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互为对手的曹操、刘备、孙权的武艺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朝时的民风尚武,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武艺。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很多君主都赤膊上阵,征战沙场。经过长期的征战后,天下进入了三国时期。那么三个国家的互为对手的三位君主,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的武艺水平究竟谁高谁低呢?
一、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武艺。
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在历史上也记载着他们的战斗事迹。在三人中,征战范围最广,受伤最多的就是曹操。曹操的作战足迹北至沙漠,东至大海,南至长江,西至关陇。由于他经常亲自指挥曹军主力作战,身上也受到过多次创伤。
曹操在年少时喜欢游侠的作风,他有一天闯到当权太监张让的庭院当中,被张让家人发现。曹操面对众多的张让家将围攻,能够从容击退对方,让敌人不敢上前。然后曹操越过院墙,从容脱险,显示了他的高超武艺。
在讨伐董卓后,曹操因为兵少到佯装募兵。他招募了四千多兵力,但是在回来的时候遭遇了部下的叛乱。这些叛兵在夜里焚烧曹操的营帐,企图谋害曹操。曹操执剑亲手杀死数十名叛兵,所向披靡,这才平息了叛乱。在史书中还记载,曹操才力绝人,能够手射飞鸟,亲自擒拿猛兽,在南皮打猎的时候,一天就射获野雉六十三头。
在三人之中,出身低微,底子最薄的就是刘备。刘备家庭贫寒,和母亲靠织席贩履为生。这使得刘备在起家之时,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我们看刘备的部下,有着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刘备能够把他们收为己用,自己的武力自然也不俗。
刘备在起兵前,就纠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少年。他们以保护富商安全为职业,得到了富商的大笔资助。刘备擅长使用双股剑,剑术超群。曹丕曾经亲眼看到刘备的剑术,说他舞动双剑,矫若游龙。在古代还把刘备的剑术归为六大名家之一。
正是因为刘备的武艺出众,在很多次作战中都可以看到刘备身先士卒的身影。在《法正传》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刘备在一次作战中形势不利,让他十分生气,坚决不听从部下的建议撤兵。这个时候敌人的箭下如雨,直接威胁到了刘备的安全。
这个时候法正便来到刘备的身前,用身体遮挡住刘备。刘备对法正说你赶快躲避敌箭,法正则回答说,你尚且躬冒矢石,更何况像我这样的下人呢?刘备听了法正的话,便息怒对法正说,我和你一起撤退。于是两人一起撤走,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我们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到,刘备拥有身先士卒的习惯。正是有了刘备的表率作用,才激发了手下的拼战的勇气。在刘禅和夏侯霸相见的时候,还专门向夏侯霸解释,说你的父亲夏侯渊不是我父亲刘备亲手杀死的。这从侧面也为我们昭示了刘备的武艺之高。
孙权是接过兄长孙策的基业起家的,孙策在去世前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这让孙权年少的心受到了刺激,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孙权特意出没于战场之间,企图建立军功。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多次失败反而证明了孙策的论断正确。
孙权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特别喜欢打猎,尤其是喜欢猎杀猛虎。在与猛虎的搏斗中,孙权多次遇险,甚至还出现了猛虎扑上孙权马鞍的险景。在张昭的多次劝谏后,孙权制作了射虎车,在车中射杀猛虎。
在逍遥津之战中,孙权遭到张辽的围攻。在战斗中,孙权的表现也得到了对手的赞许。在战后,张辽等人审问俘虏时,问那个紫髯的将军,上长短下,骑射过人的是谁?当知道此人就是孙权的时候,曹军都感到遗憾。由此可见,正是孙权的武艺过人,使得曹军放弃了追击他的打算。
二、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武艺高低。
如果评判三人的武艺高低,当以刘备最强,曹操次之,孙权最弱。我们每当提起刘备,就会想起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吕布在当时是最强的武将,在虎牢关前打得众将无人敢当。虽然有张飞和关羽两人合战吕布,但也不能击败吕布。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挺身而出,和关羽、张飞合战吕布,成为压倒骆驼的那一根稻草,让吕布败阵而逃。
在刘备军中,刘备一直是以统帅的身份出现的。他在多次战争中,都身兼将帅的重担。既要指挥作战,又要身负冲锋陷阵的重担。在夺取益州的战争中更是如此。在那次战役中,刘备仅仅率领黄忠、魏延两员将领,就拿下了大部分益州。
和身先士卒的刘备不同,曹操在作战中有他的亲信将领保护。他身边著名的护卫军将领典韦、许褚都是有名的勇武之士。可这也不能保证曹操人身的绝对安全。在多次战役中,曹操都被敌人打得狼狈逃窜。面对吕布、马超这样的将领,曹操连交手的勇气都没有,比起刘备要差得远了。
至于说孙权就更不用说了。孙权打猎尚且要用猎虎车保护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举动只能让旁人耻笑。在战场上,孙权多次亲自率领军队出击,可是在关键的时候总是掉链子,使得战争遭到失败。表现最突出的一仗就是逍遥津之战。
在孙权攻击合肥的那一战中,孙权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率领十万大军去攻打张辽率领的孤立无援的七千人马,却在开局就被张辽打了个措手不及。张辽趁孙权立足未稳,率领敢死队杀入孙权营中,一直杀到孙权面前。
面对张辽的冲杀,孙权完全手足无措。在慌乱中,他跑到高冢之上,拿着长戟自卫。张辽不认识孙权,马上喊他下来交手。孙权根本不敢接受张辽的挑战,只是在张辽退走后才恢复了理智。在接下来的逍遥津之战中,孙权完全被张辽打破了胆,直到张辽病死,也再也不敢向合肥发动进攻。
我们可以看到,孙权的表现连曹操都比不上。曹操是面对吕布、马超这样超一流的将领不敢迎战,而孙权遇到次一流的将领张辽就被吓得肝胆俱裂。由此可以看到,以战场表现来判定三者武艺的高低,次序应该是刘备、曹操和孙权。
结语:
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是三国时期的对手,他们都有着武艺基础,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如果按照三者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判定三者武艺的高低,不畏吕布这样强敌的刘备当排第一,见到吕布、马超这样超一流将领落荒而逃的曹操当排第二,被次一流将领战略打得肝胆俱裂的孙权则是最弱的一个。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