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和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单看史料,确实是诸葛亮安排关羽守荆州。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三国志·赵云传》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资治通鉴》
但问题是,诸葛亮又不是主公。
守荆州这么大的事,哪能由他说了算呢?
所以,留关羽镇守荆州的命令,肯定是刘备亲自做出的决策。
那刘备为什么要留关羽镇守荆州呢?而不是诸葛亮,张飞,或者赵云呢。
原因很简单,以当时情况来看,关羽是刘备的唯一选择。
当时什么情况?
首先,诸葛亮必须要入川。
因为对于刘备而言,益州是他争霸天下的后勤基地。他拿下益州后,益州就是中心,荆州变成了前线。
既然益州是中心,那夺取益州后,刘备的第一紧要工作,肯定就是建立统治秩序,领导老百姓恢复经济生产。
而这方面工作,正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也是刘备集团内,无人可以替诸葛亮代劳的。
法正等人虽有才,但论管理政权,他们与诸葛亮都有差距。都不是最佳人选。
刘备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鱼不能离开水太久嘛。
所以,诸葛亮必须要入川。
无论刘备在益州的战事是否顺利,诸葛亮都会离开荆州,到成都与刘备会和。
其二,赵云地位不够高,不在考虑之列。
赵云作为刘备集团的“四将军”,与刘备的关系之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关系不好,刘备也不会说出“子龙不弃我走也”这样的感性话。
但问题是,关系好,不代表地位高。
从赵云的升迁过程,可以明显看出,刘备一直没有把赵云当作“方面之才”培养。
赵云在刘备麾下,长时间只是“将”。
而非“帅”。
刘备手下的“大帅”,就仨人,即关羽、张飞和诸葛亮。
这三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班子,比如关羽的帐下就有关平、周仓、赵累、廖化、傅士仁、王甫、伊籍等人。
而赵云一直就没有自己的班子。
刘备入川前,他在刘备身边工作。
刘备入川后,他在诸葛亮身边工作。
因此,站在刘备的角度来说,赵云当时并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注意,反复强调了,是站在刘备的角度。
赵云的用兵风格,突出一个稳字。他也不是不能短暂守荆州。只是站在刘备的角度,他还不够格。
其三,张飞和关羽相比,明显关羽更合适。
刘备早年入主徐州时,与袁术死磕,留张飞守家。结果,张飞把家丢了。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刘备还敢让张飞守荆州?
而相比于张飞,关羽明显更卓越。
论军事才能,关羽会带骑兵,也会带水军。
仅凭这一条,张飞就不如关羽。
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也不如。
论理政方面,关羽在荆州“恩信大行”。虽说比不上诸葛亮,但关羽也不是完全对理政方面一窍不通。
论名气,关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连曹操都卖他面子。
刘晔说:“蜀名将惟羽”。
仅此一句,就能说明关羽的名气。
稍懂三国政治格局的朋友应该都了解。
镇守荆州,最主要的是处理是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行军打仗,其实是排在后面的。
而要想处理好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又需要主政荆州的人,有极高的社会威望,以及说话算话的地位。
就拿外交问题来说。
孙权派人来荆州谈判,索要地盘,如果是糜芳守荆州,孙权可能直接就不谈了。
因为孙权可能会觉得,你糜芳的在刘备集团里面排第几?你说话管用么?你走开,让你老大换个能做主的人来谈!
反过来说,对于糜芳而言,也是如此。孙权派人来要地盘,我是给还是不给?还是直接棍棒伺候,把人赶走?
好像不管怎么干,自己都没有临机决断的权力吧?
如果自己事事都要先请示老大后,才能给孙权答复,那自己这个荆州方面军总司令,貌似也没必要再干下去了。
所以,从外交问题来说,守荆州的人,一定是要能说话算数的人。
也就是能做主的人。
早先的刘备、诸葛亮,后来的关羽,显然都是这号人物。
政治问题也一样。
所谓的政治问题,就是要与荆州的豪门大族打交道,让豪门大族心甘情愿,出钱出力拥戴刘备。
刘备入川前,与豪门打交道的是他本尊。他的面子够大,镇得住场面。
刘备入川后,诸葛亮与门阀打交道。诸葛亮的面子也够大,也能镇得住场面。
诸葛亮走后,如果换个说话不算数,在刘备集团内,地位不够高,镇不住场面的人来镇守荆州,荆州的豪门大族可能也就不卖面子了。可能就被孙权拉拢过去了。或者见异思变了?
内部问题搞不定,怎么镇守荆州?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关羽守荆州,是最合适且唯一的人选。
当然,关羽也有缺陷。他的主要问题在于性格方面,牛过头了,与同事容易闹僵。
刘备也了解关羽有性格缺陷,所以才让糜芳担任南郡太守。
只是,刘备没想到,这位久经考验的国舅爷被关二爷一通骂街后,竟然反了水,以至于闹了个全盘皆输局面。令人大跌眼镜。
因此,刘备之误,不在于用关羽镇荆州,而在于用了糜芳、傅士仁守江陵、公安。
刘备没看错关羽,却看错糜芳、傅士仁,这才是问题所在。
如果守江陵的人不是糜芳,而是赵云。或许关羽也不会死,荆州也不会丢得那么干脆。
当然,也不说是关羽加赵云的组合,就一定能守住荆州。
我只是说,最终的结局可能会稍微好点。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公孙瓒为何未重用赵云:乱世枭雄的用人逻辑与历史局限东汉末年,公孙瓒以"白马义从"横扫北疆,成为北方最强势力之一。然而,这位以"疾恶如仇"著...
赵云 2025-09-04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童渊三大弟子武力与功业之辨:赵云、张绣、张任的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学体系中,童渊的"百鸟朝凤枪"堪称枪法绝巅,其三位弟子张绣、张任、赵云更以不同维度诠释了"枪王&a...
赵云 2025-09-03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