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皇太极”这个人物,很多人对于他的名字的来历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很多影视剧中,直接就出现了皇太极这个称呼,但其实准确来说是很不规范的,因为在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他不叫这个名字。这个虽然很好听,但实际上是乾隆给他取的名字。论辈分来算,皇太极是乾隆爷爷的爷爷了,那为什么乾隆要给他取一个这样的名字呢?这个名字又是什么含义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太祖名上为皇太极者,殆天意笃生,统丕业而福兆民者也。”“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王台吉’,音并暗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
其实上面所说的都是假的,“皇太极”这个名字代称只是清朝时期后面的乾隆皇帝给他起的名字,而在此之前那些早期的明清的文献都把皇太极称为:黄台鸡,洪佗始等等不一的称呼。
其实这些称呼都是从他的称号“hongtaiji”的而所音译过来的,他的这个称号就是对蒙古贵族的一些常见称呼罢了,类似清朝满族的“阿哥”称呼一样。所以说如果皇太极听到别人叫自己“皇太极”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叫谁。
努尔哈赤当年曾经生下十六个儿子,所以为了把他们区分开,给自己十二子阿济格起的名字翻译为“小儿子”,而自己的十四子多尔衮的名字满语翻译过来后是"獾子",当年努尔哈赤给自己的孩子皇太极起的满名是什么?
《山海纪闻》这本书是在明代时期一位叫陈仁锡的人所写的,里面记载的皇太极名字叫“喝竿”;可是到后面《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史记中皇太极的名字却又叫“黑还勃烈”。
日本的一位学者叫三田村泰助,他曾经根据这两种不同时期的文献进行分析,他于是就认为当年皇太极的真名叫“黑还”(hekan)还有“勃烈”(beile),这些翻译过来后就是“贝勒”的意思。
对于种种的说法不一,于是就有人去研究曾经一些原始的满族人的文献,从皇太极贝勒(hong taiji beile)阿敏贝勒(amin beile)莽古尔泰贝勒(manggultai belei)这三个贝勒的满文写法中我们就发现了皇太极真名的最终答案。从上面所放的图片里面我们可以得知里面的名字组合都是要加上beile 的,所以当年皇太极的真名就应该就是为“hong taiji”。
可是我们看见图片里面别人的名字全部都是连在一起写的,可谓是为什么清朝皇帝皇太极(hong taiji)自己的名字不一样是分着写的?
这里面最大的可能是皇太极他本身的名字为红或黄(hong ),而这个名字本身会让所看到的人脸红,于是就这样皇太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台吉”这两个不在的字。
爱新觉罗·皇太极,在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时。相信许多人都和小编一样,绝对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卧槽,这个名字好带感”!你在听听努尔哈赤其他儿子的名字,什么褚英、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等等,哪个有皇太极念起来霸气。皇太极这个名字好像早就预示着,这位皇八子最后会登上最高位,成为皇帝一样。不然为什么努尔哈赤给其他儿子娶的名字那么别扭,就给这个八儿子娶了个如此具有王霸之气的名字呢?
实际上,大家都想多了。“皇太极”这个名字是由满族的名字音译过来的,“皇太极”这个名字在满语中的意思就是贵族,与许多名字的含义都差不多。
而且,“皇太极”并不是最开始的翻译。其他音译的有:“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听听这些名字,是不是一股乡土气息迎面扑来。“皇太极”这个还是乾隆时用的,然后便延续至今。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皇太极”这个名字是皇太极他登上汗位后,自己改的。登上汗位,位高权重,就不缺拍马屁的人。他初等汗位,就有人献媚说:“您名字的发音听起来很象是汉人说的”皇太子“一词,证明您天生就是该做太子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很是高兴,此后“黄台吉”这个名字的汉文就写成了“皇太极”。总之皇太极如此霸气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这位大清皇帝的,而是后来改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