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争霸的历史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而在战国时期想要生存下去,军队实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而在当时,有四个非常有名的军队,分别是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赵边骑。他们分属于四个不同的国家,从名字上也能看得出来了,那么究竟这四个军队,谁才是战国时期最强悍的军队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十分特殊的时期。周王室日渐式微,群雄并起,礼崩乐坏,合纵连横,烽火连年。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依靠有战斗力的军队。一支可靠的军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四支精锐部队,他们的兴衰不仅是国家命运的浮沉,也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地处中国北方的赵国,建国之初,实力弱小,经常受到东胡、楼烦、林胡等游牧民族的骚扰,而“国中之国”中山国时常出来“打闷棍”,在与其他国家交战中,赵国屡屡败北,丧城失地。赵国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机动性,快速反应的骑兵部队,以牙还牙,戍边安民。
上天并未抛弃赵国,赵武灵王的出现挽救了赵国。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实行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将原本以步战和车战为主的赵军,改造成“骑射”、“骑战”为主的机动力量。由于当时马镫还未发明,赵军装备长弓短刀,长距离射击兼顾短距离拼杀,加上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蒙古马,使得赵军能够长途奔袭,无往不利。自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支由中原训练的骑兵,胡服也成为中国军队最早的军服。
推行“胡服骑射”两年后,赵国新军灭中山、收楼烦,败东胡、降林胡。经过这一系列胜利,赵国的土地连成一片,实力大增,威名大振。这些身穿胡服的骑兵,在当时被称为“胡刀骑士”,它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赵边骑”。
凭借“赵边骑”的出色表现,以及名将不断涌现,赵国成为战国后期,除秦国以外,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不过赵国的军事改革存在着先天畸形、后天不足的缺陷。军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密不可分。赵武灵王只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并未对政治和经济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而赵武灵王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导致嫡子公子章和庶子赵王何之间矛盾激化,最终酿成“沙丘政变”。赵国的内斗导致实力受损,国运因此由盛转衰。
西周时期,姜太公受封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建立了齐国。他移风易俗,发展工商业。在渔盐之利的带动下,齐国成为当时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中心。齐国的原住民以东夷人为主,他们生性尚武,剽悍好战,齐国人继承这一特点。春秋时期,齐庄公经过选拔,招募了一批技能全面、作战勇敢的士兵。为了激励士兵,齐庄王设立勇士爵位,以此表彰在战场表现优异的士兵。齐桓公在位时,管仲对军制进行优化。对获得勇士爵位的士兵进行训练考核。凡是经过徒手格斗、摔跤、游泳、骑术、剑术、射箭等技能优异者,才能成为持戟之士,相当于国家的常备国防军,驻守五都,这就是“技击”的由来。齐国规定,技击之士杀敌一人,赏金八两,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齐威王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更新武器装备,重用能臣干将,齐技击的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齐技击在桂陵和马陵击败魏军,硬生生将魏国拉下霸主宝座。有了齐技击的强势出现,齐愍王先后向韩、楚、秦、燕、宋等国发生战争,将齐技击的声誉推向顶点。
然而战争的胜利,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红利,相反,由于齐愍王的四面树敌,招致五国伐齐。齐国的穷兵黩武,造成国内经济不堪重负,综合实力迅速衰落。而齐国内部王室和士族之间内斗不止,齐技击沦为政治游戏的工具。同时,依靠物质激励形成的战斗力,难以维持长久。最终,这支战国时期组建最早的齐技击,走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稍有不慎就有亡国的危险。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魏国国君魏文侯成为最早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任用瞿璜革除弊政,通过李悝发展经济,重用吴起改革军事。很快,魏国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吴起组建了一支名为“武卒”的精锐部队。“武卒”的选拔条件相当苛刻,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头戴盔甲,身着保护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背着强弩和50支弩矢,携带三天军粮,在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有资格成为武卒。从装备上看,武卒属于重装步兵,能在不同距离对敌人造成伤害。武卒个人总负重达50余斤,加上出色的战斗技能,其战斗力在战国群雄中鹤立鸡群。在鼎盛时期,魏武卒约有5万人。吴起率领魏武卒创造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战平八场”的惊人战绩。在阴晋之战中,5万魏武卒对阵50万秦军,以一当十,杀敌无数,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魏文侯死后,魏国人才不断流失。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魏惠王重用德不配位的庞涓,使魏武卒在桂陵和马陵,遭到齐国的迎头痛击,精锐损失大半,魏国因此转入颓势,盛况不再。公元前293年,秦国与韩魏联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爆发战争,秦将白起避实击虚,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由此,魏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秦国在阴晋之战后,知耻而后勇,通过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生产,制定了“军功爵制”,国力得到大幅提升。国尉司马错在魏武卒的基础上,创立了“锐士”。他对十万秦军士兵进行了筛选,首先要通过体能测试。在魏武卒负重的基础上,外加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和一面牛皮盾牌,总计约八十余斤。除此以外,还要进行技能测试,一方面考核个人使用各种兵器的搏斗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各种阵式结阵的团队作战能力。通过测试的士兵,成为“锐士”的一员。“秦锐士”上马能斩赵边骑,下马能敌魏武卒,类似于现在军队中的士官,是全能士兵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锐士”的千人队队长正是“人屠”白起。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锐士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士气高昂,成为秦军攻坚克难的尖刀部队,天下震惊。在战国末期,荀况所著《荀子》中,对秦锐士有这样的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说明当时秦锐士的战斗力冠绝天下,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认可。
秦锐士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秦人彪悍好战,数位国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可见秦人勇武非常。
二是秦锐士虽起源于魏武卒,其训练强度、技能要求具有后发优势,因此超越魏武卒不足为奇。
三是秦军的装备更成熟。以兵器为例,六国普遍使用铁制兵器,唯独秦国偏爱青铜兵器,经化验,秦国使用的青铜剑,铜的比例是76.39%,锡的比例是21.38%,还有其他13种微量元素,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中碳钢的硬度,并且剑身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历经二千多年依然光彩熠熠,锋利依旧。
四是军功爵制激发了秦军士兵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这四支劲旅在战国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人们依然对此津津乐道。孙子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更是维护和平安宁的可靠工具,愿世间永无战争纠纷,军队不再战场拼杀。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其人生轨迹因一场惊天刺杀计划而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他以自刎献首的决绝,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象征,其故事背后交织着...
樊於期 2025-09-19 孔庙有薛瑄吗?——从祀孔庙的明代第一廉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历代儒家学者精神传承的象征。从祀孔庙的先哲先儒,需经严格遴选,代表着一个时代思想与道德的最高成就。在明代,有这样一位...
孔子 2025-09-19 孙子兵法从未失传:一部兵学圣典的千年传承与全球影响《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自春秋末期成书以来,始终以鲜活的生命力活跃于历史舞台。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对作者身份的争议、部分篇章的散佚,以及《孙膑兵法》...
孙膑 2025-09-18 秦穆公寿命考:春秋霸主的生卒之谜与历史争议秦穆公(嬴任好)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国君,其寿命与殉葬制度、政治遗产等问题长期引发学界争议。结合《史记》《诗经》等典籍记载及现代考古研究,本文将围绕秦穆公的寿...
秦穆公 2025-09-18 楚威王:战国时代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在楚威王熊商的统治下迎来了最后的强盛期。这位以恢复楚庄王霸业为志业的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与外交举措...
楚庄王 2025-09-17 春申君殒命棘门后:李园的权力幻灭与楚国终局公元前238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在棘门遭遇伏击,被李园豢养的死士刺杀身亡,其家族三百余口尽遭屠戮。这场血腥政变标志着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彻底覆灭,也揭开了李...
黄歇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