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的吴起,也有很高成就,其结局为何悲惨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吴起,因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分别为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及军事上做出了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被称为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可是这位战国初期的名人,每逢在一个国家取得成就后,就会被排挤或者弃用,最终在楚国惨遭杀害。
吴起画像
本文将分析这个既有才华又有成就的吴起,为何结局会如此悲惨呢?
一.被认为不孝,而弃儒学兵
吴起出生在一个战国初期“家财万贯”的富有家庭,为了在政治上谋求好的前途,他花钱四处寻求门路,结果弄得倾家荡产,也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因此遭到乡人们的讥笑与诽谤。
粗暴的吴起气愤不过,竟然杀了诽谤他的30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闯荡不出名堂,决不回乡!于是,吴起离开家乡,先拜在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去学习儒家之术。
当母亲去世后,吴起为了不影响学习,就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则认为他极不孝顺,不配做儒家的门徒,就断绝了与吴起的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就弃儒学兵,并前往鲁国谋生。
二.杀妻求将,功成被辞
鲁元公十七年(前412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 。鲁元公虽然想任用吴起,但因他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并不信任他。吴起了解此情后,居然为了求取功名,而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以向鲁王表示不偏向齐国。元公果然任命吴起为将军,结果吴起率鲁军大败齐军。
吴起杀妻求将
谁知事成之后,有鲁人向元公进谗,认为吴起为人“猜忌、残忍”,且如果有过大的战果,就容易招致“诸侯图鲁”,要继续任用吴起,将会得罪于鲁的兄弟之国卫国。此时的元公心中也对吴起产生了怀疑,他绝情地辞谢吴起,不授其官职。吴起只得离开鲁国。
三.为魏国立战功,之后又被陷害
离开鲁国之后,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就立即奔赴魏国。在魏国,吴起先后历仕魏文侯、魏武侯两朝,充分施展了他的军事才能。首先,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命他攻克了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
次年(公元前408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在与秦军作战期间,吴起与士兵们同吃内住,建立了很好的上下级关系。
至此,加上魏文侯三十五年(前412年)被公子击占领的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魏国就全部占有了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国相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首任西河郡守。吴起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孔子的弟子、当时居于西河的子夏学习儒家思想,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了武卒制(为加强军事力量,进行的一场军事改革);为了抵御秦国的进攻,他还修筑了吴城(今山西孝义西南)。
吴起不同身份形像
到魏武侯七年(前389年),秦惠公出兵50万来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5万人,外加战车500辆、骑兵3000大败秦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阴晋之战。魏武侯九年(前387年),魏武侯还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琮齐国直至灵丘(今山东滕县)。
据《吴子》称吴起在河西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即曾经大战76场,其中全胜64场、余下战平,没有败绩。可谓战功卓著啊!
然而,约在魏武侯九年(前387年)左右,吴起又遭到魏国大臣们的谗害,由此受到魏武侯的猜疑,于是他毅然离开魏国,向南投奔楚国去了。
四.虽变法强楚,却惨遭杀害
楚国的楚悼王得到吴起后,先任命他为宛城守,以防御韩、魏两国。一年后直接升任令尹(楚国的最高军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并且让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他施展内政管理的才能。
吴起变法基本达到了强楚的目的,而且使得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起来,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一时楚国名气大增,诸侯各国都畏惧楚国的强大,这完全是吴起在楚国变法后所取得的大胜利。
但是,尽管吴起坚持变法,且取得了成效,而他实施的种种措施因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竟招致了他们地怨恨,从而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就在楚军在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吴起前往治丧处,却被心怀不满的楚国贵族们用箭射伤致死。吴起的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 吴起就这样惨遭杀害,他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吴起剧照
五.笔者评说
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吴起,因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分别为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及军事上做出过极高的成就。
可是吴起每逢在一个国家取得成就后,就会因是外来人、本国君臣怕功高震主,以及猜忌与嫉妒,而遭受排挤或者弃用,最终在楚国惨遭杀害。
分析其中原因:主观方面是因为他智商有余、情商不足,而且其人品存在重大缺陷,如他花钱买官、残暴杀害族人、不为母亲守孝,甚至做出杀妻求将的卑鄙行径,还有居功自傲,与同仁们关系不和诣等缺点。这些都会给人造成不好影响,产生其残忍、不忠诚、不孝顺等恶劣印象,所以,用他时不说,一旦用完了就不会长期信任与留用他。
游戏中的吴起形像
当然也有客观原因,就是曾经利用吴起内政或军事才能的各诸侯国君臣们,由于本位主义,怕他居功自傲、功高盖主,侵害或者损坏自己的切身利益,全都采取了“过河拆桥”的恶劣手段,利用完后立即将他弃之。最终造成了吴起悲惨的结局。
吴起聪明好学,能够施展内政管理、军事方面等才能,为各国图强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是他拙劣的人品、糟糕的处人与事方式,却应让我们引以为戒。而各诸侯国家的急功近利、眼光短浅,容不下外来人才的行径也应得到人们地批判。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优点,摒弃他们的不好之处。认真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地,吴楚两国三十万大军的对峙,不仅改写了春秋争霸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里程碑。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集中体现了孙武“兵诈”思...
孙武 2025-06-19 兵圣与谋臣:孙武与伍子胥的时空对决与历史定位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舞台上,孙武与伍子胥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吴国崛起的征程。一位是隐居罗浮山的“兵学至圣”,一位是背负血海深仇的“谋臣典范”,两人的命...
孙武 2025-06-05 先轸与孙武:春秋军事巨擘的巅峰对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连天,无数军事家和将领在这片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先轸与孙武作为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备受后世赞...
孙武 2025-05-21 孙武临死前三大预言:跨越时空的精准预见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与历史研究的璀璨星河中,孙武宛如一颗最为耀眼的巨星。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孙武...
孙武 2025-04-07 兵家至圣孙武的练兵之道,孙武是如何练兵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武被誉为“兵家至圣”,他的《孙子兵法》更是被奉为军事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位军事奇才究竟是如何练兵的呢?一、严明军纪,...
孙武 2025-03-21 孙子逝世之谜:历史尘埃下的未解之局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孙子(孙武)以其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被尊称为“兵圣”,所著《孙子兵法》更是被誉为“兵家圣典”。然而,关于这位伟大军事家的逝世...
孙武 2025-03-14 孙武国籍探秘及孙子兵法的重视历程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孙武无疑是一位璀璨的明星。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争智慧,著写了流传千古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一、孙武的国籍之谜孙武,约生于公元...
孙武 2025-02-25 孙子、孙武、孙膑:历史军事奇才的辨析与关系探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孙子、孙武、孙膑这三位名字相近的人物常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然而,他们是否为同一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常常让人产生...
孙膑 孙武 2025-02-21 孙子、孙武、孙膑:军事世家的传奇人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孙武、孙膑三位名字相近的军事家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三者...
孙膑 孙武 2025-02-11 从没带过兵的孙武为什么能够写出孙子兵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思想,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更是战争艺术的开创者之一。然而,令...
孙武 2024-11-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