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迎娶孝庄跟一个预言有关?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电视剧中的大玉儿通过艺术创造加工使她和皇太极、多尔衮兄弟的情感纠葛演绎出不少煽情、虐心的情爱戏。历史上真实的大玉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的女儿。大玉儿的娘家姓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其实就是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氏的另一种翻译形式而已,所以大玉儿实际上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黄金家族的成员。大玉儿在历史上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
据说布木布泰出生时一个从藏地云游而来的喇嘛正好路经他们家。博尔济吉特家族作为信奉喇嘛教的蒙古王公世家就热情款待了这位喇嘛。这位喇嘛得知博尔济吉特家族刚刚添了一个小女儿就提出要给这个新生儿算算命。算命的结果是这个孩子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于是家人高兴之下就给孩子起名叫布木布泰(天降贵人)。那么”大玉儿“这样一个听起来颇有些汉化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蔡东藩的《清史演义》中均曾提到:布木布泰的皮肤如脂玉一般光滑,所以被时人称为玉妃。现在电视剧的编导们也许就从是”玉妃“这个称呼上得到的启发而演绎出”大玉儿“这样一个名字。如果暂且抛开关于”大玉儿“这个名字的争议不提,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布木布泰是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是后来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王的孝庄文皇后。
那么布木布泰是如何成为皇太极的妃子的呢?在电视剧《孝庄秘史》中皇太极第一次听说布木布泰出生时那个天降贵人的传说就表现得很有兴趣,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皇太极也是因为这个传说而决定娶布木布泰的吗?其实历史上类似的记载还不少: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当年曾被当时天下闻名的相士许负预言将生下天子,刘邦听说这件事后就颇感兴趣召幸了薄姬。
”布木布泰“这个寓意着天降贵人的名字确实听着喜庆,所以当皇太极听到当年的传说时恐怕和昔日的刘邦一样多少会有些兴趣,然而如果说皇太极就是因为这个传说而娶了布木布泰未免就与史实不符了。当初刘邦对薄姬身上那个语言也只是一时感兴趣,然而他在确立帝国继承人时也绝不会把这个传说当真啊,事实上刘邦在那次召幸薄姬之后几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皇太极的心态和刘邦其实也差不多:乍一听到天降贵人的传说是有些兴趣,可后来他不是更为宠爱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吗?由此可见皇太极也并没把那个传说当真,无非不过也就只是一时感兴趣而已。天降贵人的传说充其量只是吸引了皇太极的注意,但绝不是他之所以要娶布木布泰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布木布泰作为科尔沁贝勒的女儿这一身份就决定了皇太极会娶她。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漠北草原。脆弱的游牧经济不足以支撑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很快蒙古各部逐渐宣布脱离黄金家族的大元政权而独立,蒙古草原重新回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诸部割据状态。到了明末清初蒙古草原各部大体形成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三部分。
明朝和蒙古持续两百多年的对立给女真人带来了机会: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利用明朝和蒙古对立无暇顾及自己的时机悄然统一女真诸部。直到这时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还给努尔哈赤去书声称:“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致书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这时明朝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蒙古地域辽阔、骑兵剽悍;女真同明朝、蒙古比起来似乎是最弱的一方。
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分化瓦解自己的对手。1619年明朝大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于后金的现实使明朝和蒙古这对宿敌看到了新兴的后金的力量,于是作为当时的漠南蒙古诸部名义上的宗主的察哈尔部林丹汗随即邀约了喀尔喀五部配合明朝协防铁岭。然而由蒙古和明朝组成的联军却在女真人的打击下土崩瓦解。随后女真人对蒙古各部实行了分化瓦解的策略。
这时的蒙古人早已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了,而是早已分化为若干互不统属的部族。当努尔哈赤的后金大军对察哈尔部开战后不愿再受察哈尔统治的东蒙古各部纷纷倒向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科尔沁部成为蒙古诸部中率先臣属于后金者。次年林丹汗发兵讨伐科尔沁部,努尔哈赤命莽古尔泰、皇太极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后金征巴林部、扎鲁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归。
这一时期后金对蒙古诸部采取政治安抚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后金与归附自己的蒙古部落进行会盟、联姻,而集中主要精力打击身为漠南蒙古各部盟主的察哈尔部。最早臣服于后金的科尔泌部在蒙古诸部中是一个不善打仗的部落,然而科尔沁部的邻居们又都很强势:东面是建州女真建立的后金政权,西面是漠南蒙古诸部的盟主察哈尔部,南面是大明王朝。
处于夹缝之中的科尔沁部选择了依附于建州女真的生存之道,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也需要借助蒙古科尔沁部的力量打击察哈尔部和明王朝。早在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努尔哈赤就遣使迎娶了当时的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博尔济锦氏。从此满蒙之间的联姻逐渐发展成为定制,到了皇太极时代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了后宫:除了布木布泰之外她的姑姑哲哲皇后、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
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婚姻是满蒙政治联姻的产物。整个有清一代满蒙联姻始终被作为既定国策执行:在近三个世纪内皇族之女嫁给蒙古王爷、皇子皇孙迎娶蒙古王公的女儿这样的事就从未间断过。清朝按自己的八旗模式对蒙古诸部进行改造,从而使蒙古诸部与清朝统治阶层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从皇太极起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一个蒙古汗号,蒙语也和满语、汉语一同成为清代皇子的必修科目。
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德因泽与皇太极:权力棋局中的隐秘博弈在清朝开国史上,德因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位无姓氏记载、未生育子女的庶妃,因举报大妃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而名留青史。然而,这场看似偶然的宫廷风波背后,...
皇太极的皇后 代善 2025-07-22 豪格结局:权力漩涡中的悲剧英雄在清朝初年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命运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地闪耀后便坠入黑暗深渊。这位战功赫赫的肃亲王,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含冤而死,其结局不仅是个人的...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5-07-17 姑侄共掌后宫:孝庄与孝端文皇后的权力共生与满蒙联姻在清朝初期的政治版图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与孝端文皇后哲哲的关系远非简单的姑侄亲情,而是满蒙联姻战略下权力结构的缩影。这对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姑侄,通过联姻、辅政...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孝端文皇后的女儿 2025-07-14 孝庄的“名字”之谜:生前绝不知“孝庄”二字在清宫剧的荧屏上,孝庄太后常以“我孝庄”的自称登场,这一细节虽为剧情增色,却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事实上,“孝庄”二字是这位传奇女性逝世后,由康熙皇帝及后世子孙追...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4 孙承宗的结局:忠烈殉国与历史悲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分两路大举南侵,皇太极亲率大军直逼保定高阳。这座河北小城,因一位七十六岁老人的存在,成为明清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注脚——明末名臣孙...
皇太极的皇后 孙承宗 2025-07-08 朱载垕谥号解密:从“庄皇帝”看明朝中期的政治隐喻明穆宗朱载垕,这位在位仅六年的明朝皇帝,其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如同加密的史册,将帝王的一生凝练为24字的政治密码。当我们剥开“庄皇帝”...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朱载垕下一个皇上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孝庄临终遗旨:一场以爱为名的政治算计在《康熙王朝》的权谋叙事中,孝庄太后临终前对容妃的嘱托,成为改变容妃命运的转折点。这道看似“护佑太子”的懿旨,实则是孝庄在权力天平上的一次精密布局。当容妃因执行...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16 代善为什么要杀儿子和孙子:清初权力漩涡中的亲情绞杀在清初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礼亲王代善亲手处决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的事件,堪称满洲贵族内部权力斗争最惨烈的注脚。这位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的“铁帽子王”...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