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无法重来的,历史也没有假设。若是能给历史装上“倒带”的功能,然后在重新设计历史的发展的话,那么或许会造成另外一番景象了。剧情可以肆意想象,但历史发展的逻辑却不能随意颠倒,在有限的空间内,我们可以展开一下联想。
1900年,那是一个庚子年。义和团祸乱华北,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与光绪西逃,最终导致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乱世危亡之际,如果关键历史人物不按“常理”出牌,突然“走偏”,那么历史走向将大为不同,剧情或许更精彩,比如光绪皇帝逃入美国大使馆。
首先要说的是,庚子年的美国大使馆,实为美国公使馆。“大使”与“公使”,一字之差,但级别不同,“大使”高于“公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列强获得外交代表驻扎北京的权利。在欧美中心论的背景下,欧美列强并未将中国视为同等的文明国家,在派遣大使时,故意降低了一格,由“大使”变成“公使”。同时期的中国,享受与非洲埃及、突尼斯一样的待遇。
再说到光绪逃跑一事。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8月15日,光绪与慈禧一起狼狈出逃,且一直逃到了西安。我们假设的光绪逃入美国大使馆,正是在这个时段。
那么问题来了,光绪为什么要离开慈禧,单独出逃?理由很简单,光绪有性命之忧。
自1898年9月戊戌政变后,慈禧将光绪囚禁,从此,他饱受慈禧在生活、情感上的折磨。仅仅一个月后,光绪又被清廷宣布病倒,并大张旗鼓向全国招募名医。大清帝国皇帝突发重病,中外大哗。皇帝的健康本是帝国的最高机密,此时却天下皆知。北京城内间纷纷传闻,光绪要被杀害。光绪哀叹,自己还不如汉献帝。
光绪病倒正是慈禧导演的一出大戏,废掉光绪,重立新帝。1900年1月,年仅15周岁的端王载漪的儿子溥儁被慈禧推上历史舞台,成为“大阿哥”,即皇储,随时接班光绪。
突然得宠的端王载漪随机借崛起的义和团兴风作浪,甚至亲自带拳民杀入宁寿宫,扬言要杀死光绪。
可以看出,戊戌政变后,光绪的处境非常危险。即使光绪无法预测到八年后慈禧毒死自己,但也应该清楚,自己随时可能被做掉。因此,逃出慈禧的魔掌,寻求外国保护便是合理之事。
具备了逃跑的理由,光绪就真的能逃出慈禧的严密控制吗?答案是的。笔者发现,光绪与慈禧西逃的初期,至少有两次绝佳的逃跑机会。
第一次是出逃的当晚。光绪与慈禧等人逃出紫禁城,实际护驾的清兵大约 30 人。8月15日夜,皇驾宿于直隶昌平县西贯市村(今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西贯市村)的一座没有围墙的破败清真寺内。光绪与慈禧第一次同居于一室内,房间没有窗户、没有门,光绪完全可以在慈禧深夜熟睡的时候,自己走出房间,以上厕所为由逃跑。
当时值夜班的只是几个太监与清兵而已,光绪说要上厕所,没人会阻拦。清真寺的厕所,慈禧上了一次,屎尿遍地,无处下脚,光绪也可以进入玉米地里方便,借此机会逃跑。趁着夜色,光绪可以迅速逃入青纱帐内,没有谁能找到。
第二次则是在8月21日。在《德宗遗事》中记载了一个细节,在直隶宣化府(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附近渡洋河时,由于河水较深,便找来附近熟悉地形的村民帮助抬轿。慈禧的轿子第一个被抬过河,光绪的轿子不知为何落在了后面,其他文武官校及内侍等人都已经过河,只有光绪与肃亲王善耆两人没有过河。两人以为,其他人过河后,会再回来帮助抬轿,谁知道,并没有人帮忙。
光绪向善耆大发脾气,责怪他办事不力。善耆则说,自己是皇上的人,不必担心。随后,善耆就到附近的村子找人手去了。此时,只留下光绪傻傻地站在河边。这又是一次绝佳的逃跑机会。
此时的光绪年仅 29 岁,也没有什么疾病,正是身体强壮之时。他若跑入玉米地里,瞬间就不见了踪影,以当时的力量,根本没法寻找。
逃跑的理由有了,逃跑的机会也存在,那么光绪会逃到哪里呢?显然是逃入北京各国公使馆才安全,其中美国公使馆则是首选。理由也不复杂,光绪曾两次向美国总统麦金莱写信求救。
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直指北京。京城内的清军、义和团正在激烈围攻外国公使馆。7月19日,焦急中的光绪向美国发出了求救信,希望美国能居中调停,帮助中国度过危机。但美军是八国联军之一,让美国人斡旋根本没可能。
10月14日,西逃到山西安邑的光绪以感谢美国的名义再次致信麦金莱,希望美国在中外谈判中能发挥友好作用。
光绪的两封信,美国都收到了,而且麦金莱还回了信,信中内容除解释美国出兵原因外,其余更多是客套。
通过这两封信,说明光绪更信任美国。此时的美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列强中,影响力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美国与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列强不同,美国没有瓜分中国的野心,对华态度相对友好。美国人也非常自信,认为美国式民主必会领导全世界。
综上可以看出,光绪如何出逃,逃入美国公使馆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这种假设真的成立,接下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不妨推演一下。
推演一:中国皇帝逃至外国公使馆避难,此消息必震动世界。美国很可能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皇帝对美国的认可,在第一次收到光绪的求救信时,美国就曾有过类似的欣喜。中国皇帝在自己手里,必让美国在列强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甚至让其他列强围绕美国转。忧的是,光绪无疑是个“烫手山芋”,接收光绪定会造成与清廷关系的紧张,未来美中关系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推演二:光绪跑了,慈禧必会另立新君。年初立溥儁为皇储,遭到列强一致反对,如今慈禧让溥儁登基便已名正言顺。推出新皇帝,宣布光绪为废帝,降低光绪的筹码作用。
推演三:15岁的新皇帝溥儁登基,作为溥儁的父亲,载漪将再次受宠。列强惩凶的重拳很难再落到载漪的身上,载漪自然也不会流放到新疆。对列强恨之入骨的载漪掌握大权后,无疑会加剧中外对抗。
推演四:光绪问题将成为中外谈判的最大焦点。如果光绪躲在美国公使馆内打死不出来,清廷也没有任何办法。尝到八国联军厉害的慈禧,绝不敢再次派兵围攻美国公使馆。光绪问题不解决,美军就不会撤军。
推演五:为了尽快结束谈判,清廷或许会与列强达成共识,干脆让光绪去美国。光绪离开美国,对清廷来讲,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总比让光绪留在眼皮底下好很多,至少眼不见心不烦。
推演六:光绪去了美国,也就意味着与清廷决裂。慈禧、溥儁等人将会视光绪为海外的极大不稳定因素,欲除之后快。清廷则会像对待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那样,将光绪列为通缉犯,或派人赴美国去绑架、刺杀光绪。1896年,孙中山就曾在伦敦遭到清廷绑架。
推演七:光绪出逃美国,同样逃到海外且一直以保皇派自居的康有为将最为兴奋。康有为自然会想方设法与光绪建立联系,但两人未必能见面。美国允许光绪逃到美国,肯定也会对其进行各种限制,如不准公开露面,不准发表演讲等。美国并不想与清政府关系搞太僵,因为这不符合美国“门户开放”的原则。
推演八:康有为、孙中山都会试图拉拢光绪,希望联合组建海外流亡政府,一起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光绪作为清朝正统皇帝,虽然被宣布废帝,似乎还难有勇气与清廷对着干。
推演九:1908年,慈禧去世,溥儁已23周岁,年轻的皇帝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没有了慈禧的控制,浪荡公子出身的溥儁与老爹载漪将完全控制政权,相比摄政王载沣与溥仪的组合,显然强了很多。溥儁与载漪控制下的朝政,对内、对外很可能更趋强硬。
推演十:久在美国的光绪恐也难耐寂寞。时间一长,光绪也会暗中与康有为等人建立联系。或许光绪还无法接受孙中山,但康有为则会被光绪视为最为靠谱的力量。康有为势力壮大,推动立宪的呼声也会更强。立宪派与革命派会发生更激烈的论战。
推演十一:在溥儁与载漪的强力控制下,立宪的进展很可能会推迟,但会诱发“辛亥革命”提前爆发。大清帝国的瓦解不可避免,以载漪的性格,不可能妥协。清廷越强硬,灭亡速度就会越快。
推演十二:清朝灭亡,光绪再躲在美国已经没有意思。中国上下,改天换地,回国后的光绪也会比较尴尬。小朝廷依然还在,溥儁、载漪还悠哉地生活在紫禁城里,光绪不可能与他们一起相处。回国当不了皇帝,如果再没有其它事情可做,那就只能暂时做个寓公,如寄居在天津或上海这种中西交汇的城市,以方便与外国人随时接触。光绪断然不会与袁世凯合作,无论袁世凯怎样笼络。对于袁世凯称帝,光绪同样会极力反对。
推演十三:光绪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他的人生无法平静。光绪同样会受到各方势力的拉拢,日本人也会像拉拢溥仪那样接近光绪。但深以甲午战败为耻的光绪,绝不会与日本人合作,更不会跟随日本人跑去东北建立满洲国。没有满洲国,或是没有清朝皇帝的满洲国,日本势力在东北可能就不会崛起那么快,甚至被大大削弱,日本企图占领东北,并全面侵略的中国的计划必会延迟。
以上推演比较保守,光绪逃入美国公使馆,还能影响日本侵略中国,这种结果,光绪还是逃得值。中国皇帝逃至外国公使馆并不新鲜,1924年,溥仪被驱赶出紫禁城后,也曾逃进日本公使馆。
历史没有假设,真实的光绪没有勇气逃跑,他不敢背叛慈禧,更不敢背叛祖制。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选择继续跟着慈禧,主动做个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儿”,最终落得37周岁就被毒死的悲惨下场。
当然也可以这样看,明知慈禧早晚会害死自己,光绪以死明志,选择以最悲壮的方式祭奠他忠爱的改革事业。
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中,贾元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既是贾府兴衰的晴雨表,也是封建王朝权力斗争的缩影。这位被冠以“贤德妃”封号的宫廷女子,其身份与命运...
贾元春 2025-09-19 康熙帝情感天平:德妃与宜妃的宠爱之争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和硕柔嘉公主:政治棋局中的薄命红颜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权力版图中,公主作为皇室成员,往往承载着联姻、安抚、制衡等政治使命。和硕柔嘉公主(1652年6月11日—1673年8月23日)便是这样一位被...
和硕柔嘉公主 2025-09-19 顾命八大臣:功过交织的历史镜像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更迭中,顾命大臣制度常被视为平衡皇权与辅政力量的“安全阀”,但咸丰帝临终前设立的“顾命八大臣”却成为晚清政局剧变的导火索。这八位辅政大臣的命...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5-09-19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阮元为官的主要事迹:清廉务实,泽被一方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以勤...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18 田文镜:历史天平上的复杂官声在清朝雍正年间,田文镜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官员。他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在整饬吏治、推行新政方面成效显著,却也因行事严苛而饱受诟病。要评判田文镜究竟是“好官”还是“坏...
雍正如何继位的 田文 2025-09-18 尤袤代表作三首:诗韵中的家国情怀与自然哲思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尤袤的诗作以平易自然、质朴深沉著称。尽管其诗集《梁溪集》因火灾散佚,仅存清人尤侗辑录的《梁溪遗稿》两卷,但其中收录的《蜡梅》《雪》...
尤侗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