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棣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李世民敢反抗李渊,朱棣却不敢反抗朱元璋?他在怕什么?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了解,总有一些人喜欢将唐代和明代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著名的盛唐和大明王朝,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说,唐代和明代都有着嫡长子被宣告继承,最后被嫡次子抢夺“大统”的历史事件。
但是虽然是类似地抢夺皇位事件,仔细研究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李世民创建的“贞观之治”和朱棣打造的“永乐年间”,在历史上都是能够让百姓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但是,李世民是在其父亲在世时夺得皇位,朱棣却等到了其父亲死后才敢登基。
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昭示着唐太宗李世民弑兄逼父的夺位历史。而朱棣却是等到了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去世以后,才敢领兵谋反,从侄子朱允炆手中获得地位。这意味着李世民敢反抗李源,朱棣却不敢反抗朱元璋。这二人究竟有何不同,朱棣又在怕些什么?
01朱棣怕传统礼教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成功开创了唐代的李氏一家,实际上是有着一部分鲜卑族的血脉的。而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朱氏一家,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也就是说,从自小受到的传统礼教来看,李世民和朱棣就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的传统礼教,约束着的行为模式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着鲜卑族血统的李世民,从小就认为能力的高低才是决定位置不同的关键。而饱受汉族正统礼教影响的朱棣,受到的教育却告诉他应该严格的遵守人伦纲常。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对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无关对错者本人的身份。这一点从唐太宗善用魏征一事上,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论证。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为只要自己是对的,完全可以纠正父亲。甚至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治理好天下,完全可以取代自己的父亲成为皇帝。
可是明成祖朱棣心中,却坚定地遵守着“以父为纲”的准则。哪怕自己的父亲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身为儿子也只能够选择听从。作为一个传统的汉人,是根本不能不听从父亲的指示,更不能忤逆父亲甚至犯上作乱的。
所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像李世民一样反抗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朱棣害怕违背到自己从小受到的传统礼教。违背传统礼教对于朱棣而言,相当于在抛弃一直以来坚持的信仰。这是朱棣所坚决无法容忍的情况。不仅如此,朱棣还很害怕遭受到后人的诟病。
02 朱棣怕世人诟病
唐代和明代的民间文化风尚是有所差异的。在唐代时期,民风可谓是相当的开化。甚至这种开化从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明代之前是元代,也即是少数民族执政压迫汉族的阶段。当时。汉化受到了很大的压迫甚至破坏,所以明代年间非常推崇传统的汉族文化。
唐代人很注重个人能力的高低。“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李元霸年纪轻轻,就可以成为“瓦岗寨第一英雄好汉”。那些年龄资历甚至家世都很老成的英雄好汉,却甘于屈居人下。反之,技不如人还装大,是非常受到唐代人士鄙夷的。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篡位成功,没有被后人所诟病,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毕竟,历史上的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能力,都是比不上李世民的。这在民间也是早有传闻的,甚至民间认为李家的江山是李世民带兵打下来的。
与唐代人所不同的是,明代人很注重汉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刚理伦常。在汉家文化中,有着严格地等级划分。例如古代汉家女子,需得严格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古代男子也是一样,需要“在家从父,不可忤逆,哪怕行差”。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明代人而言,孝顺往往是比是非更加重要的东西。所以朱棣如果在其父亲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谋反,势必会遭遇天下人的耻笑和诟病。到那时,即使朱棣谋反成功,成为了皇帝,恐怕也是民心不向,很难坐稳皇帝的位置。
03朱棣怕实力不济
事实上,非但谋反成功会遭遇到世人的诟病,就连成功本身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要了解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不敢反抗其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因为朱棣的实力比起自己的父亲朱元璋而言,实在是相差甚远。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开始,逐渐日积月累,从而打下大明江山,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而朱棣,始终是作为朱家的嫡次子,被自己的父亲教养、保护着长大的。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政治谋略上,都根本就没有实力跟自己的父亲相抗衡。
朱元璋本人是在苦日子里浸泡着长大的,成年以后个性嫉恶如仇的很。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更是大刀阔斧,在自己的妻子马皇后去世以后,利用“胡惟庸案”几乎杀的朝堂无人。朱元璋这种临危不惧和杀伐果断,都是让朱棣望而生畏的。
04 朱棣怕路遥生变
除了实力原因之外,距离皇宫的路途远近也是有所不同的。唐太宗李世民谋反之前获封“秦王”,居住在京城的秦王府里。也就是说李世民想要进宫谋反,可谓是相当的便利。
明成祖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被安排去了千里之遥的地方戍边。如果朱棣想要带兵谋反,就需要千里迢迢的从外地赶回京城。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的行军方式非常简单,并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的机械。千里奔袭,最快也需要一月时长。
正所谓“夜长梦多”,何况是一个月的时间。万一谋反的事情走漏了哪怕是半点的风声,谋反失败的概率都将会有着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一旦谋反失败,后果可谓是不堪设想。毕竟朱棣深知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是怎样一个残暴的帝王。
此外,长途的跋涉,也会让将士们的身体饱受折磨,兵马的作战能力自然是会大打折扣的。所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反抗朱元璋,是因为位置太远,害怕发生变故。
05 总结:
和唐太宗李世民敢于反抗唐太祖李渊有所不同,明成祖朱元璋是不敢反抗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毕竟面对谋反朱元璋来说,朱棣害怕传统礼教、世人诟病、实力不济以及路遥生变这些原因。
作为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壮举终结元朝统治,其政治手腕与军事才能被后世誉为"一代明...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0 朱元璋的权力手术:三个关键人物如何撕碎千年宰相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堪称一场颠覆性变革。这场变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三位关键人物对皇权的致命冲击。从李善长的跋扈到胡惟庸的谋逆,再到元朝制...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0-20 碧泉忠烈:俞通海——以命换命的鄱阳湖守护者在元末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朱元璋能从红巾军小卒跃升为明朝开国皇帝,除自身谋略外,更离不开一群生死相托的将领。其中,巢湖水师统帅俞通海以三次关键战役的决死冲锋,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俞通海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明朝开国名将杨璟之死:历史迷雾中的生死真相杨璟(1338-1402年),这位出身庐州合肥的明朝开国名将,其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从元末随父投身郭子兴起义,到归顺朱元璋后南征北战,他以军事才能与忠诚...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7 铁血忠魂:郭英五百战功铸就明初传奇在明初风云激荡的军事舞台上,郭英以"身经五百余战,伤痕七十余处"的传奇经历,成为朱元璋麾下最耀眼的将星之一。这位出身濠州(今...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7 江阴屏障:吴良十年守城与明初名将的终极归宿元末乱世,江阴作为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冲,既是朱元璋政权东南的门户,也是张士诚势力西进的必争之地。在这场关乎存亡的博弈中,安徽定远人吴良以十年坚守铸就“江阴屏障”,...
朱元璋多少岁 张士诚 2025-10-17 帝王铁腕下的柔情:朱元璋多疑性格与对马皇后绝对信任的悖论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多疑性格导致胡惟庸案、蓝玉案等血雨腥风,牵连数万人命。然而,这位以严酷著称的...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10-16 马皇后:大明王朝的贤后典范与帝后深情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贤后辈出,但若论及影响力与传奇色彩兼具者,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无疑独树一帜。她以平民之身,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又在治国理政中展现出...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10-16 君臣相知:朱元璋与徐达的生死博弈与权力平衡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却又暗藏权力博弈的锋芒。这对从放牛娃时代便结识的挚友,在共同缔造大明王朝的过程中,既展现了超越生死...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