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进京,废立皇帝,残害忠良,奸淫掳掠,掘人坟冢,肆意妄为,坏事做尽。故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唐朝的刘知几则把董卓与赵高相提并论,说:“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董卓原本是并州刺史。东汉时,并州治所在晋阳,也就是现今的太原,董卓后来之所以率兵进入东汉京城洛阳,是因为得到了外戚何进的邀请。而何进之所以邀请董卓进京,则是听取了袁绍的建议。所以,董卓之所以进京,归根到底实际上是因为袁绍。
那么,袁绍为何非要让董卓进京不可呢?
直接的原因,或者说表面上的原因是:为了杀张让、毕岚、段珪等宦官,即三国演义里所谓的十常侍。但内里的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而是另有隐情。
汉灵帝去世,何进想立自己的外甥刘辨为帝,而宦官蹇硕则想立刘协为帝,何进与蹇硕势成水火,袁绍于是趁机劝何进应该吸取窦武的教训,统领禁军,诛杀宦官。
后来何进虽然成功立刘辨为帝,杀了蹇硕,但迫于何太后的压力以及宦官势力的盘根错节,他在诛杀宦官的问题上与袁绍出现了分歧——袁绍主张全部诛杀宦官,而何进主张只杀那些罪大恶极的宦官。
为了向何太后施压,并坚定何进全部诛杀宦官的信心,袁绍于是又为何进出谋划策,劝他多召各地的猛将和英雄豪杰,让他们率军向京城洛阳进发,董卓正是在此背景下进京的。
听说袁绍建议何进召集各地军阀进京,时任主簿的陈琳和典军校尉的曹操等有识之士就提出过反对意见。
陈琳劝何进说:“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微处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乱阶耳!”
陈琳的意思就是说,小事尚且不可用欺诈手段达到目的,何况是国家大事,怎可用欺诈办成?如今何进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权,对付这些宦官,就好比是用炉火去烧毛发一样简单。只要何进能够当机立断,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号施令,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很容易就能达到目的。然而,如今何进却放弃手中的权柄不用,反而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军聚集时,强大者就将称雄,这样做就是所谓倒拿武器,把刀柄交给别人,必定不会成功,只会带来大乱。
曹操也说:“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意思就是,宦官在宫中服务,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应该给予大权和过度宠信,使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既然要惩治他们,应当除去首恶,只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至于纷纷攘攘地征召各地部队呢!假如要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事情必然会泄露,我看此事必将失败。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陈琳和曹操所料,董卓等军阀还未进京,宦官们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而董卓、丁原等军阀进京后,更是把整个洛阳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血流成河,并从此开启了东汉乱局。
为了杀几个太监宦官,袁绍建议何进召集各地军阀进京,这不仅仅是杀鸡用牛刀,更是引狼入室。陈琳和曹操都能看出这是一个贻害无穷的馊主意,而袁绍却以此洋洋自得,慎重其事地向何进提出,何进也听信了袁绍的主意,这大概就是缺乏格局与政治眼光吧!
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指鹿为马”的权谋手段闻名,其宦官身份与拥有女儿的矛盾,成为千年争议焦点。这一谜团背后,既涉及秦代官制与刑罚制度的特殊性,也折射出后世对“宦...
赵高 2025-09-10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袁绍麾下的传奇武将组合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凭借冀州之地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其麾下不仅谋士如云,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说法在民间广为...
袁绍 2025-09-02 姓与氏的千年迷雾:解码胡亥不称“嬴”的深层密码公元前207年,望夷宫内,23岁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女婿阎乐的逼迫下自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这位被后世称为“暴君”的统治者,不仅因残酷统治闻名,更...
秦二世 赵高 2025-08-28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沮授“矢北”:忠贞不渝的悲歌与战略远见的陨落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袁绍麾下曾有一位以“矢志于北,尽忠于国”闻名的谋士——沮授。他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年疲曹”等战略,堪称河北版“隆中对”,却因袁绍...
袁绍 2025-08-25 审配杀辛毗全家: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悲剧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袁绍集团的覆灭堪称关键转折点。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审配与辛毗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尤其是“审配杀辛毗全家”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后世文学创...
袁绍 2025-08-19 甄宓爱过袁熙吗?历史迷雾中的情感真相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甄宓与袁熙的婚姻始终笼罩在政治与战乱的阴影之下。作为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的人生轨迹因官渡之战后的袁氏败亡而彻底改写。关于她是否曾对袁...
袁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8-13 田丰:乱世中的顶级谋士,为何难逃悲剧命运?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谋士如云。在袁绍阵营中,田丰以其卓越的智谋与刚直的品格,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谋士之一。尽管其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被后世高度评价,但因性格与...
袁绍 2025-08-04 正史揭秘:文丑究竟命丧谁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文丑作为袁绍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命丧沙场。那么,...
文丑 袁绍 2025-07-30 乱世枭雄的道德悖论:袁绍的善恶之辨与历史定位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然而,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陷入两极:有人称其为“鹰扬河朔”的乱世雄杰,也有人斥其为“志...
袁绍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