情感与家族利益的复杂纠葛在中国西汉历史上,窦太后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她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西汉初期的政治走向。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后,却...
刘启 启 2025-08-06 雄图霸业铸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明巅峰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称帝,这个被后世称为“汉武帝”的少年君主,以雷霆之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大一统”为标志的盛世。在位54年间,他通过政治集权...
刘彻 启 2025-07-18 汉武帝与王娡:母子情深背后的权力共生与情感羁绊汉武帝刘彻与生母王娡的关系,既包含传统宫廷中母凭子贵的权力纽带,又超越了简单的利益联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段复杂的情感传奇。从民间农妇到帝国皇后,王娡以非凡的政...
王娡 刘彻 2025-07-16 汉高祖与汉武帝:创业与守成的双重变奏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刘邦与刘彻这对祖孙的功业对比始终充满张力。一位以布衣之身终结秦末乱世,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一位以雄主之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铸就“汉武盛世...
刘彻 刘邦 2025-07-15 汉景帝长子刘荣:从储君到阶下囚的悲剧人生在中国西汉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汉景帝刘启的长子刘荣曾是离皇位最近的人之一。作为庶长子,他因母亲栗姬的受宠被立为太子,却因宫廷权谋与母亲的性格缺陷,最终从云端跌落,...
刘启 启 2025-07-07 刘武与刘启:同母兄弟的恩怨与汉室江山刘武与刘启,西汉文帝时期的两位皇子,同为窦太后所生,本应是最亲密的兄弟。然而,皇权与亲情的碰撞、母亲窦太后的偏爱与干预,让这对兄弟的关系从合作走向裂痕,最终以悲...
刘启 启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