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刘。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觥筹交错间暗藏刀光剑影,谈笑风生中蕴含凛冽杀机。曹操处处挖坑,刘备从容应对,最后是曹操放下戒心,刘备吓得赶紧找借口开溜。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青梅煮酒论英雄都像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潮汹涌,而在宋元杂剧中,青梅煮酒论英雄被搬上舞台,却成了一幕喜剧:张辽献计杀刘备,杨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烂醉如泥,刘备成功开溜,曹操一怒之下将杨修重打四十军棍轰了出去。
话说那是在建安三年,被吕布打得走投无路的刘备只好依附曹操。当年的曹操很够意思,不但帮击败擒斩吕布为刘备报了仇,还替刘备夺回了被吕布抢走的妻子。
刘备带着妻子兄弟在曹老板手下混饭吃,还被大汉天子刘协封为左将军、豫州牧。天天跟曹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也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注意,比如“国舅”董承。
之所以称董承为“国舅”,裴松之有个解释:“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按照正史记载,董承也不是什么好鸟,他是董太后的侄子,同时也是董卓的爪牙——一直跟着董卓的女婿牛辅混,一起干了不少坏事。
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董承居然把女儿嫁给了大汉天子刘协,并且于建安四年由卫将军升任车骑将军,成了高于左将军、低于司空的准三公级高官。
车骑将军董承看左将军刘备跟司空曹操(建安十三年之前,曹操一直是司空而不是丞相,当时汉朝无丞相)关系不错,就想让刘备做一回荆轲聂政,并伪造了大汉天子刘协的衣带诏——事实上当年刘协还是很有权威的,连曹操觐见,也要脱鞋解剑(后来才得到“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待遇),被虎贲军拿着出鞘的钢刀看着,刘协一生气,曹操也汗流浃背,生怕被虎贲军一刀砍了。
曹操很不愿意觐见刘协,更提不到时时监视,如果刘协要干掉曹操,有的是机会,根本就不用偷偷摸摸搞什么衣带诏,即使想找帮手,也不会找董承。
但是董承拿出“衣带诏”,刘备也动心了,而曹操对此也有所察觉,但是却不能毫无凭据地以司空的身份对车骑将军董承和左将军刘备下手——曹操这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有时候很爱面子,所以至死也没敢代汉自立。
有心除掉刘备以绝后患,但又苦无真凭实据难以下手,曹操就找来了夏侯惇、张辽、许褚商量对策。曹操之所以不找荀彧毛玠等人,是因为荀彧毛玠似乎已经有了倒向刘协一方的趋势。
许褚打架在行,出主意不行,夏侯惇失去一只眼睛之后,脑袋也不大灵光,只有张辽还是一如既往地精明强干,他白门楼大骂曹操的下一秒就心悦诚服,变脸比翻书还快,说明他先骂吕布后骂曹操,都是早有算计的:向曹操表明自己很有骨气,并且已经跟吕布恩断义绝。
夏侯惇许褚一筹莫展,张辽却眼珠一转就来了主意:“我在城外有一片石榴园,园子里有一个凝翠楼,您可以在楼上摆一桌酒,让老许去请刘备赴宴。酒宴之间把那个大耳朵灌醉,让他不省人事,我们就可以说他酒后骂皇帝,然后顺理成章地把他宰了……”
曹操一听此计甚好,就命许褚去请刘备:“你是个爽快人,刘备不会防备,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刘备拉进石榴园,就算你完成任务。”
许褚喜欢喝酒,这一点人所共知,所以刘备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应邀赴宴——关羽张飞和简雍虽然不想让刘备去,但也不想惹恼正在生拉硬拽的虎痴。
刘备关羽张飞来到石榴园,许褚自己找地方去喝酒,关羽张飞被张辽“留住”,夏侯惇带人周边埋伏,然后曹操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千算万算,少算了一个倒酒之人,总不能让我曹大司空给刘大耳朵频频倒酒吧?
读者诸君都知道,后汉三国时期的酒真的是“酒水”,可以像喝茶一样喝个不停,如果曹操亲自给刘备倒酒,自己可能连夹菜的时间都没有了。
万般无奈之下,曹操喊来了自己的文字秘书杨修杨德祖——一个在曹操看来很聪明也很讨厌的家伙。
曹操让杨修负责行酒,确实是个昏招:杨修早就知道曹操要杀刘备,正想办法营救而无计可施,曹操却主动召唤,这岂不是给瞌睡虫送来了枕头?
懵然不觉的曹操把杨修拉到一边面授机宜:“我想如此这般整死刘备,一会儿你倒酒的时候,给刘备倒满,给我只倒半杯,我俩平喝,喝趴他!”
汉朝的酒杯不是青铜就是陶瓷,没有透明的玻璃杯,每人一席相隔六七尺,根本看不见对方杯中有多少酒。
当然,酒杯只是咱们现在的叫法,当年曹操刘备那个级别的人喝酒,用的是很大的“爵”或“觥”,后来老百姓把“爵”当成了计量工具,比如梁山好汉聚餐,总是叫喊“打两角酒来”。
杨修心领神会地频频点头,表示“包在我身上”,但是真正拿起铜勺给二人盛酒的时候,却每次都给曹操盛满十分,却只给刘备盛八分,气得曹操吹胡子瞪眼,杨修却振振有词:“曹公是贵人,贵人不饮凹面酒,玄德公贵不及曹公,所以只可饮八分。”
曹操赌气跟刘备赌酒,每次满斟满饮,而刘备的觥爵之中只有几滴,没多长时间,曹操自己先喝趴了。
曹操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杨修开始暗示刘备:“你看那大雁,只为贪图一口吃的,就一头扎进了猎人的落网,你看那大树,枝繁叶茂,肯定有人想要把它斩草除根……”
刘备喝的那点酒还不够润喉咙的,当然听懂了杨修的潜台词。正当刘备准备拔脚开溜的时候,曹操忽然醒了过来,拉着刘备要接茬喝:“咱们用大碗喝酒,但要行个酒令——历数天下英雄好汉,说对了吃酒三碗,说错了罚水三碗!”
曹操这是醉人不醉心,琢磨着自己故意说错,喝点凉水醒醒酒,却忘了旁边当裁判的是那个“讨厌”的杨修杨德祖。
刘备抢先答题:“当世第一条好汉是吕布吕奉先,方天画戟无人能敌,我们哥仨一起上也没拿下他。”
曹操“醉眼朦胧”地摇头晃脑:“三姓家奴何足道哉?”
杨修马上鼓掌喝彩:“曹公说的对,玄德公错了。曹公饮酒三碗,玄德公罚水三碗!”
曹操捏着鼻子灌进三大碗酒,刘备又抢答了:“西楚霸王项羽,也是一条英雄好汉!”曹操按照规矩必须提出反对意见:“他是英雄好汉,。为啥被逼得乌江自刎?”
杨修接着鼓掌:“曹公英明,项羽怎配称英雄?曹公……”
还没等杨修说出“吃酒三碗”,曹操已经勃然大怒:“这厮到底是哪伙的?惇子你上来,咱不杀刘备了,先把杨修这小子拉下去重打四十军棍!”
夏侯惇拖着杨修去打军棍,曹操一头栽倒不省人事,楼上楼下乱作一团,刘备趁着乱劲儿,脚底抹油——溜了。
这就是宋元杂剧中“张辽献计杀刘备,杨修斟酒坑曹操”的故事,有点历史依据,但又跟演义小说不同,曹操被恶搞的对象,整个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过程充满了喜剧色彩,至于其中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倒没有人去深究了。
当然,也有人说:当年青梅煮酒,曹操是真把刘备当成了朋友,并想跟刘备一起联手做一番大事,最终扫平割据势力兴复汉室。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曹操的野心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建安四年的曹操,可能还真没有篡汉之心。如果他真想干掉刘备,根本就不需要试探和借口……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