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即汉昭烈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众所周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导致蜀军损失惨重。正是因为夷陵之战带来的重创,成为蜀汉衰弱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自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对此,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就站出来极力劝阻,认为蜀汉不应当伐吴,而应当继续匡扶汉室,攻打曹魏。不过,在赵云劝谏的时候,诸葛亮却选择沉默,这是为什么呢?
一
《云别传》中记载: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刘备准备发动夷陵之战,赵云表达了极力劝阻的态度。当然,这也符合赵云耿直的性格。并且,在蜀汉五虎上将逐渐凋零的背景下,赵云也有义务来劝谏刘备。不过,诸葛亮却在这个时候选择沉默,也即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没有诸葛亮极力劝阻刘备的记载,只是等到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才感叹:如果法正的话,一定可以劝阻刘备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何没有极力劝阻?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二
一方面,不夺回荆州地盘,隆中对无法实现。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跨有荆、益”的主张。而自从《隆中对》提出之后,就基本上成为刘备势力的战略规划,也即蜀汉的建立,正是以《隆中对》作为理论基础。现在,蜀汉没了荆州,“跨有荆、益”的说法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刘备要去讨伐东吴,夺回荆州,诸葛亮自然无法极力劝阻了。
从刘备的角度来看,《隆中对》是你诸葛亮提出了,我刘备对此言听计从,现在发动夷陵之战,也是为了实现《隆中对》的目标,因此,诸葛亮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应该支持刘备讨伐东吴。进一步来说,从长远来看,失去荆州的蜀汉,无疑是自断一臂,因为益州这一州之地,看似易守难攻,实际上也限制了蜀汉,比如增加了北伐的难度,如果可以益州、荆州同时北伐,显然胜算可以更大一点。
三
另一方面,在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后,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遭到刘备的拒绝。紧接着,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哪知道诸葛瑾的这封信,更加激怒了刘备。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因为和诸葛瑾是兄弟关系,出于避嫌的考虑,就更不应该劝阻刘备了。
也即你的兄长诸葛瑾劝我不要伐吴,你诸葛亮也跟着表达类似的观点,即便刘备再信任诸葛亮,也会心里不舒服的。因为两人的特殊关系,诸葛亮之前和诸葛瑾见面的时候,都是只谈公事。所以,在诸葛瑾的这份书信之后,诸葛亮就更不好劝阻刘备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诸葛亮才在夷陵之战后感叹法正若在就好了,因为法正没有避嫌的需要,可以极力劝阻刘备。
四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夷陵之战发起时,蜀汉的胜算并不小。夷陵之战前,虽然东吴斩杀关羽,获得荆州,不过,因为是刚刚占领,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抛开荆州,蜀汉和东吴的实力,还是相差不大的。更为关键的是,东吴大都督吕蒙,正好在公元220年病逝的,除了吕蒙,甘宁这位大将,也在公元220年前后去世。虽然陆逊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和吕蒙比起来,陆逊还缺乏证明自己能力的一场大战,并且其在东吴将士中的威望,也无法和吕蒙相提并论。而这,自然是一个进攻东吴的良好时机。
因此,在笔者看来,或许是看到这一情况,诸葛亮也认为蜀汉存在不小的不算,这才没有反对刘备伐吴。结合第一点来看,如果夷陵之战是以刘备获胜而告终的话,那么荆州很可能重回蜀汉,这样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自然有了实现的基础,也即可以继续“跨有荆、益”了。综上,所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赵云极力劝阻,诸葛亮却选择沉默。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公孙瓒为何未重用赵云:乱世枭雄的用人逻辑与历史局限东汉末年,公孙瓒以"白马义从"横扫北疆,成为北方最强势力之一。然而,这位以"疾恶如仇"著...
赵云 2025-09-04 童渊三大弟子武力与功业之辨:赵云、张绣、张任的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学体系中,童渊的"百鸟朝凤枪"堪称枪法绝巅,其三位弟子张绣、张任、赵云更以不同维度诠释了"枪王&a...
赵云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