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宋太宗传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想传位给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为何反而疯了?
宋太宗有个嫡长子赵元佐,而且很多人还夸奖赵元佐,但是宋太宗并没有传位给嫡长子赵元佐,而是传给了第三个儿子赵元侃,那么,宋太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赵元佐疯了,所以宋太宗才没有传位给他。但实际上,宋太宗生前,赵元佐虽然做过一些疯癫的举动,比如放火烧房子呀,比如拿箭射自己的下人呀等等。但实际上,赵元佐并不是真疯,而是装疯。当宋太宗把他的第三个儿子赵元侃立为太子以后,赵元佐就再也没有疯癫的举动了。而且后来,当宋太宗去世,赵元侃登基当了皇帝以后,赵元佐也一直没有疯癫的举动,而且他还一直活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间才去世。
这也就证明,赵元佐是故意装疯卖傻,目的就是不让宋太宗立他为太子。
我们了解,每个皇子都想被皇帝立为太子,都想当皇帝,为什么赵元佐偏偏不愿意被立为太子呢?
赵元佐开始发疯,源于宋太宗对他的弟弟赵廷美的迫害。宋太宗认为,赵廷美有造反的迹象,因此对赵廷美进行了多次的打击,最后甚至把他贬到房州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而赵廷美最终也在那里抑郁而终。
这件事情引起了宋太宗的儿子赵元佐的极大不满。赵元佐认为,他的叔叔赵廷美并没有造反,所有那些说赵廷美造反的证据,都站不住脚。所以,赵元佐极力为赵廷美争辩,希望父亲不要打击叔叔。但是宋太宗却不听赵元佐的话,还多次申斥赵元佐,这才使得赵元佐发了疯。
那么宋太宗为什么要打击他的弟弟赵廷美呢?说起来,宋太宗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其实是为了赵元佐好。大家可能觉得我说得很奇怪,宋太宗打击赵廷美是为了赵元佐好,而赵元佐却极力帮助赵廷美不让宋太宗打击他,这难道还不奇怪吗?
还别说,不奇怪,这是事实。
宋太宗当了皇帝以后,天下人对他当皇帝这事,似乎有些指指点点。或许并没有人明确对他指指点点,但是他自己非常敏感,觉得大家在对他指指点点。因此,他急于证明自己得位是合法的,并不是谋夺。
也就在宋太宗当皇帝第六年的时候,本来一直贬谪在外的前朝宰相赵普,突然给宋太宗来了一封信,说了一个“金匮之盟”的事情。也就是说,当年杜太后为了避免年幼的人当皇帝,造成丢掉江山的悲剧,希望赵匡胤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认为只有传给弟弟,才能避免幼君掌天下。当年赵匡胤答应了,还记录了下来,而赵普对这件事是全程参与的。这个记录现在还藏在宫中某个地方。
宋太宗得到这封信后,果然去宫中某个地方找,而且果然就找到了这封信。
有了这封信,宋太宗从此当皇帝就当得理直气壮了。毕竟这事说明,皇位不是他夺来的,而是他的母亲杜太后让传给他的。
于是宋太宗重新把赵普召回来当宰相,并由赵普对外宣布了这件事。
然而这样一来,似乎又遇到一个问题,既然宋太宗是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获得皇位的,那么他也应该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把皇位传下去。也就是说,他也必须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廷美,而不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可是宋太宗显然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弟弟,而是想传给儿子。所以,他才会打击弟弟赵廷美。只要拿下了赵廷美,他就没有继位资格,那么他的儿子赵元佐就可以顺理成章继位了。
然而,由于赵元佐和叔叔赵廷美之间关系非常好,再加上赵元佐认为,赵廷美实在没什么错,打击他就是冤枉他,所以赵元佐才和父亲争辩。
提起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赵元佐是不是傻的啊!他父亲做那些事,目的无非就是想把皇位给他,他却还带头反对父亲。但实际上,也不能够说赵元佐傻,反而赵元佐是谦让的表现。他觉得从道义上讲,他不该获得这个皇位,因此才想让给叔叔。
后来,他之所以做出放火烧房子,之所以做出拿箭射自己下人这样的事情,目的就是想表明,自己不够格当皇帝,从而把继承权给叔叔。
在这种情况下,对赵元佐失望透顶的宋太宗,只好换人。
宋太宗就算是换人,也没想过换给赵元侃,而是准备换给第二个儿子赵元僖。惋惜不久后,赵元僖突然去世了。这样一来,宋太宗只好把皇位传给第三个儿子赵元侃。
不过,赵元侃当太子也并不是那么顺利。当初,当有人给宋太宗提议,让赵元侃继承皇位的时候,宋太宗非常生气,把那个建议的人,发配到地方上去了。
不过后来,他在身体很差的时候,却把寇准召了回来,然后问寇准,应该传位给谁?寇准在这件事上多了一个心眼,他为了避免宋太宗的怀疑,请宋太宗自己拿主意。于是宋太宗问他,襄王赵元侃行不行?寇准认可。就这样,襄王赵元侃才被立为太子。
赵元侃被立为太子以后,改名赵恒。不过,赵恒虽然当了太子,但是这个太子当得却很不顺,差点儿又被宋太宗给废了。因为有一次,赵恒出去的时候,老百姓看到赵恒,就起哄赵恒是“少年天子”。宋太宗很不高兴,说我还没老呢,大家就拥戴太子了!好在赵恒从此后极力收缩自己,最终才熬到了宋太宗去世。
可是,宋太宗去世的时候,宋太宗的老婆李皇后、宦官王继恩等人,却不想让赵恒当皇帝,而是想把赵元佐扶起来当皇帝。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是复杂的,有人觉得赵元佐好控制,自己可以得到好处。也有人觉得赵元佐理所当然该当皇帝,为赵元佐打抱不平。总之,原因是很多的,因此这事在当时还掀起了风波。好在最后,他们的阴谋被宰相吕端发觉,吕端把宦官王继恩骗到一个屋子里关了起来,然后拿着宋太宗的圣旨去找李皇后。这样一来,李皇后没有办法,才不得不让赵恒当皇帝。而赵恒继承皇位的事情,才算是水落石出了。
赵恒当了皇帝后,赵元佐一直拒绝见赵恒。因为在他心中,皇位是属于赵廷美的,任何人获得皇位,都不应该!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暴卒于衡州(今湖南衡阳),时年56岁。这位宋太宗八世孙、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的宗室宰相,在“绍熙内...
宋太宗 2025-09-03 小周后其实没有死?历史迷雾中的另一种可能公元978年七夕,汴京的月光洒在李煜的囚居小院。这位南唐末代君主在《虞美人》的绝笔中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随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杀。...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8-29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雍熙北伐失败原因解析:战略误判、将领失和与制度缺陷的三重困境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伐,试图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最终因东路军岐沟关惨败、西路军杨业殉国而彻底失败,迫...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7-25 卢多逊:功过交织的北宋权相,能否冠以“好官”之名?北宋初年,卢多逊(934—985年)以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为起点,从后周进士起步,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官至宰相,成为北宋初期政坛的核心人物。然而,这位以“...
宋太宗 2025-07-22 末代北汉主的汴梁岁月:刘继元投降后的生存轨迹与历史回响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赵士程:南宋宗室情痴的专一婚姻与悲剧人生在南宋的烟雨江南,一段跨越世俗偏见的婚姻,将宗室亲贵赵士程与才女唐婉的命运紧紧缠绕。这位宋太宗玄孙之子的情感抉择,不仅颠覆了当时对再嫁女子的歧视,更以一生未娶的...
宋太宗 2025-06-16 赵光义三位皇后:权力与情感的交织轨迹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作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其三位皇后的人生轨迹与北宋宫廷政治、家族权力格局紧密相连。从淑德尹氏的追封哀荣,到懿德符氏的早逝遗憾,再到明...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13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