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从古至今君王臣工士人大众们都点评很高的一位千古明君。要是后世排一个千古皇帝功业榜,这状元的备选中一定少不了李世民的名字。历代史笔文人的点评都极高,如《新唐书》中称赞:“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诗人杜甫说:“煌煌太宗业,建立甚宏达。”政治家们对李世民也多有赞许,像康熙皇帝说过:“朕观古来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怀,登于至治。”比隆三皇五帝,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荣誉,也是许多臣子对皇帝的谀词,但李世民确实当得起这个说法。
既是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传说唐太宗诞生满三天,就有书生拜谒唐高祖李渊,说:“公是贵人,必有贵子。”李渊便引见自己的几个儿子,这个书生只把眼睛看向李世民,说:“此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愿我公以此子为重,年方二十,必能济世安民,成就大业。”
年少就不同寻常,不仅天资聪颖,气运绝伦,而且很有远见。李世民作为世家贵胄的子弟,却非常喜爱结交江湖上的名士好汉,贩夫走卒,流夫囚徒,真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成为了李二大兄弟成大事的雄厚人才本钱。当然,官场上的许多大官名士对李世民也十分钦慕敬仰。
比如其时的晋阳令刘文静,后来大唐的便是李世民的好伙伴。李世民还未反隋起军之时,曾经在刘文静家喝得酣醉,兄弟之间不避嫌疑,就在刘文静家睡了。刘文静坐在楼上养神,大概在想自己的将来能否托付在这个少年手里吧。突然,刘文静看见自家院子南边的大池子里,隐隐有一头白龙盘旋饮水,龙鳞闪闪,让人心折。“金鳞岂是池中物”啊!再大的水池里也降不下一头龙,公然,池中有几百条大鱼积极而出,竟都不怕旱死,一气跳到岸上。过了好久,白龙隐去。刘文静家人们也看到了这一幕,都吓得傻眼了。这时,唐太宗李世民也醒了,伸欠一番,对刘文静说:“方才宴饮,喝酒喝太多了,口渴得很。做梦梦到在先生家里的大水池里饮水呢,清凉泠泠,好不快意啊!”刘文静这才茅塞顿开,原来池边鳞光闪闪的白龙正是面前这位英气少年,细心一看,李世民衣服身体竟还尚带水渍。
李世民既行仁政,又是个果敢狠辣之人。玄武门之变,杀皇兄,逼父亲退位,毫不手软。有一种说法,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便是李世民竭力劝说的,李渊听李世民劝说,想了一夜,第二天回复:“我一夜思量,你说的话大有道理。也好,从今天起,是破家灭身,仍是化家为国,都在你这句话上了。”更有说法称,便是李世民先起兵的。
仁德又狠辣,确实是李世民兼而有之的特色。西突厥的曷娑那可汗,早年由于国内奋斗,被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大北,亡国破家,逃到大隋,朝见隋炀帝,后来被隋炀帝封为曷娑那可汗,大业十年,隋炀帝还把“信义公主”嫁给他。江都之乱后,隋炀帝身死,曷娑那可汗就又跟着宇文化及东奔西走。等到宇文化及要败了,武德二年,曷娑那可汗就跑到唐朝京师长安,来投靠李氏。这时突厥传闻这件事,差遣使者来恳求唐朝皇帝,把这个突厥的废可汗给杀了。高祖李渊没有容许。
群臣议论纷纷,就如同东胡向冒顿可汗要土地时群臣说的一样:“保一人而失一国,将来一定是忧患之始。”其时仍是秦王的李世民表态了:“人家走投无路,来投靠我们,杀了他也太不善良了,连隋炀帝这样的暴君都肯收留他,我堂堂大唐国却不肯吗?”善良之道行了,唐朝的面子光烫了,杀招狠手在后头呢!曷娑那做梦也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唐皇召曷娑那入内殿说事,然后送他去中书省,这时纵放突厥使者杀了曷娑那,然后回国复命去了。
善良之道,法家之术,古来便是帝王治世的兼用手法,本来也不足为奇。成大事者,能够发现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是最重要的品质。李世民为秦王时,府中幕僚升迁被夺者很多,李世民深深忧虑。这时有人说了:“别的人号曰人才,其实走了也不足惋惜。倒是府中的杜如晦是王佐之才。”李世民一大长处便是从谏如流,从此与杜如晦亲宠日笃。杜仆射死后,李世民有次正在吃美味的瓜,忽然想起过世的杜如晦,叹气连连,瓜也吃不进去了。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