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以草根身份艰难创业,建立蜀汉,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然而在263年,建国仅43年的蜀汉被魏国大将邓艾所灭,无不让人感到遗憾,也成为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导致蜀汉灭亡的因素有许多,接下来将要谈谈的这五个人应当对蜀汉灭亡负有主要责任。
诸葛瞻
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之子,由于父亲诸葛亮的名声,再加上他才思敏捷,聪明伶俐,诸葛瞻在蜀汉也被寄予厚望,并承袭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但其实,诸葛瞻的真实能力却名过其实。
他先是上表蜀主刘禅,认为姜维穷兵黩武,应当削夺他的兵权,使得姜维屯兵沓中避祸,最后在邓艾兵临城下之际,无法驰援成都。此外,面对邓艾奇袭阴平,诸葛瞻曾率军抵挡。但是,他拒绝听从尚书郎黄崇抢先占领险要地势,从而以逸待劳的建议,而是与邓艾军在平原决战,最终身死绵竹。诸葛瞻的战败使得成都门户大开,蜀主刘禅被迫投降。
谯周
谯周是蜀汉著名的儒学家,他在任职期间一向反对姜维北伐,是蜀汉出了名的反战派。他为官直言不讳,多次劝谏刘禅不要沉迷酒色,应当尊奉先主刘备的遗德。然而,在邓艾兵临城下,朝中对是战是降不置可否之际,谯周力排众议,说服蜀主刘禅不战而降。
黄皓
黄皓是蜀汉的宦官,深受刘禅宠信。起初,侍中董允在世时,屡屡斥责黄皓,使黄皓因为惧怕而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去世后,朝中无人能镇得住黄皓,于是他开始把持朝政,打击那些正直的官员。而刘禅的袒护让黄皓更是在朝中为所欲为,甚至吓得大将军姜维都选择屯田避祸,不敢回成都。黄皓的专权使得蜀汉内部风气败坏,最终为魏国所灭。事后,司马昭深感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
姜维
姜维本是魏将,后来投降诸葛亮获得重用,在诸葛亮死后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柱。然而,姜维不顾蜀汉国力衰弱,一意孤行,坚持北伐。他的穷兵黩武,使得本应休养生息的蜀汉更加不堪重负。此后,司马昭瞅准姜维屯田避祸之机,下令三路大军伐蜀,此时的蜀汉早已因为连年战事变得不堪一击。刘禅投降后,姜维念念不忘复国,最终死于乱军之中,也算是为蜀汉尽了最后的忠诚。
刘禅
刘禅作为蜀主对蜀汉的灭亡肯定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也许是他长期生活在安逸之中,并没有大多的政治远见,只求偏安一隅。他也没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宠信黄皓,沉迷酒色,使得朝廷内外风气败坏。面对邓艾军的兵临城下,他甚至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刘禅拥有亡国之君的全部特征,蜀汉亡在他的手里也是必然。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