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曾有一个长生梦,并且用尽各种办法来寻求长生之术。后来卢生告知秦始皇,在蓬莱仙岛上有秦始皇想要的东西。此后卢生便被派去寻药,等卢生归来时他找到一本书,上面有句话写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闻,觉得书中的“胡”指的是匈奴,便下令北伐,修筑长城。不过我们都知道,此举并没有阻止秦朝的早亡,那这里的“胡”究竟指的是谁呢?真的就是胡亥吗?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在中原大地上唯我独尊。但他并没有陶醉于既得胜利,一直为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在当时那个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均属低下的时代,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长生不老,永远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地在御座发号司令。
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对生死问题有着极为紧迫的危机感,尤其是在两次巡游途中遇袭之后,内心的恐慌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谁能去求仙问道寻找长生不老药呢?那就必须由持有方术的人士前去,持有方术的人一般简称为方士或者术士,后来称为道士。方士缘起春秋战国时期临海的齐国和燕国。战国末期,方士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授系统。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称他们为“方仙道”。

秦始皇派当时一位著名的方士徐福出海寻找仙药。时隔九年徐福回来给他说:在这九年间我好几次眼看可以上蓬莱仙岛了,但都被海里的鲸鱼兴风作浪断了路途。只有先射杀了挡路的鲸鱼才行。第二天秦始皇亲自率领弓箭手乘船在海中射杀了一只大鲸鱼。返航后,秦始皇立即下令徐福到蓬莱仙岛去寻仙药,需要什么礼物朝廷亲自作安排。
说去蓬莱仙岛途中有鲸鱼挡道本来是徐福扯的把子,殊不知秦始皇歪打正着,硬是射杀了一只鲸鱼,把所谓的“挡路者”清除了。谎言只有继续编造下去才行哦,因为秦始皇早已下令对寻找不到仙药的人一律处死。徐福只好继续圆谎:蓬莱仙岛很富饶,视黄金白银如粪土。那里的神仙们大多是翁婆之辈,如能挑些聪明伶俐的小孩去当他们弟子,那是再好不过了。
秦始皇答应了徐福的请求,没过几天,徐福就带上挑选好的500童男童女和大量的途中用物,乘上特大帆船出发了。
徐福成了泥牛入海,从此杳无音信,实际上来个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方士卢生本是燕国(今河北一带)人,秦灭燕国后,卢生为躲避战乱,逃往碣石山中潜心修行。卢生有两个朋友叫羡门、高誓,都是同时代燕国的著名方士。
据野史载,羡门、高誓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扶危济困品德高尚,被燕人尊称为圣贤。秦灭六国后,这两人去向不明。其粉丝们以为他们得道成仙了,建庙焚香时时朝拜,逐渐将两人说成是吃了长生不老之药,永生存世之人。
得知这消息的丞相李斯,赶紧报告了秦始皇。有了机会不能放过机会哟,秦始皇即刻亲自带人到碣石山寻找羡门、高誓。找不着咋办?经四处打探,得知卢生是两位高人的朋友,于是将卢生召来,逼迫卢生寻找两人去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卢生心中明白世上哪有这药?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乘船出海去溜达。途中他反复思考如何平安过关。心想如果照搬徐福的办法,肯定不能全身而退,经过冥思苦想,他找了个“恶鬼”为害的借口。

回来后,他建议秦始皇隐蔽行踪,躲避恶鬼。秦始皇听信了卢生的话,将咸阳两百里内行宫,全部用甬道相连,用帷帐遮蔽,在这期间,卢生千方百计找机会逃脱。但被日夜监守着,根本没机会开溜。卢生只好顺手拈出一本《录图书》,称这是在出海时得到的一本谶书。谶书是古代预测将来要发生事的书。
书上说:“灭秦者,胡也”。谎称神仙托梦给自己,让自己把这话转告秦始皇。
卢生所称的胡人,也就是当时的匈奴人。
匈奴人趁中原处于战国时期,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已成了气候,在边境陈列雄兵对秦国虎视眈眈。秦始皇当务之急的大事有两件,除寻找长生不老药外,就是要消灭匈奴人。卢生这招很管用,立刻转移了秦始皇的注意力。忙着去对付匈奴,逐渐放松了对卢生的看管。因卢生私下讥讽过秦始皇又乘机逃跑了,后来发生了焚书坑儒的事,据史载有463个读书人服罪,“皆坑之”。
在此不赘述。
话说卢生逃离了咸阳,几经颠沛流离,来到现在的湖南省隆回县望云山。见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为龙气聚集之地,于是修建了一间草屋,在这里炼制丹药至辞世。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后,修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战国时期的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有万余里。
“万里长城”对防御外敌的确发挥了作用,但在当时那种经济科技条件修筑,成了劳民伤财、激化社会矛盾的不明智之举。
在古代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能活到五六十岁已算不错。赶走匈奴修长城后,此时近五十岁的秦始皇虽然身体已经江河日下,仍坚持外出巡行寻找仙药。
随着病情的加重,他想起了被贬的大公子扶苏,曾劝告他倒行逆施会自食其果的话来,他又想到二子胡亥那些鬼鬼祟祟的行为,感到十分愧疚,但已无法挽回。
临死之前,猛然想起卢生那本《录图书》上说的“亡秦者,胡也”,啊,亡秦者胡,亡秦者胡!难道说的正是这个不肖儿子胡亥……他竭尽最后精力,提笔写下了传位给扶苏的的遗诏……后来的事不必赘述,在赵高的策划下,胡亥篡位,是为秦二世。

亡秦的“胡”到底是谁?卢生深知当时匈奴是国家面临的强敌,特别提到匈奴完全是为了转移秦始皇的注意力,并不是他本人的高瞻远瞩,更想不到修筑长城发生了那么多悲惨之事。
野史上说最后秦始皇想到亡秦的“胡”是不肖儿子胡亥,也只是一个故事。
笔者管见,亡秦的“胡”,不正是秦始皇自己吗?虽然他是历史上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但由于胡思乱想、胡作非为.....给自己苦心打造的帝国掘了坟墓。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胶着阶段,韩信手握30万精锐之师,坐拥齐地七十余城,成为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变量。项羽派武涉游说,谋士蒯通献上“三分天下”之策,甚至刘...
项羽 韩信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生死博弈:戚夫人之死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王翦:战国名将的传奇人生与智慧归隐在战国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王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他的一生,既是征战沙场的辉煌史诗,也是功成身退的智慧典范。一、少年从...
王翦 2025-11-14 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裂痕:秦始皇囚禁赵姬的深层动因公元前238年的咸阳宫中,22岁的秦王嬴政面对母亲赵姬的情人嫪毐叛乱,以雷霆手段将其车裂,并诛灭三族。这场血腥政变不仅终结了嫪毐的权势,更将赵姬推向了历史审判的...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嫪毐的“特殊魔力”:让赵姬痴迷至深并诞下子嗣的真相战国末期的秦国深宫,一段充满欲望与权谋的纠葛,让市井小人物嫪毐成为历史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角色。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让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其生下孩...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乌江渡口的历史迷思:项羽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探析公元前202年寒冬,垓下战场硝烟未散,西楚霸王项羽率800余骑突围南逃。当这位31岁的军事天才在乌江边面对亭长的小船时,他选择将乌骓马赠予船夫,转身步战至力竭自...
项羽 2025-11-13 沙丘迷雾:胡亥继位背后的历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章邯:大秦帝国的末路战神,以囚徒之军撼动乱世在秦末烽烟四起的乱世中,章邯以一介文官之身临危受命,率领骊山刑徒组成的军队横扫六国复国势力,连斩楚军统帅项梁、齐王田儋、魏王魏咎等名将,甚至在巨鹿之战前与项羽形...
章邯 项羽 2025-11-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