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雍正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雍正是英主还是暴君?为何他的名气,没有康熙乾隆那么大?
在历史的长河里,“皇帝”一直是至高无上皇权的代名词。而在数千年存在的众多皇帝中,被平民所称赞的英主寥寥无几,暴君也只些许几人,大多数皇帝也只能湮没在烟云时光里。雍正,是清代时期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但他明明也是康乾盛世的创造者,却被很多人所忽略。那么,雍正究竟是英主还是暴君,又为什么他没有康熙乾隆的名气大呢?
作为“康乾盛世”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雍正绝对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于他,有人认为他冷酷无情,在“九子夺嫡”中连一起长大的手足都不放过;有人认为他勤政律己,也因此在位仅仅十三年就离开人世;还有人认为他神秘莫测,因为种种宫中轶事,雍正的故事也激起了很多史学家的好奇和兴趣。但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雍正。
作为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在古代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优先的情况下,雍正的登基在很多人看来都存在着疑问。既不占嫡,又不属长,所以作为“九子夺嫡”的胜利者,一些人总觉得雍正的皇位是他千方百计算计来的,是通过改掉康熙的遗诏得来的。
然而,在历史上,康熙的遗诏其实是有俩份的。因为清代皇帝虽然入主中原,但毕竟统治者们都是满人,所以文字也是满文和汉文同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将俩份遗诏都修改的不做痕迹,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说雍正通过改掉康熙的遗诏来获得皇位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除此,相比于父亲康熙的8岁登基和儿子乾隆的25岁登基,年近40才登基的雍正自然就没有人们所想象的富有活力和伟岸的形象。况且,雍正自小就没有生活在自己母亲的身边,成长的过程里并没有得到过像康熙和乾隆所照拂的亲情,再加上一直生活在康熙的严厉教导和兄弟们互相争夺算计的重压下,人到中年才登基的他也自然更多疑。
(电视剧《雍正王朝》唐国强饰演雍正)
同样,雍正在继位之后,处理政事上也表现了相当果断的处事能力。在经济方面,在清代初期,土地兼并一度失控,农民负担加重,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扩大,可以说是生灵涂炭。而雍正在位期间,立刻出台一项让士大夫和平民同样纳粮的举措,然而钻了政策空子的士大夫却将钱粮的负担转移到了农民的身上。为此,雍正便实施了“摊丁入亩”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以此放松对底层人民的控制,废除人头税,这样拥有良田更多的士大夫们就需要缴纳很多的税收,从而真正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用人制度方面,雍正十分重视吏治,对于政绩显著的官员,会加以封赏,而且对待汉族官员和满族官员都是一样的,不会有所偏颇。除此,由于自身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朝堂内斗事件,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雍正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简单来说,当雍正在位时不会公开确立太子之位,而是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诏书分为一式两份,分别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内府中,这样如果皇帝去世了,大臣们就可以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也确保遗诏的真实性。
(电视剧《甄嬛传》陈建斌饰演雍正)
在军事发展方面,雍正继续了清代从入关以来就施行的扩张政策。雍正元年,就命年羹尧率兵讨伐,最终大获全胜,青海也因此归入清代版图。雍正五年,在准葛尔出现内乱之际,想要乘机平定东北,虽然最终失败,但期间种种军事部署都为乾隆时期收付准葛尔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社会安定的制度来看,雍正时期完善了灾赈制度,对于一些受到自然灾害的人民会经常通过官服的粥赈来救济饥民,在城市里会设置粥厂,在乡村则会设立米厂。同时,当时的社会上还存在贱民籍,就是在明末时期的“官妓籍”,雍正也命令削除贱民籍,使这些人都成为民户,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安生。
从以上的种种措施来看,雍正的确是个英主,但英主指的是治理国家是很强的君主,但功过七三,所以他又绝对不能称得上仁君。比如,因为雍正曾经在继位的时候,因为存在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矛盾,于是在继位后就对这些存在不臣之心的人进行了惩治。但是,由此牵连的人物非常广,导致了一些诬陷他人的案子频发,这些案子发展到最后变成了文字狱,虽然在思想文化方面使皇权达到了巅峰,但却产生了极恶劣的社会的影响。
除此,雍正还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历代君王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他却过分的重农抑商了,尤其是商业化农业发展的抑制和海外贸易的遏制。雍正在位期间,清代政府多次发出禁海令,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其实这个政策的实施之初是为了抵御海盗,但发展到后期却使中国与世隔绝,脱离了世界发展的轨道,造出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成为了后期清代没落、中国没落的缘由。
综上所述,雍正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充满了矛盾的君主。他勇于革新,敢于冲破祖宗规矩,以利于社会发展;他勤政爱民,从政十三载期间,无一日不矜矜业业的处理政务;他洞察世情,对平民百姓尤其爱护。然而,他也同样有重大过失,由于继位存疑,一怒之下致使多人无端入狱;为了巩固统治,再亲再近的人,于他而言,也只是一种妨碍。
雍正统治的十三年是清代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时期,但由于早早的退场,他在历史书册上的存在感就稍显微弱。虽然很多人会将他从“康乾盛世”的功勋中忽略,也有很多人无端从一些影视剧和野史中认识他,但无论是谁,都不能从一个层面去评断他的功过是非。那么读到这里,你又是怎么看待雍正的呢?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吴伟业:明末清初的诗坛巨擘与时代见证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是一个跨越朝代的文化符号。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卒于清康熙十年,一生历经明末动荡、清初易代,...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8 钮祜禄氏: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与满洲权贵的政治棋局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钮祜禄氏占据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她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后宫之主。这位出身显赫的满洲贵女,在政治联姻的浪潮中登上...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5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