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困麦城时,刘封、孟达怎么没去援助?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被困麦城时,刘封、孟达要想救援关羽,需要先采购一批直升飞机。
连呼封、达219年五月,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
旋即,刘备令刘封、孟达攻取了汉中东侧的上庸等东三郡。
紧接着,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
八月,关羽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全歼于禁、庞德军团,围攻襄阳、樊城。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
然而,刘封、孟达表示“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从调遣。
也就是说,关羽是在围攻襄樊的时候,呼叫刘封、孟达的,本意是让刘封、孟达“助攻”,而并非救命。
事实上,这个时候刘封、孟达参与助攻,是可以发挥相当作用的。
可能发挥相当作用的助攻关羽在襄樊作战时,兵力大致在3-5万之间。
曹操方,曹仁在襄阳、樊城兵力只有数千人;被歼灭的于禁、庞德军团3万多人;后来赶来作战的徐晃兵力不祥,但推测也在3-5万之间。
也就是说,当时战场上,双方在前方对峙的兵力都是3-5万的规模(于禁3万,于禁被歼灭后徐晃3-5万)。
因此,只需数千生力军,战场形势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徐晃在偃城时,因部队多是新兵,谨慎不发起急攻,直到曹操派来的朱盖等十二营后,才敢于发起进攻。
一营500人,十二营就是6000人。
6000人的抵达,就足以改变攻守态势。
同样,在最后四冢决战时,关羽抽调5000人与徐晃作战,失利后迅速退过汉水,樊城围解。
因此,襄樊之战时,几千人的军力,影响是重大的。
刘封、孟达在上庸的兵力不详,但即便以最保守的估计,几千人是绝对有的。
而在襄樊附近的曹军被关羽压制的情况下,近在上庸、西城的刘封、孟达,沿沔水东下,基本没有太大压力,是可以完全投入战场的。
所以,刘封、孟达如果参战,是能够发挥相当作用的。
而刘封、孟达的“山城初附,未可动摇”,虽是实情,但却是片面的。
刘封、孟达,确实刚刚夺取上庸,而且,申耽、申仪虽然降服,但反复无常,从这个角度考虑,“山城初附,未可动摇”确实并非虚言。
然而,东三郡,西为汉中,东为襄樊。
即便刘封、孟达抽调兵力后,“山城动摇”,但只要在襄樊战场取胜,东三郡始终是“飞不走”的。
所以,关羽的命令与刘封的职责,都有道理,但彼此矛盾。
关羽以董督荆州(曹操控制的朝廷已将东三郡划归荆州)、假节钺的身份呼唤刘封、孟达是合理的。
刘封、孟达受命镇守东三郡,职责所在,以“山城初附”也是自然的。
能够打破这个矛盾的,只有刘备本人了!只有刘备本人的命令才可能使刘封、孟达相助。
然而···襄樊之战打了好几个月,刘备一直离奇沉默,仿佛置身事外···
当然,这里只谈了关羽在襄樊战场的情况···如果打开上帝视角,考虑到后面磨刀霍霍的孙权、吕蒙,关羽败亡最后主要还是东吴在背后捅刀子,所以···刘封、孟达其实去不去都一样,改变不了什么。
那么,在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孟达救不救得了关羽呢?
过不去襄樊之战时,刘封、孟达是能去,没有去。
而关羽被围麦城时,刘封、孟达是连过都过不去。
麦城,在今当阳二河镇。
上庸、新城到麦城,要经过曹操占据的襄阳,或者已经被陆逊攻取的宜都。
一般情况下,间道疾行,快进快出,还有希望。
但当时不是一般情况!
襄阳,当时集结了曹军大队。
关羽撤军后,徐晃、曹仁合军,驻于襄阳,曹操仍在摩陂,张辽等军仍在赶往。
曹操预备的,是如果关羽与孙权大战,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后来,关羽迅速败亡,没有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曹军才凯旋。
也就是说,当时的襄樊一带,聚集的曹军,是准备进行主力决战的!
同样,宜都一带,也聚集了吴军大队。
吕蒙袭取将领后,孙权亲自来到江陵指挥,陆逊等人迅速攻取了宜都等地,封锁关羽与益州联系,必欲制关羽于死地!
也就是说,宜都等地的吴军,是预备阻击从西川来的刘备大军的!
此外,东三郡与东面的交通,或依赖沔水,走房陵港,或者依靠几个山谷。
即便刘封、孟达出去了,后路被封锁,他们自己也回不去。
过不去,过去了也回不去,这就是当时刘封、孟达的情况。
除非···用直升机。
所以,刘备可以谴责刘封的,是在襄樊之战时“不助羽”,至于关羽败到麦城后,刘封孟达“不救羽”,刘备也未苛责。
总的来说,关羽的败亡,主要是刘备、关羽在外交上的失败,以及关羽在后方部署上的“大意”。
如果关羽只需专心北上,刘封、孟达的参战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
然而,当关羽要面临曹孙的联合绞杀时,悲剧已经注定,刘封、孟达改变不了什么。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