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是司马懿的发妻,为其生了三男一女,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司马师和司马昭。正因如此,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司马师和司马昭。然而张春华的晚年生活却过得并不好,她受到司马懿的冷落嫌弃。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张春华后来年老色衰,司马懿被年轻漂亮的小妾迷住了。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个可能就是,司马懿其实是装出一副讨厌他妻子的样子,来给曹家人看。让曹家认为他自己忙于家事,让人家认为自己昏庸无能,避免杀身之祸。
司马懿生于179年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司马懿的一生有四位夫人,她们分别是他的原配张春华,小妾伏夫人、张夫人和柏夫人。俗话说得好,母凭子贵,张春华生下俩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很有才的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当时伏夫人生下的司马骏也可以,才华很高。相对而言,张夫人生下的司马肜,就资质平平,没有什么才华了。而柏夫人最年轻,美貌过人,靠美色就把司马懿给搞定了,根本用不着靠儿子。
司马懿这几个夫人当中,张春华是他真正的发妻。
张春华在年少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又有美貌又有才德,而且智慧过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司马懿娶了当时只有13岁的张春华,具体的时间有可能更早。一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并不太在意,他这个媳妇,因为当时这个婚事本来就是父母给操办的,他俩本就没什么感情基础,彼此也不了解。当时的司马懿也只是顺从父母而已。但是后来出了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司马懿和张春华的关系。
当时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被当时的曹操辟为司空属官。曹操知道这个司马朗他还有个弟弟叫司马懿,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一个人,于是当即就下令召辟他。但是面对曹操的征辟,司马懿直接就给拒绝了。司马懿认为,曹操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却是一个佞臣。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有志青年。
司马懿认为,曹操和当年的董卓差不多,而董卓最后的下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所以司马懿不想与曹操为伍。司马懿不想蹚这趟浑水,害怕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是又不敢明着拒绝曹操。所以,当时司马懿选择了装病来躲避。当时司马懿假装自己有风痹,躺在床上,拒绝了招见。而曹操哪是那么好骗的,自然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就放过他的。
于是,曹操派人来监视司马懿,当时来的人看司马懿的确整日躺着床上一动不动,于是就回去跟曹操汇报情况,让曹操暂时相信了。但是司马懿就算演技再好,也有事情败露的一天。有一天,天气很好,司马懿命令下人把自己的书,都抬到院子里去进行晾晒。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突然下起了暴雨。司马懿当时着急,一时间忘了自己现在有病在身,把他有风痹这个事给忘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下来,赶忙去收他的宝贝书去了。
这个时候,正好让一个丫鬟给撞见了,正好也是同一个时间,司马懿的新婚夫人张春华也过来帮忙收书。张春华看见本来就卧床的司马懿也在捡书,而且旁边还站着一个一脸惊讶表情的丫鬟,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张春华进屋,直接快刀斩乱麻,把那个丫鬟就给杀了。然后很自然地回到厨房,继续淡定地做饭。
这一顿操作下来,让当时的司马懿也是吃惊不已。当时司马懿就认定,他这个妻子不是一般人,从此以后他对张春华也另眼相看。
张春华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貌美如花的美人,两人当时的感情也是很美好的。后来又给司马懿生下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好儿子。可惜到了晚年的时候,情况出现了变化。
公元239年,司马懿和曹爽成为了托孤的重臣,后来这个曹爽专横跋扈,祸乱朝纲。为了想独霸朝权,他特意架空司马懿的权力,让他当太傅。因为当时的禁兵和尚书台,都被曹爽所控制的。司马懿除了有一些威望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所以,司马懿为了日后能够反扑,只能先选择忍气吞声。而忍气吞声的办法,就是像当年他拒绝曹操征辟那样:装病,卧床不起。
为了让自己装病的这个事情更加的逼真,他选择了偏爱当时年龄最小,也是最有姿色的柏夫人,让别人觉得他自己不仅身体出毛病了,还沉溺于家事,雄心壮志,全都没有了。而这个柏夫人,是魏明帝曹叡时期司马懿纳的小妾。在司马懿装病的这个时候,他最害怕的就是让自己的家里人看出他的伎俩。而司马家所有人之中,也就只有张春华最有可能看出来事情的真相。所以他装出一副讨厌他的样子来。
当然,除此之外,男人好色这是天生的。历史上哪个有权有势的人,没个三妻四妾呢?英雄难过美人关,那都是千古名句。虽然说司马懿是一个智商极其高的人物,但是在美色面前,他也是抵挡不住的。
司马懿到了晚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张春华也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古代,五十多岁的女性,就和我们现在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们的外貌差不多,哪个男人愿意天天对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呢?哪有看着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好看啊?
不过,这个解释有点牵强,毕竟司马懿就算是喜欢年轻的小妾,他也没有必要去厌恶他原配张春华。所以后世普遍认为,像司马懿这样的大智慧家,当时能表达出对张春华的厌恶,肯定是装出来的。司马懿晚年应该是对张春华感到很愧疚而不是讨厌。况且张春华还给司马懿生出来那么厉害的两个儿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司马懿怎么可能真的讨厌他这个原配妻子呢?
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