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泼水节。相信大家都对这个节日有所耳闻,就算没亲自参与过,也会在新闻上看到过。其实泼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泼水节的来历,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当然,这其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每个故事的核心都还是挺感人的。
在很早很早以前,大西南的边陲重镇西双版纳就驻守着一位神通广大的魔王,刀枪不入,力大无穷,扔到火里烧不死,推到河里流不走,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先后有十二位如凤凰花一样美丽的姑娘被他抢去做压寨夫人,分别占据十二个山头。有一天,受尽凌辱的十二位姑娘聚到一起,商量如何为民除害,杀死这个罪大恶极的老魔头。最后一合计,大家认为魔王最宠幸年龄最小又美丽无比的静姑娘,于是这个刺杀任务就交给她去完成。
一天夜里,喝得醉醺醺的老魔王被妖艳妩媚的静姑娘迷得神魂颠倒,竟然说出了杀死魔王的秘密。于是,趁魔王熟睡之机,静姑娘拔下他的一根长头发,狠狠勒住他的脖子,直到魔王的头颅被生生勒下来。霎时,魔头就向山下滚去,滚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火海。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静姑娘一把抓住魔王的头发,别让邪火蔓延,其余十一位姑娘不停地提水灭火。看到火光冲天,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大火被扑灭了,这十二位勇敢的姑娘却被烧得如炭灰一样。
人们用清澈的山泉水泼在姑娘们身上,一桶桶,一瓢瓢,一碗碗……洗去了她们身上的污渍血迹。十二位姑娘慢慢苏醒过来,个个肤若凝脂,胜似天仙,比以前更加妩媚动人。
为了纪念这十二位美丽的姑娘,傣族人们就把那一天定为泼水节,年年如是,直到如今。
从前,有一个叫乘凉的不孝之子,整日里游手好闲,刁吃懒干,爹娘一说他,就会换来一顿拳脚交加,但是一见到当地有权有势的就像哈巴狗/一样,就差没有一条尾巴插在屁股上。
有一天傍晚,乘凉从大财主家回来,走到一棵大树下,“啪嗒”一声,一粒鸟屎正好砸在头上,他猛一抬头,又“啪嗒”一声,不偏不斜,鸟屎正好掉到他的嘴里。他气得抓起石块就要往树上砸,忽然看到几只雏鸟围在窝边,他一下子想起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想到了为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他那根叫做“良心”的神经被触碰了,就急急忙忙往家赶,决定从今往后要好好孝敬父母,不能再打爹骂娘了。
儿子一天未回,眼看就要天黑了,母亲心急如焚。一会不打她,孬死是个儿,她连忙出门去找儿子,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说时迟那时快,正好儿子赶到眼前,一看老娘被跌倒就想弯腰扶起。谁知娘一抬头,看到儿子手里还攥着一块石头,她误以为儿子是想就地砸死她,心想:先死容易后死难,再说被儿子砸死名声还不好听。“哎呀”一声,一头撞死在大树上。儿子后悔莫及,就把那棵大树砍倒做了一尊母亲的雕像,供奉在家中。那一天,正好是清明过后的第七天。从此以后,每一年的这一天,乘凉都会把母亲的雕像拿到洒满凤凰花瓣的水盆中清洗干净。久而久之,人们都仿效于他,孝敬先人,纪念亡魂,就演变为今天的泼水节了。
是节过三天。傣族人们过泼水节就像我们汉人过春节一样,杀猪宰羊,舂米酿酒,特制多种粑粑和香甜可口的“毫诺索”(糯米制作的年糕)。只不过我们年前的一天叫除夕,他们泼水节前一天叫“麦日”,意为送旧,打扫房间,准备年饭,放烟花爆竹,表演各种文艺节目。第二天是泼水节的正日子,像我们这里的大年初一,但是他们把这一天称为“空日”,意思是这一天既不属于上一年也不属于后面这一年,恼人吗?“恼”即是“空”,所以也称“恼日”。为了洗去烦恼,洗去污垢,纪念先人,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平安。第三天,才是傣族人们的元旦日,他们称之为“麦帕雅晚玛”,意为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的第一天。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光明媚,西双版纳到处都是优美的风景画,充满诗一般的意境,正是姑娘小伙子们谈情说爱的的好时节。
云南风光旖旎,傣乡能歌善舞。凤尾竹摇曳,凤凰花火红,象脚鼓咚咚,青年男女聚到一起,踏着鼓点,跳着古老的孔雀舞,个个眼前似曾出现王子和公主。啊,那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撩拨着一代又一代的帅哥美女们。
要问为什么过这泼水节,请听一听节日里传来的歌声:“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傣家就有多少个姑娘。天上的星星虽多,最亮的只有一颗。傣家姑娘虽多,心上人只有一个。”听罢,你会怎么想?再看,那边姑娘正在向心仪的帅哥暗送秋波,一手端着银碗一手用松柏枝蘸满水,拼命地向小伙的身上洒;那边唱歌的姑娘像百灵鸟一样,十几位帅哥正在围着她团团转,谁都想成为他心中的王子。直到夕阳西下,谁也不愿离去。
夜幕降临,皎洁的银辉下,一对对满身水珠的帅哥美女们相约在凤尾竹下,你别以为他们都是在谈情说爱,有的是在簇拥着傣家老人,听他讲解经卷上百听不倦的《九颗宝石》。
在泼水节期间,傣族的姑娘小伙们为了寻觅一份真爱,除了泼水还特别喜欢做“丢花包”的游戏。花包内装满棉籽,四周镶嵌五颜六色的穗子。花包象征美好的爱情,由姑娘们一针一线精心制作而成。丢包游戏一般在绿茸茸的草坪上进行,男女对等各自站成一排,相隔三四十米。游戏开始,花包先由姑娘投给心仪的帅哥,帅哥接到花包再掷给对面中意的美女,一来二去,他们之间建起了友谊的桥梁,增加感情。如果哪位帅哥没有接住美女的花包,就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美女的发髻上;如果哪位美女没有接住帅哥投过来的花包,就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到帅哥的胸前。一场游戏下来,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对青年男女牵手成功,从此开始一段浪漫的爱情之旅。
良辰美景,谁能为傣族人们提供这样一个节日?所以至今也无人能说出泼水节到底是哪一天,到底是为了谁。只要每年凤凰花一开,泼水节就到了。流传至今,泼水节除了象征傣族人们的好日子如凤凰花一样红红火火,还成了青年男女相亲的盛会。怪不得听说傣族的泼水节又到了,多少毛头小伙子心里痒痒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都前去和傣族人们一起过泼水节,可见,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节日一定还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马献武,笔名墨念,曾在各级各类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字过千万。乐在山水间寻一缕人间烟火,得一知己足矣。不与群芳争俏意,不与尘世论高低!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唐姓家族涌现出诸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载入史册,或以经济才干影响时代。其中,北齐重臣唐邕与当代金融学者唐彬虽相隔千年,却因姓氏与家...
2025-09-24 宇文阐与杨丽华:乱世中错位的母子羁绊在北周末年血雨腥风的权力更迭中,宇文阐与杨丽华的关系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皇权交替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这位七岁登基的幼帝与名义上的"皇太后&am...
2025-09-24 高适:从边塞诗人到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高适以其独特的边塞诗风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成为盛唐气象中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以诗笔写尽沙场烽火,以韬略平定乱世烽烟,最终以军功封侯,...
2025-09-24 曾子墓:跨越千年的儒家精神地标在齐鲁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曾子墓如同一座沉默的丰碑,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圣人之一宗圣曾参的陵墓,曾子墓不仅是...
2025-09-24 破解人类决策密码:卡内曼前景理论实验的深度解码1979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计量经济学》期刊发表《前景理论:风险决策分析》,以颠覆性实验揭示人类决策的深层心理机制。这项...
2025-09-24 古代成亲时抬棺材:一场跨越生死的婚俗密码在安徽徽州、浙江部分地区及广东大埔等地的婚俗中,曾存在一种令人震撼的仪式:新娘出嫁时,送亲队伍中赫然抬着两口红漆棺材,它们被置于队伍最前端,以红绸包裹,麻布衬里...
2025-09-24 元代王桢:以笔墨与匠心镌刻农耕文明的密码元代农学家王桢(1271—1368),字伯善,山东东平人,一生历任安徽旌德、江西广丰两县县令。他以清廉为官、务实为民著称,更以一部《王祯农书》和木活字印刷术的革...
2025-09-24 推恩令:汉武帝以“温柔刀”破解千年分封困局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的“推恩令”,以“推恩皇族子孙”之名,行瓦解诸侯势力之实。这项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政策,通过修改继承制度实现权力...
2025-09-24 谯国夫人:岭南圣母的传奇人生与家国大义在南北朝至隋朝的动荡岁月中,岭南大地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女性领袖——谯国夫人冼英。她以非凡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
2025-09-24 盐铁官营:汉武帝时期的经济集权与财政革命盐铁官营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其核心在于通过国家垄断盐铁生产与销售,实现财政增收与经济控制。这一制度虽历经后世调整与演变,但其发轫与成熟均集...
2025-09-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