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皇宫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重大政变!秦王李世民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位,成为了唐太宗,并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大唐贞观之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发生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这场政变呢?换句话说,这场政变给唐朝政局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要想评价玄武门之变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我们先从一个人开始说起。这个人就是大唐开国太子李建成。
对于李建成,传统的正史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然而,当我们仔细去阅读唐朝的另一部史书《大唐起居注》,我们就会发现:《大唐起居注》对李建成做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
李建成是一位能文能武的皇太子,他是李渊晋阳起兵的主要谋划者之一,在攻打西河、霍邑、潼关和长安的战斗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并肩作战。大唐开国后,李建成被封为皇太子,但他的军事生涯并没有结束。李世民进攻王世充,李建成就带兵北上抵抗突厥,确保李世民的唐军能顺利的消灭王世充。在平等刘黑闼的战斗中,李建成的部队和李世民并肩作战,李建成还亲手斩获刘黑闼的首级,三军军心大振。
除了武功优秀,李建成的文治也不差。在唐朝建立后,李世民率领唐军经常在外打仗,而李建成一方面出兵配合李建成打仗,另一方面,他在唐高祖李渊的带领下处理唐朝国政。唐朝的很多典章制度,包括租庸调制的改革,都由李建成和李渊一起推动。
从整体上看,李建成是一位优秀的治国之才,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干预,李建成登基后唐朝走向盛世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相比较李建成,李世民也是大唐政治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军功上,李世民和李建成旗鼓相当。李世民和李建成一样,都是李渊晋阳起兵的主要谋划者。随后,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也立下了很多功劳。李世民的军队也跟随李建成一起攻打潼关和长安。等到唐朝建国之后,李世民就率军征战四方。李世民首先率军在潜水源战役中打败了薛举,随后又打败了宋金刚和刘武周的部队。在虎牢之战中,李世民率军奋勇出击,一举歼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主力部队。最后,李世民又率军平定了刘黑闼和徐园朗。

除了军功多,李世民比李建成更会拉拢人才。李建成手下的人才仅有魏征、王珪等人。而李世民手下,文官就有秦王府十八学士。李世民集团的势力如日中天,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说实话,李世民尽管不是太子,但他认为凭借着自己的战功和能力,自己应该成为大唐的皇位接班人。因此,李世民对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还是非常不满的。在玄武门之变的对决中,从表面上看,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进行的对抗。实际上,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开国功臣集团和李渊为首的大唐朝廷之间的对抗。当朝皇上李渊,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等人都支持李建成。太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已经水火不容。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逐渐升级,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像刘文静被杀、杨文干事件的出现,就是秦王和太子之间矛盾升级的重要标志。为了保住太子之位,李建成在李渊的默许下先后驱赶了秦王府的重要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李建成还打算对李世民的武将尉迟敬德等人下狠手。这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李世民的巨大反弹。
然而,即便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形同水火,李建成仍然拒绝魏征等人杀害李世民的建议,他仍然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回心转意。可是,李世民已经不给李建成任何机会了。为了夺得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权,李世民带领秦王府的卫队,以及尉迟敬德、秦琼、长孙无忌等人先下手为强。在政变行动中,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两人的10个孩子和100多名部下全部被李世民集团杀害。李世民更是亲手射死了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大哥李建成。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成章了。李世民不仅要夺取太子之位,他还要夺取大唐的最高统治权。在解决李建成之后,李世民派出尉迟敬德携带武器冲入皇城,逼迫李渊将大唐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李世民。随后,李渊被迫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在两个月后退位。李世民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帝王之位。
以上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前后过程,那这场政变给唐朝的政局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对于玄武门之变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分别做深入剖析。
玄武门之变的正面意义是:首先,结束了唐朝可能爆发的内战。
我们在前面提到,李建成是一位优秀的治国之才,如果李建成登基,唐朝可能会走向盛世。但是,要想让唐朝在李建成的登基下走向盛世,李建成必须先下手为强除掉李世民。然而,现实的历史告诉我们:李建成是一个性格宽厚的人,面对弟弟的不断挑战,李建成不想杀害自己的弟弟。
如果李建成在没有除掉李世民的前提下登上皇位,李世民很有可能会率领军队和李建成之间展开决战,由于兄弟二人的军事才能都非常优秀,这场内战估计一时半会难以分出胜负。而内战的直接结果就是唐朝国力损耗,老百姓生灵涂炭。因此,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结束了李建成登基后可能爆发的内战。

李世民能力很强,其贞观之治已经成为国人都向往的伟大盛世。李建成的能力也很强,但他自己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把握住机会。李建成上台可能会引领大唐走向盛世,但这仅仅是历史的合理假设。如果站在贞观之治的角度看,玄武门之变的正面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玄武门之变结束了唐朝可能爆发的内战,但给唐朝的皇位继承带来了很大的负能量影响。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的100多年里,唐朝皇位继承先后发生了李承乾政变未遂、李元景和李恪政变未遂、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等一系列宫廷政变。
这一系列政变手段阴险毒辣,矛盾纵横交错,连续政变的发生让皇位继承无法正常进行,并给唐朝的中央政府带来了严重的内耗。
而且,从亲情和人伦的角度看,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兄逼父亲的行为也是不能原谅的。即便李世民夺取皇位,李世民也应该守住做人最起码的底线。只不过,由于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震古烁今的贞观之治,人们已经记住了李世民的功绩,并渐渐淡忘了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的凶残。
毕竟对于老百姓而言,老百姓不管皇上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只要皇上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老百姓自然拥护你。很显然,李世民做到了这一点。
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冠以“明君”之名。他前期任用贤相、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唐朝达到鼎盛。然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1-04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唐睿宗李旦:隐忍与智慧的帝王人生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作为唐朝第五位皇帝,其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见证了武周政权的兴衰,又为开元盛世的到来铺就了道路。他...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2025-11-04 权力的终章:武则天与吕雉家族命运的分野密码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与吕雉作为女性掌权者的代表,均以铁腕手段重塑了王朝格局。然而,两人死后家族命运却呈现截然不同的轨迹:吕雉家族在三个月内被彻底诛灭,而武则天家...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吕雉 2025-11-03 武则天为何不立武承嗣为太子: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始终面临一个核心问题: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她既需巩固武周政权,又要平衡李唐旧臣与武氏家族的利益。在侄子武承嗣与儿子李显...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03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梅妃:才情与气节交织的宫廷悲歌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画卷中,梅妃江采萍以才情与气节独树一帜。她既是封建帝王后妃中罕见的才女,也是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的烈女。这位出身福建莆田的奇女子,用一生诠释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31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理性克制:武则天不杀李治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