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在秦始皇的绝对通知下被压抑了很久。若是嬴政还活着,他们倒也不敢造次乱来,毕竟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敢和秦始皇叫板的人,几乎都丢失了家业,甚至不少连带着把小命都给搭进去了。
但是秦始皇去世后,造反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而秦二世和赵高的邪恶统治,最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率先起义的人,并不是声名显赫的诸侯,而是两个不堪被压榨的农民——陈胜和吴广。
可是揭竿而起的他们,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这里的别人自然指的就是楚汉争霸的两位主人公,刘邦和项羽,确切地说是刘邦,毕竟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了人生的大赢家,开创的汉朝在历史上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自身各方面都不如项羽的刘邦,为何能笑到最后呢,原因是因为刘邦够腹黑,毕竟为了逃命连自己的儿女都能踢下车的人,谁又能轻易打败他呢?
不过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项羽的失败,其自身也有很大的因素,刚愎自用,这四个字形容他则再也适合不过,连忠心耿耿对他的亚父范增,他都容不下,天底下的人才,他又能容得下谁呢?
打天下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所幸,刘邦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人。
楚汉争霸前期,刘邦和项羽的战争几乎没占过上风,有那么一次,刘邦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差点就成了俘虏,还好跑得快,在逃跑途中,还遇到了自己的一儿一女,不过却多次将他们踢下车,幸亏有车夫多次相救,不然这两个孩子小命就堪忧了。
那么刘邦为何要把一对儿女踢下车,这一对儿女是谁,为刘邦驾车的车夫又是谁呢?
我们一起来看。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三秦之地站稳了脚跟,对于项羽分封不满的他,决定干一票大的,于是便联合对项羽分封同样不满的其他诸侯,开启了对项羽的作战。
还别说,刘邦对于人心拿捏的很准,他一身呼喊,响应的诸侯呼啦啦有一大片,整整凑足了56万大军,这年五月,刘邦趁着项羽深陷齐地无法抽身,率领这些诸侯一举攻克了西楚的都城彭城。
刘邦很是开心,他盲目地认为,项羽并不难对付,于是便天天与诸侯们喝酒庆祝,就好似已经打败了项羽一般。
项羽见到彭城有失,自然很是愤慨,觉得刘邦这老小子太不仁义,只会做这些偷偷摸摸地勾当,二话不说,就让大军继续平定齐地,而自己只带了3万轻骑兵回攻彭城。
正在享受胜利滋味的刘邦,根本想不到项羽还会有这样的操作,联军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56万大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刘邦都快被吓尿了裤子,只有赶紧跑路。
跑路需要马,幸好刘邦有一个好的车夫,这个车夫就是夏侯婴,夏侯婴凭借娴熟的驾车技巧愣是带刘邦冲出了楚军的包围圈。
在班固看来,刘邦能冲出包围圈,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上天眷顾,《汉书》记载,当时被团团包围的刘邦,本已经放弃了抵抗,但是突然来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白昼都变成了黑夜,楚军一时大乱,夏侯婴才带着刘邦冲出了包围圈。
夏侯婴和刘邦两人一路狂奔,到了沛县之后,发现他一家人都逃跑了,刘邦继续逃跑,可是巧合的是,在刘邦逃跑的过程中,竟然遇到了自己的两个亲孩子,刘盈和鲁元(本名已经不可考,暂以后来的封号称之)。
既然遇到了自己的孩子,那也不能不管不问,夏侯婴就赶紧把两个孩子抱上了车,毕竟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两个小孩子很难活命。
夏侯婴驾着车带着三个人继续狂奔,而楚军一直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瞅着要被楚军追上,刘邦很急,为了让夏侯婴驾着车跑得更快一点,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
看着自己的亲爹如此狠心,两个小孩子自然也没有反抗之力,只能无奈下了车,夏侯婴一看,这不行啊,万一将来刘邦逃脱了,这两个孩子却不幸身亡了,那么这个会要命的锅只能自己背。
于是他不管刘邦的呵斥,多次将两个孩子抱上车,后来刘邦还扬言再抱孩子上车,就把夏侯婴给杀了,夏侯婴依然不管不顾,坚持带着孩子逃命,最终终于逃出了楚军的追击。
正如《汉书》记载: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二子。滕公下收载,遂得脱。
摆脱楚军追击的刘邦,把刘盈和鲁元安然无恙地送到了丰邑,刘邦等人则去了荥阳,收集了被击溃的军队,刘邦又振作了起来,为了表彰夏侯婴的功劳,将祈阳赐给了夏侯婴当作食邑。
后来平定了项羽,诛杀了韩信,刘邦又将汝阴封给了夏侯婴,在平定异姓王的过程中,夏侯婴也是身先士卒,刘邦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他,而他的食邑也增加到了六千九百户,这份荣耀在西汉功臣中是凤毛麟角的。
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掌握了大权,而刘盈也当上了皇帝,是为汉惠帝,吕后和刘盈很感激夏侯婴的救命之恩,便就把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豪宅赐给了他,为的就是让夏侯婴离皇帝更近一点,以此表示对他的格外恩宠。
汉惠帝去世后,夏侯婴继续辅佐吕后,吕后去世后,夏侯婴依然位高权重,还和东牟侯刘兴居一起废去了少帝刘弘,立了代王为皇帝,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直到数年之后,得以善终。
由此可见,夏侯婴因为救了刘邦的一儿一女,而得到一辈子的位高权重,对于功臣很敏感的汉王室前期的数代领导人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夏侯婴的忠心。
就从这点来说,西汉的开国功臣的下场,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为刘邦赶马的这个车夫,可以说他是西汉臣子中最大的赢家。
对此,您认同吗?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吕不韦以“奇货可居”的商业思维,将落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包装成政治期货,最终通过精准运作助其登上王位,自己也从市井商贾跃升为秦国丞相。...
吕不韦 2025-09-28 本纪与项羽:历史书写中的帝王逻辑与英雄叙事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